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徐琪 《学理论》2012,(19):23-25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思考的集大成之作。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充分考虑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现状,高度强调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今天,我们重温"南方谈话",仍然能感受到它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和建设7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10多年的实践,清楚地表明,党所领导的事业的成败,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从而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人间奇迹,逐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从提出和确立到重新确立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的过程。毛泽东提出和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毛绎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确立并发展了这条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是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历史定位,为振兴中华民族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他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追赶先进的雄心壮志和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逻辑起点,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建设,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按其特有的实践逻辑依次展开,反映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一条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理性之路。中国梦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价值理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理性,二者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4.
刘丹 《学理论》2012,(15):19-21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在继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民生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领导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从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来建设党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出发,对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民生政策取向、发展民生的工作部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概括和新的举措,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理论体系,并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总结我国文化建设经验教训和继承发展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重申文化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新"二为"方向;正确处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间的关系;构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放型文化范式;提出并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邓小平的这些举措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60年中国特色发展观与发展布局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绝对、无条件的,发展是永恒主题,贯穿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全过程.不同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确立了风格各异的发展布局.改革开放前30年,提出了"运动发展观",确立了均衡发展布局;后30年提出了"改革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先后确立了"非均衡发展布局"、"三位一体"发展布局和"四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发展结构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指针。邓小平经济理论包含了五个方面的重大创新:关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邓小平经济理论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更长远的战略目标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新时期新阶段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经济理论要重视三个方面至关重要的问题:一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个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二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提质增效;三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不能不感到,邓小平同志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出发,所阐明的从改革党和国家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着手,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的巨大意义。邓小平同志关于这方面的一系列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贡献。历时十年之久的动乱结束后,许多同志都在恩索。怎样避免这样的历史悲剧再次发生?在这个有关中国前途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运用唯物史观作出了科学的、客观的回答。他说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在总结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提出来的,包括四个方面: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核心。 (2)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解决了发展的手段问题。 (3)把我国定位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4)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在学习邓小平发展观的同时,面对新形势还必须强化几种观念:综合发展观,资源环境意识,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高度的自觉。邓小平不仅首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论断,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问题、原则要义及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发和回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的道路自觉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人民逻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 ,其中 ,他的发展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发展观 ,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一、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的发展观作为揭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这就是 ,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同时 ,更重要的是 ,它立足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 ,立足于中国国情 ,又超越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科学地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改革观的同时,也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开放观。他从理论上和方针政策上广泛地阐述了社会的开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开放问题。把开放提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高度,提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提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邓小平的开放观的基本精神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我们的开放政策是“大开放”政策。“大开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开放观和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实行开放政策,从事开放实践的根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一直从理性化的角度把握思想中的时代。从这个角度看,改变传统的社会发展观,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表征;以农民为中心的农村发展观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主要贡献就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观察、分析、揭示了在中国条件下,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哲学。一、邓小平经济哲学的科学内涵和特点什么是邓小平的经济哲学,它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邓小平经济哲学首先应当弄清楚的一个问题。邓小平在全党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之后,明确指出:要解决好中国的经济建设、经济发展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循此前进,…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和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者,国仰以安也。"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新的时代变化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  相似文献   

16.
黄晓利 《学理论》2009,(7):46-47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邓小平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从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辨证思考和深刻论述,创立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举国盼望、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大会。大会自始至终,以高举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为主轴,反映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是站在跨世纪的历史高度,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气魄,强调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确立这一理论在全党全国的指导地位.是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方针;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心愿与共识;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战略布署;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  相似文献   

18.
“发展才是硬道”是邓小平著名的科学论断。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到发展的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社会主义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问题以及“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问题.都是以发展为核心展开的。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邓小平首先肯定的问题.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则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问题。邓小平依据“解放思…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发展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者们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发展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他继承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见《列宁全集》第15卷,第223页)的思想,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丰富发展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他不仅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具有特色的发展观。一、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卢忠东 《学理论》2013,(16):42-43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系列的基本问题,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他关于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正是基于此,从邓小平生产力发展思想观的形成、内涵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核心地位这三方面进行阐述,力图勾勒出邓小平生产力发展思想观的简要而清晰的脉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