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东南欧地方政府协会联盟邀请,由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组织的中国友好城市代表团一行86人,于3月8日至19日出席了在波黑举行的2011东南欧地方政府协会联盟城市大会,并举办了中国-东南欧友好城市图  相似文献   

2.
刘雁 《友声》2013,(4):4-5
<正>2013中国国际城市合作论坛于9月6日至7日在长春举行。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届论坛,有来自世界20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官员、地方政府组织及城市协会负责人93人,来自我国23个省、70个城市包括17位市长、56个外事部门负责人在内的277人,世界500强等中外方企业界  相似文献   

3.
王凯 《友声》2007,(5):33-33
5月15日,对外友协与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非友好城市研讨会。来自对外友协,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25个与非洲结好的省市,中非友协相关理事单位,非洲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会,南非、肯尼亚、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等4国地方政府协会以及部分非洲国家驻华使馆共90名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4.
鄂璠 《小康》2012,(4):32-35
正地方政府在"友城交往潮"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1872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应该如何维护?碰到"不友好"的来访者,或者出访时遇到"不友好"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把目标瞄准国际化后,这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官员必须思考和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陈昊苏 《友声》2009,(1):5-7
<正>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向莅临大会的国家领导人表示崇高敬意,向来自海内外的与会代表和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为国际友城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的中外地方政府官员及友城组织代表、工作人员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6.
《山东人大工作》2008,(8):35-36
开展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我国地方政府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渠道,对国家外交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菏泽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倾力助推,有力地促进了友好城市工作顺利开展。开展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我国地方政府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渠道,对国家外交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菏泽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倾力助推,有力地促进了友好城市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郝忠伟 《友声》2006,(2):11-13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和首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法方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于2005年10月27日至28日在武汉市举行。来自中法两国地方政府的600多名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会议期间,双方代表本着谋求“友谊、合作、发展、共赢”的宗旨,就两国地方政府在城市工程等领域开展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并达成重要共识,一致通过《中法地方政府合作武汉宣言》。召开此次论坛的目的是:通过中法两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推动中法地方政府合作,充实和加深中法全…  相似文献   

8.
戴秉国 《友声》2012,(4):6-6
<正>2012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今天在成都隆重开幕。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与会代表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表示诚挚欢迎!中国的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已开展了39年。1973年,中国天津同日本神户缔结了第一对中外友好城市关系,开辟了中国地方政府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国际友好城市活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洪磊 《友声》2009,(1):25-26
<正>2008年11月4日至5日,第10届中日韩友好城市大会在韩国全罗南道举行,来自三国的地方政府近300名代表与会,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率中方代表41人出席。中日韩友好城市大会是对外友协与韩国地方自治团体国际化财团、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共同主办,自1999年起在中、日、  相似文献   

10.
张杨 《友声》2014,(4):13-13
<正>为纪念中美友好城市交往35周年,深化中美友好城市之间的务实合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于3月26日至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共同举办了中美友好城市大会。来自中美双方省州、城市的300余名地方政府领导和各界代表出席了会议,就规划交流项目、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企业投资与商业服务等议题及如何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早在1951年,政务院就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国家机关的精兵简政工作。从1954年年底开始,又在全国开展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开放后更持续不断地进行了40余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回顾新中国70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总结经验,深刻认识当前面临未竟的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探索在新起点上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设好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超  胡伟 《前沿》2007,(2):138-140
地方政府竞争力是在相互竞争的条件下,某地方政府所拥有的能够持续比其他地方政府更有效地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借此推动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全面发展以及自身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竞争力应表现在制度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竞争力上。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界限不清是地方政府惧怕"上头来人"的前提。安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恐惧当中。可政府又是不安全的,这或者是由于不可抗的自然力,或者是由于不可测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余超文 《桂海论丛》2011,27(4):66-7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基于以往以政府主导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科学命题和重大战略方针,而以往地方政府官员围绕GDP所展开的晋升竞争是导致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传统治理模式和不科学的晋升考核体系下,对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出现了偏差,使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高昂代价。发挥对地方政府官员的强激励效应,加快建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科学的晋升考核体系、调整和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立法行为来源于有权机关的授权,地方政府立法权与地方政府依据授权从事立法活动并不排斥.依据《立法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之规定,地方政府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有共性--立法性,否定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性,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在实践上导致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之行为游离于权利监督、程序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之外.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立法行为来源于有权机关的授权,地方政府立法权与地方政府依据授权从事立法活动并不排斥。依据《立法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之规定,地方政府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有共性——立法性,否定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性,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在实践上导致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之行为游离于权利监督、程序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之外。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代表俄罗斯地方政府代表团,并受俄罗斯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主席、莫斯科州州长格罗莫夫的委托向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的与会者们致以衷心的问候。俄罗斯代表团有成员近50人。俄罗斯友城联合会代  相似文献   

18.
政府改革是各国政府自身一项长期的任务,建设一个满意的政府不仅是统治者的需要,更是人民的需要。在我国,由于地方党委的领导权、人大的议决权、政府的行政权三者关系的复杂性,导致历次政府改革成效不大。领导权与议决权、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是我国地方政府改革应首先考虑的问题。更是地方政府自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0,(12):88-89
皇娟住《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国家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中央政府合理规范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能力。虽然我国中央政府集中了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人事权,但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以及对地方政府官员以GDP为纲的考核标准,使得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在规范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尚有不足,这是我国国家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导致这种现象产生深层次的原因与我国的现代化道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洪磊 《友声》2009,(4):30-30
<正>由对外友协与朝鲜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中朝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于5月12日在朝鲜平壤举行。中朝友协会长武东和率中朝友协代表团、中国地方政府代表团一行36人于5月8日至13日访朝并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