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日海南》2013,(1):4-4
在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旅游精品建设、红色旅游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四大重点。其中,“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规划》中提到的仅有的单一省级区域。《规划》提出,“推进实施《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2.
廖怀明 《新东方》2010,(1):14-17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标明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已由呼声和共识进入到实施阶段。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则表明海南旅游业的思路已经面临着新的突破。笔者结合宋氏家族历史与人文的研究,尝试对国际旅游岛建设框架中的宋氏家族人文资源整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需要通过一。张“名片”来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提升国际知名度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也增强海南人的自豪感,自觉按照“名片”要求修身养性、开拓创新,进而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旅游内涵,从整体上增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综合竞争力。而选择“梦幻之岛”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第一名片”或“总名片”,按照“梦幻之岛”的要求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可以让游客来海南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人间天堂,什么叫海外仙境。  相似文献   

4.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改造系列报道本期围绕“娱”之话题展开。在这期专题内容里,着重探讨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如何将现有的节庆赛事活动加以国际化改造与提升并真正成为国际名片;如何发掘海南丰厚的人文资源,推出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演艺项目并真正让游客“娱”得开心;还如何把高尔夫、游艇等与旅游相关的项目做大做强并真正凸现高端业态。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5.
建设国际旅游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海南的新使命,是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又一次重大机遇。然而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宏伟目标,并非只是旅游产业的“一花独放”,而是多个产业的“百花盛开”。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南要把握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和八大产业融合,把产业集群作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大推进产业集群化力度,从根本上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岛”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旅游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新东方》2009,(6):20-23
2000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概念,八年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由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发展为得到国务院政策支持的发展方案。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践进程中,解决好海南旅游业现存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毕华 《新东方》2010,(5):I0001-I0001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海洋、热带雨林等旅游主题公园。”可见,海南热带雨林旅游与海南热带海洋旅游同等重要,两者都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历史性时刻,发展热带滨海旅游的同时,大力推进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开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标明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已由呼声和共识进入到实施阶段.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则表明海南旅游业的思路已经面临着新的突破.笔者结合宋氏家族历史与人文的研究,尝试对国际旅游岛建设框架中的宋氏家族人文资源整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梳理海南经济大特区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认真认识与把握海南现实省情,明确海南客观、科学的发展模式以及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新时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区域发展模式应该是“一岛四业”,即“国际旅游岛”以及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热带高效农业、国际旅游业与现代教育业。  相似文献   

10.
全国两会透出强音: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信息不仅使参会的海南代表、委员倍受振奋和鼓舞,也引起全国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可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逐步形成国家层面的行动,是一条直通“世界路”、实现“中国梦”、凝聚“海南心”的开放之路,折射出全国乃至世界的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露  夏锋 《新东方》2009,(8):29-32
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关键是通过扩大开放推动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海南金融保险服务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支持,直接影响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际进程。目前海南金融服务体系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对金融提出的现实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迫切要求通过金融业开放,为海南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2.
四月的海南,博鳌小镇又迎来了一次世界性的盛会——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本届年会以“绿色复苏”为主题,恰为正全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参与讨论绿色发展,以及倾听权威人士阐述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机会。年会所发出的绿色声音,极大提升了海南的国际化视野,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了智力支撑,将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刘颖慧 《今日海南》2012,(12):36-37
建立国际旅游岛不但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国际潮流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一直处于持续的发展之中。在未来10至20年里,国际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最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行业。届时,旅游业将在全球经济的重要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国际旅游岛是我国由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战略对海南旅游业的一个客观要求。建设具有高度人文魅力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将为我国旅游业整体转型提供一块先行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再一次成为国内焦点,游人与投资商蜂拥而至,期望了解这片热土。2010年4月,李少君《风情海南——海南国际旅游岛深度文化游》付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宣告筹谋近十年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拉开了大幕。2010年6月,由海南省委、省政府依据《意见》精神编制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纲要》将国际旅游岛建设划分为三步,其中,“到2012年,用三年左右打牢基础”为第一步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海南》2008,(10):4-5
9月23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率领的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调研考察团奔赴海南,开始为期6天的调研考察。9月24日下午,考察团在三亚听取了海南省关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在会上说,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在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的大背景下,立足于科学发展,作出的着眼长远的抉择。他强调指出,海南将以国际旅游岛为载体推进海南的科学发展,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在汇报时指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标志是“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  相似文献   

17.
宁广东 《今日海南》2010,(10):20-22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实用型的技能人才。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如何根据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育一支能够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海南人才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本刊所组织编发的这组专题虽称不上"嘉言懿行"却也是"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杨思涛 《新东方》2010,(4):33-35
国际旅游岛建设,给海南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澄迈是海南西部工业县,近年来实施“三县一地”(生态现代化建设县、新型工业县、休闲旅游县、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两区三地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及海南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四地一中心”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9.
鲍锋 《今日海南》2010,(8):14-1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将10年规划分为“三步走”,力争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是基于海南基础差、底子薄,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国际旅游岛,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省各族人民做出不懈努力。因此,《规划纲要》设计“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是符合海南实际的。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18日至21日,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在海南隆重举行。作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开场锣鼓”,论坛像一张请帖,向世界发出了旅游合作、共同发展的诚挚召唤;论坛像一堂智慧“大课”,一次思想“洗礼”,于海南来说是视野跨越和思路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