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卉真 《共产党人》2004,(17):43-45
塞上金秋,瓜果飘香,云清风淡。第1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即将在银川隆重开幕。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宁夏的两代电影工作者,了解了宁夏电影风风雨雨50多年的历程。宁夏电影事业主要由电影发行放映和电影制片两部分组成。宁夏电影首先从发行放映业起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举国欢腾的时刻,宁夏的各项事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陕北地区的干部张志德被任命为宁夏省人民电影院院长,开始了宁夏电影院的建院工作。当时他的任务是:迅速整修“三晋会馆”(国民党遗留的破旧电影院),安装调试机器,吸收工作人员,尽快为广大人民群众放映电影。  相似文献   

2.
3月的北方,傍晚。离电影放映还有一段时间,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大杨村的村民陆续走进村委大院。一袋烟的工夫,偌大的文化广场就挤满了前来看电影的乡亲们,11岁的周志坤和小伙伴们兴奋地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今晚又有电影看喽,听孙伯伯说今晚放映《我的长征》,可好看呢!”  相似文献   

3.
宋湛 《北京党史》2008,(3):49-50
电影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娱乐功能,又可以使观众受到教育,起到移风易俗、转变观念的潜移默化作用。解放前的北平,广大劳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极少看到电影。解放后,党和政府的关怀使京郊农村的电影放映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逐渐普及开来。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一些“主旋律”电影之所以选择免费放映,有时候是因为担心充斥着说教味道的电影内容难以吸引观众.收费放映更会乏人问津。然而《建国大业》用事实证明,“主旋律”电影也能好看。有人估计它的票房最终将突破4.5亿元。这部电影的实际投资未超过4000万元。成就《建国大业》高票房的除了高人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票价。该片的高票价引来不少争议:有舆论质疑该片扛着“爱国”的旗帜大规模地“吸金”;也有舆论认为,既然是“爱国”影片,应该免费放映,免费放映更易让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发挥电影这现代传媒艺术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现代文明和道德的作用,宁波市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是建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体系、实行政府补贴、市场运作的农村电影放映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6.
施后贵  周君  陆睿 《当代党员》2013,(10):40-42
杨云华,男,今年66岁。城口县电影公司年纪最大的农村电影放映员。  相似文献   

7.
马恭志 《学习导报》2011,(19):51-52
我叫马恭志,今年38岁,是永兴县柏林镇一名普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  相似文献   

8.
在赣南客家山区上犹县平富乡的山村小寨,常年活跃着一个电影放映人。山野村落哪里有袅袅炊烟,哪里就有农民放映员、共产党员王仁秀的身影。从1981年从事电影放映工作以来,21年风风雨雨,21载春去秋来,5800余场电影,爬了多少路,摔了多少跤,他已说不清了。他平均每年放电影280场。放映费低廉,很多时候,差不多是在尽义务。钟爱电影,情满大山,他将一腔心血献给了山村农民。平富乡,11个村11000多人,居住在88平方公里的大山内,村村组组大都是羊肠小道。王仁秀一副担子,挑着放映机,一个挎包,装着三件宝:…  相似文献   

9.
张小芳 《党史文苑》2014,(12):39-41
半个多世纪前,随着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放映,其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风行全国。当时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这部电影和这首歌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0.
谷梁 《北京党史》2012,(3):59-61
电影是在19世纪末传人到中国的,早在1896年。在上海的徐园就有中国人开始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自己拍摄电影的序幕,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了100多年的路程。  相似文献   

11.
土乡放映员     
夜幕渐渐降临,欢笑声响彻山乡,村民们纷纷来到银幕前,静谧的小村庄一下变得热闹起来了。老爷爷、老奶奶们早已自带凳子坐在7前排,孩子们也三三两两,追着玩着,站着等待电影开始…… 这是前不久电影放映员叶胜春在互助县台子乡楼子滩村放映电影时的情景。27年的漫长岁月中。叶胜春就这样带着放映机奔走于山梁深沟的村庄与农舍之间,不断地将外面精彩的世界呈现给偏僻的土乡村庄。出生于互助土族自治县林川乡贺尔村的叶胜春,小时候家境贫寒,又是家中的老大。一次偶然的机会,14岁的叶胜春报名参加了互助县电影公司电影放映员的培训,拿到了放映证,开始了长达27年的农村电影放映生涯。  相似文献   

12.
沿河自治县围绕“话惠农·感党恩”,深入开展政策宣讲进村、电影放映进村、小戏小品进村、法律服务进村、科技普及进村、卫生计生服务进村等农村思想建设“六进村”活动。激活了广大农村乐于思进、富而思源的激情与活力,开创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何电影’来咯!”随着山村小儿阵阵兴奋地呼喊,一个头戴军绿色帽子、骑着摩托车的身影由远及近。近了,细看,摩托车上载着两个大箱,大箱上写着“电影放映机”。  相似文献   

14.
3月10日,华蓥市“父子电影队”的徐祖祥、徐强父子,挑着放映设备行走在油菜花盛开的乡问小路上,为山区群众送欢乐。  相似文献   

15.
《学习导报》2012,(21):49-49
因患小儿麻痹症,马恭志5岁那年失去了笔直的双腿,掩在裤管里的双腿弯成一个“O”字。15岁起,这个残疾青年挑起重达百斤的电影放映设备,在母亲的陪伴下,开始了翻山越岭的放电影生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电影市场连年不景气的影响,农村电影市场陷入历史最低谷:农村电影放映队不断减少;农村电影放映阵地大面积丢失;电影放映部门严重亏损。致使原本精神文化生活就十分匮乏的农民一年看不到一场电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山西省吕梁地区“二斤小米工程”应运而生,即通过改革电影放映与收费机制,保证农民每人每年交“二斤小米或二元钱”,全年即可看10部以上电影。小成本,大工程。地委把搞活农村电影市场、保证农民看上电影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发出了《关于加强全区农村电影工作的通知》,要求“把恢复和发展农村电影事业,解决农民…  相似文献   

17.
电影下乡大有可为田中须随着电视、音像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农村电影市场受到了强烈冲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电影工作向何处去?这是我们基层电影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1993年,我们河北正定县电影公司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根据农村发展实际,确定了送电影...  相似文献   

18.
开展民族语电影译制和发行放映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特殊关爱,继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了少数民族同胞迫切的文化需求,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民族语电影译制和发行放映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重视、关心和支持,使之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年代,苏联进步电影已开始在中国广大解放区放映。因为没有译成中文,观众只能通过幻灯字幕或放映员用土喇叭的讲解来了解影片中人物的道白内容,远远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译制片的出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张云 《党员文摘》2023,(19):41-43
自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以来,至少在100年的时间里,电影都是以胶片为载体进行拍摄、放映和储存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存胶片电影约2万部,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胶片一路见证了电影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一代代电影人的艺术梦想与不懈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