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垄断性行业在2006年国企改革中仍被高度关注,并将成为持续焦点2006年的国企改革,既是地方国企产权改革打破沉寂大力推进的一年,同时又是大型央企着力于调整重组、不断提高效益的一年。这一年,垄断行业改革依旧备受关注,其改革也依旧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资产证券化、引入民间资本、探索员工持股是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操作手段。混改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破除国企行政化、推动国资委自身改革,才是后续改革的关键步骤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2.1万亿元,其中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8.4万亿元。随着各地方国企改革方案和措施的出台,意味着近50万亿规模  相似文献   

3.
四川电力“改制”:流失国资近十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资委成立后,国资改革分成了两个主战场,中央企业国资改革和地方国资改革。两年来,央企国资改革取得了坚实的基础,规范化的监管体系初步到位,央企的改制、重组基本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但与此同时,由于各地社会条件和基础差异巨大,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改革思路的混乱,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影响更为直接的地方国资改革一度步履维艰。尤其一些地方、一些企业在改制中特别是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损害国资改革的问题,类似四川地方电力、河南“包公祠”改制导致国资流失严重的现象,在近年来的地方国资改革中频频出现。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为本刊撰文指出,当前国资流失的根源归结有三:一是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到位,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二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法规规章不健全不完善。实践证明,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相关法规入手,加强对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并使之制度化,以破解地方国资改革难题。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国资委成立以来最大新闻”的央企外部董事试点能否成功,关系着今后央企的改革方向。国资委为央企试点企业聘请的外部董事们,目前正在陆续就位。继10月17日5名外部董事到位宝钢后,神华集团、诚通控股、铁通集团、国旅集团的外部董事也在11月底、12月初逐渐到位,被赋予打破国有独资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重任的外部董事试点,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而试点情况如何,不仅事关上述企业发展,更深刻影响着国资委下一步的改革步骤。  相似文献   

5.
叶祝颐 《民主》2011,(12):50-51
国资委日前发布了《央企2010年度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表》,亮出了2010年央企的成绩单。国资委此次披露的120家央企中102家央企经营情况显示,102家央企去年资产总额达到244274.6亿元,净利润总额为8522.7亿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净利润1241.8亿元成为"最赚钱央企",  相似文献   

6.
对国企改革历程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国有资本应该有进有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是国进民退.今日国企与老国企不同,已发生质变:资本所属不同、经营自主权不同、经营目的不同、利润归属不同、分配权不同.必须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推进国企改革.要破除国有经济老大观念,改变对国企的要求,对国资委应重新定位,要下定决心限期改革国有垄断企业.  相似文献   

7.
央企十二豪门由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编制的2005年度中央企业财务统计年报,统计了国资委监管的169家央企全年的经营数据。根据这份含括了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三项费用同比增减率等指标的统计报表,169家中央企业2005年度共获利6276.5亿元,同比增长了27.9%。年报显示,利润排名前40家企业,瓜分了6000多亿央企利润中的95%。其中有12家企业利润超过了100亿。利润最高的12家央企依次为: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移动集团、中国石化集团、中国海油集团、中国电信集团、神华集团公司、宝钢集团公司、远洋运…  相似文献   

8.
迅速增长的一季度央企利润,提醒国资监管部门需要更加惕厉慎行一季度国资委所属159家大企业将近30%的利润高增长,让人看后似喜还忧。喜,似不必多言。央企多为大型国企,存亡兴衰关乎国计民生。其业绩优良,至少不必让国有资产出资者整天忧心忡忡地往里“砸钱”:那种“管也不行,不管也不行”的尴尬过往,以及众多国企远高过资产的负债额度,至今仍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也因之,近年动辄超过20%的央企  相似文献   

9.
加快央企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问题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国资委所监管的央企资源分散问题尤为突出引导中央企业联合重组与资源整合, 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航母,是国资委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罗辉  江红义 《理论探讨》2005,2(4):96-99
由"郎顾之争"所引发的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将公共政策所具有的价值取向显现出来."郎顾之争"首先表现为话语权问题,而话语权与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作为分配社会利益的公共政策,其制定过程中正常的利益诉求以及合理的目标直接决定了政策的合法性.最后本文对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法人治理结构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笔认为在产权改革大方向已经明确的前提下另辟 蹊径,通过建立双向式相机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对资产所有、经营、企业员式进行激励和约束,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来激活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制顺应了市场经济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它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与服务型政府职能相一致的政府组织体制,是与西方地方自治前提下的中央地方权力功能性分立相一致的。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在实行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应深刻调整中央地方的关系,协调与党的机构、人大政协机构的关系,从决策、执行、监督相一致的高度设计,打破目前部门利益格局的权力运行框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阶段,政府宏观政策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在经济周期中的调控作用不断提高.政府进行的新一轮财税制度改革既是应对全球经济低增长、国内经济换挡、中美贸易战等的重要举措,也是延续分税制改革、缓解土地财政压力和降低地方债务风险的必然结果.新一轮财税制度改革通过维持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以稳定和调整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以保障地方财政收入和提高地方财政支出能力,减税降费以刺激企业创新,合理化收入分配制度以扩大内需,最终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新一轮财税制度改革取得预期效果,还需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债务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保障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BAOHUI ZHANG 《管理》1992,5(3):312-341
This article uses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explain the different economic reform outcomes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 It studies how the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positions of the Soviet and Chinese central economic bureaucracies give them different power resources to resist economic reform policies.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cruc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regimes in historical experien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ideologies on bureaucratic rationality created different levels of institutional participation by the two central economic bureaucracies in state economic policymaking, and different economic management structures. Specifically, in the Soviet Union there was a strong participatory bureaucracy and a ministerial, vertically based economic management structure. In China however, there was a state leader dominated, politically weak bureaucracy and a provincial, horizontally based economic management structure. These crucial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I argue, later gave the two central economic bureaucracies not only different incentives but also different resources to resist and sabotage economic reforms.  相似文献   

15.
垂直管理由于其在组织结构、领导体制、平衡分权以及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所发挥的重要职能,从而在我国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垂直管理部门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外部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导致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矛盾重重,垂直管理混乱。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垂直管理部门内部考核机制与外部保障机制,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规范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relatively small and open South Australian economy has been facing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its industry for over 15 years. In addition, the South Australian public sector has been contending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largely as a result of a reduction in grants from the commonwealth before the failure of the State Bank of South Australi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growth and current level of government indebtedness in South Australia and discusses which group(s) is likely to bear the main burden of such debt. The main consequences of high levels of state public sector debt, including budgetary inflexibility, are also examined.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it will be necessary for relative wages and prices to adjust more freely if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an inevitable state government budgetary consolidation are to be minimised. If wages and prices are not free to adjust then unemployment will continue to take the brunt of the adjustment process. In addition, out-migration of businesses and people from South Australia will accelerate, leading to a further erosion of the taxation base. The State Bank indemnity arrangements and consequent levels of public sector debt incurred will require the state government to reduc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state public sector, sell state public sector assets and further improv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However, there are a number of important arguments why taxation should be an important means by which the South Australian government moves to retire public sector debt as soon as practicable. Not the least important of these arguments is the need to ensure accountability b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of government for their expenditure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7.
娱乐节目管制的正当性在于公共利益原则。限娱令在当前的文化管理体制下有合理性,其与我国广播电视台的公益性定位相关联。然而,我国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存在过度行政化的问题,导致广播电视台的工具化和附庸化。去行政化和功能区分化是我国广播电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存在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经过了高度一元化社会管控阶段、传统管理体制逐步解体、残补模式和现代社会治理四个阶段的变迁,并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呈现出规律性的演进特征。按照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模式的要求,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在凝聚社会共识、转变政府职能、发育社会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完善社区管理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行"省直管县"改革。然而,"省直管县"改革不仅是减少地方行政层级、推进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操作性环节,还涉及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各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推行"省直管县"改革的基本"条件"需要展开深入研究。通过采用快速聚类分析的方法,在对26个省区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类型省区的基本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应该依据各自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分类指导,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20.
变"人治"信访为法治信访--兼论新《信访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新的<信访条例>,并于5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本文分析了新<信访条例>的主要特色及不足,认为新<信访条例>的颁布实施,仅仅是信访制度改革的新起点,后续的改革应该与政治体制改革联系起来,采取渐进方式实现以法治为内容的信访制度,取消"人治"信访,从而逐步走出目前的信访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