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0,(2):26-26
“政府做的事就是合理合法.”——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政府郭副区长答复四十余名公职人员,因亲属没有签订拆迁协议而遭政府通知要被“开除公职”之事。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媒体关于权力失范的报道就风生水起。先是有《法人》记者朱文娜采写的报道涉及辽宁西丰县委书记负面内容,于是西丰县公安局上演了“进京抓记者”的惊心一幕;紧接着在湖北天门。公民魏文华在路过时发现城管执法人员与村民发生激烈冲突,于是掏出手机录像,却被城管人员当场打死;后又传出江西丰城“株连拆迁”的消息,许多与被拆迁人有亲属关系的公职人员被告知:  相似文献   

3.
陈英凤 《江淮法治》2009,(16):17-17
“干部职工坚持不签订拆迁协议、不履行协议,将被停职、停薪”——为解决城市建设拆迁难题,贵州省纳雍县出台的“严肃城市建设拆迁纪律”规定,引起舆论争议纷纷。对此,纳雍县委、县政府决定,从8月1日起停止执行这一文件。(8月2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4.
2007年,杨某所住大学城房屋被拆迁,因此获得一套安置房的购买权。2007年11月6日,杨某与廖某签订一份安置房“购房指标”转让协议,同意将其拥有的安置房“购房指标”转让给廖某,由廖某支付给杨某转让费50000元,购买合同及发票由廖某拥有。2007年11月11日,廖某以杨某的名义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拆迁产权对换安置房合同书,  相似文献   

5.
晏扬 《政府法制》2010,(21):29-29
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建设征地拆迁,由于规定“分户可多获补偿款、低价申购安置房”,因而引发一些拆迁户突击离婚、扎堆离婚。针对此事,江宁区委区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制止,明确强调“假离婚”和已经办理“假离婚”的都不可能得到任何额外补偿,已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一律无效,对骗取不正当利益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一、第三人及办理涉及第三人的公证 本文所称的“第三人”,指城市房屋拆迁中,既不是拆迁当事人中的拆迁人,也不是被拆迁人,但又与被拆迁房屋或与其补偿安置协议有直接利害的关系人。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被拆迁房屋的顺利拆迁,与拆迁人或被拆迁人达成相关协议的公民或法人。它应具备如下3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合法性,即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或者法人。二是客体的关联性,即与拆迁房屋或补偿安置协议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三是时间上的不间断性,即是发生在房屋拆迁过程中的民事法律关系人。 城市房屋拆迁涉及“第三人”…  相似文献   

7.
案情回放 2009年10月4日,北京市密云县某村民委员会张贴通知,称政府为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准备对本村旧城改造进行拆迁.由北京某公司负责具体的拆迁工作.为了支持政府及村委会的工作,全体村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回迁)》(以下简称《拆迁协议》).按照《拆迁协议》约定,村委会以“拆一平方米还一平方米”的原则对村民进行回迁安置,且应当自整体拆迁完成后18个月内对村民进行安置回迁.当年12月,房屋拆除完毕,大部分村民在外租房.但18个月过去了,回迁房根本未动工建设,村民想回迁安置的希望落空了.  相似文献   

8.
秋风 《法庭内外》2010,(3):42-42
广州市日前公布了《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将启动一次史无前例的旧城改造拆迁项目,涉及60万人。据说,本次拆迁的补偿标准比以前有所提高,有望与一手楼价持平。但是,关于拆迁程序,却规定了一个明显的霸王条款:如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被拆迁人的户数达到或超过总户数的三分之二,政府就可实施强制拆迁,或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相似文献   

9.
一、由一起城建行政案件引发的问题  经市计划委员会批准同意,兴华公司在某黄金地段兴建兴华商厦。1994年12月29日市规划局向兴华公司颁发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995年1月24日,市房地产管理局向兴华公司颁发了房屋拆迁许可证。尔后,兴华公司分别与市房屋拆迁安置办公室、房屋拆迁公司签订了房屋拆迁安置协议和拆房协议。同年6月8日,市政府向兴华公司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兴华公司遂对该地段进行拆迁安置。当拆迁至地区人民银行所有的房屋时,地区人民银行提出本单位要盖大楼,不同意拆迁。1996年12月25日,城…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办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公证中,经常送到既不是拆迁入,又不是被拆迁人的“第三人”要求就房屋拆迁相关的有关协议进行公证的情况。对城市房屋拆迁中涉及第三人的公证事项进行总结和探讨,无论是对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保房屋拆迁的顺利进行,还是深入研究这一领域办证规律,正确行使国家公证机关的职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办证中遇到的情况,就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同仁。一、第三人及办理涉及第三人的公证本文所称的“第三人”,指城市房屋拆…  相似文献   

11.
谭星光  李东阳 《人民司法》2023,(17):100-103
<正>【裁判要旨】在已公布拆迁实施方案基础上合法签订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应按约定履行,如果因为履行条件变化而需要调整部分方案内容及协议条款,应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协商解决。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优益权直接调整补偿安置协议的行为应予以价值权衡,如果缺乏充足的理由,应优先保障协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韩炜 《法庭内外》2009,(7):32-33
房屋买卖因纠纷余女士与儿子羊先生、儿媳李某共同居住在一套平房里。2005年11月10日,开发商与房主余女士签订了拆迁货币补偿协议,约定开发商拆迁余女士所有的这套房屋并支付补偿款及补助费。同年11月17日,余女士又与开发商签订了《房产认购协议书》,约定:余女士认购开发商在拆迁地开发建设的某小区C座、A座房屋各一套,应付房款  相似文献   

13.
小问答     
问:我丈夫为了达到和“第三者”在一起同居的目的,以离婚相威胁,逼着我签订“三方和平共处协议”,协议约定男方在不破坏婚姻关系的同时可以保持与“第三者”的同居关系。请问,这种协议有效吗?  相似文献   

14.
姬婧 《公民与法治》2010,(21):44-45
拆迁补偿协议是否有效的一般认定方法 拆迁补偿协议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拆迁安置补偿事宜达成民事协议。有效的民事协议受法律保护,无效的民事协议,不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5.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4条规定:“拆迁入与被拆迁人对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裁决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是按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受理?有观点认为,拆迁当事人对补偿安置达不成协议,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作出的裁决,是对平等拆迁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而居间做出的行政仲裁,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  相似文献   

16.
《江淮法治》2009,(22):52-52
编辑同志: 不久前,宋某饮酒后驾车,与我的车辆发生刮蹭,无人员受伤,只是我的车辆遭受损害,但比较轻微。鉴于我们双方对事实、事故成因和赔偿数额都没有异议.于是签订“私了”协议后撤离现场。后我要求宋某按“私了”协议支付赔偿款,谁知他出尔反尔,还说协议是在他醉酒状态下签订的,没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7.
1宅基地转让给他人,原权利人是否有权主张宅基地相关拆迁补偿权益?Q:2016年,家住天津市河东区某街道的胡某退休后欲在农村养老,便购买了该区某村汤某的宅基地及房屋,双方签订了转让协议。胡某付清所有款项后便一直在此处居住。2017年该村拆迁,汤某得知后,以宅基地转让协议无效为由要求获得拆迁安置房及相应补偿。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胡某的利益又该如何保障?  相似文献   

18.
李赵奎 《行政与法》2010,(10):87-90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行为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有的已相当严重。在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行为实体内容方面,应明确区分两种目的的拆迁即公益性的拆迁和商业性的拆迁,在拆迁许可条件中,解决"一女二嫁"的土地权属问题,同时,将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作为许可的一项条件。程序方面应加入通知程序和听证程序,并且对拆迁期限作出更加明确科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薛耀文  高翔 《犯罪研究》2012,(3):49-55,62
本文在调查某地级市人民法院近3年内判决的365名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案件和全国已公开报道的35份经济犯罪公职人员的忏悔录的基础上,以“原始刺激”为公职人员犯罪心理过程的研究起点,通过对一般公职人员犯罪心理过程进行剖析,提出了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心理一般演化模式,即从对原始刺激认知引发的“初反应”,经济犯罪动机产生的“伴随反应”,经济犯罪行为产生的“结果反映”,再次实施经济犯罪的“恶性循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刑警与科技》2006,(4B):96-96
2月19日,全球著名CCTV及POS产品领导厂商台湾视讯系统(TVS)的子公司——台科视讯,与苏州大学签订了“台科育才奖教、奖学金”协议。台科视讯与苏州大学在苏州大城市科学学院共同举行了“台科育才奖教、奖学金”签订仪式。台湾视讯董事长陈启林亲自带领总经理及多位副总参加了这一协议的签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