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并作为20项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基本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08,24(2):59-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又显露出了新的内涵和突出矛盾。高度重视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的义务,也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尹冬华 《中国民政》2013,(10):41-41,43
一、慈善事业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慈善事业,是运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在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帮助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通过对贫困家庭提供直接的物资援助、助学助医、资助参加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等方式,极大地帮助和改善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减少了外部风险冲击,让他们在困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阻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改善民生遇到了种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难以在根本上取得突破。要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结束的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研究部署了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改善民生工作.会上,省委书记赵洪祝强调,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真正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好事,把全面改善民生的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 ,我们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加快开发和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 ,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改善投资环境的若干政策规定》《兰州市鼓励外商投资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 ,成立了外引内联投资项目办公室、改善投资环境监督检查办公室和投诉中心 ,实行了“一个地点办公 ,一个窗口对外 ,‘一条龙’服务”和“统一受理、限时办理”的制度。特别是2 0 0 1年在全市深入开展了“改善投资环境年”活动 ,着重从市容、法制、政策、市场、舆论等 11个方面推进软硬环境建设 ,重点协调处理了 5 2…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高度重视民生的新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的提高、新的升华,当然也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待。因此,深刻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思想,对我们在实践中切实做好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必金 《重庆行政》2010,12(5):13-15
国以民为本,万事民为先。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吹响了改善民生的集结号,掀起了改善民生的新浪潮。借此良机,丰都县立足基本县情,大力实施就业创业富民、  相似文献   

9.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新部署,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各项民生事业有了新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2013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增  相似文献   

10.
燕平 《重庆行政》2010,12(5):11-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全会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协商论坛》2014,(8):14-15
近年来,鹿邑县政协在提案工作中,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着力突出提案建议重点,抓好整体工作质量,增强提案办理实效,开创了提案工作新局面,使政协提案在促进民生改善、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生改善问题及规制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改善是民生系统发展和更新的动力机制。当前我国民生改善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改善的创新性与改善效果难题、改善依据的政策属性与改善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难题、监督和救济途径的非法治化与改善行为矫正难题等。针对上述问题,只有对民生改善涉及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利益衡量,才能客观评价改善效果;只有综合运用政治和法律途径,才能保障改善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只有拓展监督和救济方式,才能有效矫正改善行为。  相似文献   

13.
马增辉 《乡音》2015,(4):19-20
日前,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与农工党省委联合组成调研组,就改善我省医患关系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改善医患关系的调研报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周本顺、赵勇、范照兵、许宁等分别作出了批示,认为《报告》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很有针对性,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胡国顺 《前进》2011,(5):51-52
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把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摆在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作为国有煤矿而言,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李沧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人大工作新目标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把贯彻实施监督法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建立民生热点问题评价机制,促进了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撑起了又一道"保护伞"。  相似文献   

16.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关注民生、贴近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历史  相似文献   

17.
更阳 《中国民政》2011,(6):20-22
"十一五"期间,青海民政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按照"小财政支撑大民生"的基本思路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总体要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民生改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每年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达到70%以上,有效保障了各族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  相似文献   

18.
地方治理的改善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廉政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新西兰基督城的治理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地方管理模式,推动了地方治理的创新,改善了地方公共服务的质量,对于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致力于改善民生,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民生"一词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战略举措,把执政目标、工作重点指向民生,标志着我们党和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  相似文献   

20.
改善民生与协商民主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二者联系紧密、相得益彰。改善民生是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协商民主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把改善民生与协商民主紧密地结合起来;既要通过改善民生促进协商民主发展,又要通过协商民主不断地改善民生,从而实现改善民生与协商民主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最终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