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邓小平在国际交往中坚守诚信,而国家利益原则是他坚守诚信的前提.言必行,行必果,树立诚信;牢记友情、适时感恩,彰显诚信;反对外交游戏,捍卫诚信是他坚守诚信的表现.签订国际条约,制定国内法律,保持国内政策连续稳定等是他坚守诚信的保障.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在国际交往中的诚信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反思诚信     
民法中的诚信原则根源于西方的商业法制文化,仅此一点就足以提醒我们,它与源自中 国传统伦理的诚实信用绝不可轻易等同。在现代民法制度中,诚信原则仍旧是意思自治原则的补 充和修正;反思诚信,关键在于客观地评价诚信对私法自治的干预程度,在中国伦理文化的背景之 下,其实质就是界定道德对法律的介入程度。相对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以“君子”言行为楷模的 诚实信用,民法中之“诚信”所采用的仅仅是“中人”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3.
民法诚信制度包括诚信原则的帝王条款地位与体现该原则的具体诚信制度,近现代民法的诚信制度虽有罗马法的渊源,但罗马法只是贡献了诚信概念与极其有限的诚信制度,中世纪教会法将违背诚信的行为评价为宗教罪过,通过教会法院的司法适用在侵权法、契约法与婚姻法等领域发展出大量的体现诚信原则的具体诚信制度,并将诚信上升为一般的法律原则,对近现代民法的诚信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近现代民法的诚信原则与体现该原则的大量的诚信制度有着更为深刻的中世纪教会法渊源。  相似文献   

4.
保险法诚信原则的确立基础可以从保险的历史、合同性质、产品功能来考察。保险法诚信原则的实现是通过投保人和保险人对保险法诚信原则的履行来完成的。现行保险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应该改为最大诚信原则,该原则在我国的保险法体系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5.
民法诚信制度的教会法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民法的诚信制度包括具体的诚信制度与诚信原则的帝王条款地位,它虽有罗马法的渊源,但罗马法只是贡献了诚信概念与极其有限的诚信制度.中世纪教会法将违背诚信的行为评价为宗教罪过,通过教会法院的司法适用在侵权法、契约法与婚姻法等领域发展出大量的体现诚信原则的具体诚信制度,并将诚信上升为一般的法律原则,对近现代民法的诚信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近现代民法的诚信原则与体现该原则的大量的诚信制度有着更为深刻的中世纪教会法渊源.  相似文献   

6.
诚信原则的一般化表现为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作为高高在上的民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因其要统摄民法之全局,贯穿于民事立法与适用,科学证明涵盖面越大的原则,越发得抽象,但是,抽象性使得其不能直接被法院作为判案依据,且一般化的诚信原则的授权功能使得法院自由裁量权过大,为解决诚信原则一般化所带来的问题,应将诚信原则在不同民法领域、不同法律行为模式下的不同诚信义务加以分析,使之固定化,成为类型化、具体化的诚信原则,且在适用时,应坚持类型化的诚信原则优于一般化的诚信原则,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从而最终形成了一般化与类型化相结合的诚信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7.
朱咏梅 《工会论坛》2005,11(5):73-74
会计丧失诚信原则的原因主要有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及对非诚信行为的制裁力度轻等,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诚信教育,研究制定会计准则,加大造假成本,重塑会计诚信。  相似文献   

8.
诚信教育已成为目前高校提高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诚信原则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道德人格,对于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诚信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在教学中,坚持、探究诚信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9.
宪法是公权力的诚信法(fiduciary law),诚信法则是私权力的宪法。在我国重构诚信原则,就是在公权力领域和私权力领域均应连贯一致地坚持诚信原则,按照诚信法和诚信义务的要求,对私权力受信人盗用受托财产和信息进行防范和处罚,并对公权力受信人滥用受托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10.
论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原则应当成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不仅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更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在民事诉讼中坚持诚信原则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完善诚信原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内涵和适用范围的不断丰富和扩大,诚实信用原则已成为一项含盖公、私法域的重要法律原则。对刑事诉讼中引入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进行探讨,有利于制度层面对在刑事诉讼中构建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12.
论诚实信用原则与税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实信用原则引入税法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符合法理。诚实信用原则是对税收法定原则的有益而又必要的补充 ,但不能取代税收法定原则 ,二者间的冲突也需要予以协调。诚实信用原则不仅为纳税人设置了诚信义务 ,更重要的是为作为征税人的政府设置了诚信义务。  相似文献   

13.
质疑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整个社会对诚实信用的呼唤,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也成了民事诉讼法律界一致的呼声.但对当事人来说,中国目前的诉讼构造似乎还没有达到当事人主导的程度,当事人的处分权和辩论权保障还不如人意时,建立诚实信用原则是缺乏基础的.这一点从我国的法治环境,其确立的法理基础,民事诉讼自身运行的特点以及与民法的比较分析等多角度也可以看出,而且此原则也不适合统率整个民事诉讼本身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诚实信用不仅具有道德上的意义,同时还具有政治法律上的意义;不仅是基本的私法原则,更是重要的公法原则。诚信原则要求进行诚信政府建设。在网络时代,如何消解诚信危机、重塑政府的公信力,将是我国诚信政府建设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漏洞补充时,裁判的依据不是诚实信用原则本身,而是补充法律漏洞时所创造的具体规范,否则会存在多重的自相矛盾.直接适用说曲解了授权条款的含义,混淆了裁判权源与造法权源,误将方法当成了内容.直接适用说,不利于法律思维能力的训练,还加剧了我国传统思维缺陷对中国法律人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诉讼法中确立“诚信原则”是对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过头之势的克服,也是支撑整个社会诚信价值的根基。诉讼欺诈以欺诈公权方式危害维护诚信价值根基的司法体系,具有特殊的社会危害性,应当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规制对象,构建诉讼法、侵权法、刑法三层立体的法律规则体系,以有效遏制诉讼欺诈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康亮 《工会论坛》2011,17(3):130-132
诚实信用原则素有民法"帝王条款"的美誉,其超然的地位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在诚实信用原则的流变过程中,将其简单视为道德在法律中的固定化和另类表现形式的研究倾向特别值得注意。诚实信用原则不是道德法律化的简单体现,而是现代民法对近代民法极端相信个人智慧的修正,体现了其"社会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案例依此规定却往往会出现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损害当事人之间公平的情况.因此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在私法上的效力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诚信原则作为一般条款是法律解释的重要工具之一,而合理适用这一原则又需要统一的法律解释方法。只有在立法上确认诚信原则和自由裁量权,用法律解释方法对诚信原则的直接适用加以限制,才能使相关审判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0.
国家单方法律行为是"国家意图单方引起国际法上的后果的行为";"国家单方法律行为既是国家义务的渊源又是国际法的渊源";由于单方法律行为和条约同属国家的法律行为,它们的效力根据应当是相同的,国家意志、善意原则、基本规范、习惯法、一般法律原则等都可以作为其效力根据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