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论孙中山的思想转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蒋春玲一孙中山晚年的思想转变除当时革命大趋势,孙中山的主观方面的革命要求等因素外,一个关键性动因是列宁、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曾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三次革命(护国之役)和两次护法之役,又先...  相似文献   

2.
朱世海  邹国平 《世纪桥》2001,(1):44-45,64
邓演达(字择生)与蒋介石曾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在黄埔军校里,他们一个是校长,一个是教育长,在北伐战场上,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邓演达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夫人宋庆龄(1898-1981)曾说过:“改善人民的生活是任何中国政府的主要任务。”乏人民获得幸福是孙中山、宋庆龄这些伟大的爱国者投身革命的目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诞生120周年。在中国已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勺决定性阶段这一特殊时刻,谨以此文纪念这位20世纪的伟大女性,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司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张许多读者十分熟悉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国共两党成员在上海孙中山寓所(今中山故居)合影(见上图)。1924年5月5日,在上海国民党执行部工作的国共两党成员为了纪念孙中山在广东就任非常大总统三周年,在莫利哀路孙中山寓所(今香山路中山故居)内举行庆祝集会,这张照片就是当时他们在集合时留下的合影。照片中的著名人物有后排左起:毛泽东(第2人)、罗章龙(第7人)、恽代英(第8人)、邵力子(第9人)等。然而长期以来,史学界在举办展览和编辑历史画册中,都错认为这张照片中的后排左起第10人为戴季陶。例如,北京中国革命博物…  相似文献   

5.
家事遗嘱     
1925年2目24日,孙中山(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1866——1925)病危的,留下了一份《家事遗嘱》:“余因自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急。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3月11日,他在上述口授的遗训上补签了名字,次日便溘然长逝了.中山先生为中国的独立和自由,奔走呼号,艰苦奋斗四十余年,功勋卓著.但他终生廉洁,从未为自己和子女亲属置办过田地产业。他任过国家临时大总统,可谓高官,但从未追求厚禄。临终时留下的遗物只有自己生前的一些衣物,两千多本书籍杂…  相似文献   

6.
产业工人出身的宁迪卿,早在1923年就加入了中国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和绝对秘密的近十年革命活动中,曾先后在党内任过支部书记、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县委书记和省委书记等重要职务,为党做过一定的工作。但他在1931年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之后,叛变投敌,出卖组织,捕杀革命同志,当了破坏湖南地下党组织的罪魁祸首,给土地革命时期湖南党组织造成了严重后果,成为不可饶恕的历史罪人。1951年2月,经省人民法庭判处死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一)宁迪卿,1892年出生在在湘县宁家湾(今会属洲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读过三年私塾…  相似文献   

7.
上篇1 孙中山先生,1866年 11 月12日(农历十月初六)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其家为贫苦佃农。父孙达成,16岁赴澳门一家鞋店学徒,学成后在鞋店当工匠。32岁返乡务农,兼作村中更夫。母杨氏,农民之女,勤俭贤惠。孙中山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其中一哥、一姐早年夭亡。仅剩孙眉、孙妙茜、孙中山、孙秋绮兄弟姐妹。另有祖母黄氏。(祖父孙敬贤在孙中山出生前已逝)全家七口人,住茅屋,吃白薯,连米饭都很难吃到。日子十分贫苦。孙中山儿时,就背着竹筐,跟随姐姐上山割草,捡柴,挖野菜,或…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共倡议和苏联帮助下,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建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为何会让蒋介石来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在1943年春为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做的报告《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中,对此曾有精采的叙述。蒋介石与孙中山先有接近后而得到孙的信任。蒋与孙的接近是通过陈其美的关系。陈其美早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国革命同盟会,同时又在上海加入青帮为大头目,辛亥革命后任沪军都督。陈其美自从事政治活动起,始终追随孙中山。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时,要求参加者在誓词上打手…  相似文献   

9.
王春华 《党史文汇》2011,(11):40-42
起义失败,改装赴美 1895年(光绪十一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迫逃亡国外,清政府悬赏通缉,并致电各驻外使节,缉拿孙中山。当时,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孙中山、陈少白等人流亡日本横滨。10月底,孙中山在侨商冯镜如、冯紫珊兄弟的帮助下,在当地建立了兴中会分会,冯镜如任会长。  相似文献   

10.
何小文 《党史博采》2009,(11):21-23
<正>久识毛泽东迈步新征程张子清,原名张开喆,别名寿山,又名张涛。1902年生于湖南益阳风景寺(今属桃江),父亲张建良曾经参加过孙中山的同盟会,任过湖南江道区少将司令官。张子清自幼受反帝运动和父亲对  相似文献   

11.
杨殷(1892-1929),广东中山人,是著名的革命活动家、中共早期重要领导干部。曾担任孙中山的副官,领导过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1929年与彭湃等被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1933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  相似文献   

12.
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宋庆龄编者按:这里发表的《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一文,是宋庆龄在逝世前一个多月(大约是1981年4月底5月初)用英文写成的。文章介绍了孙中山先生早期的一些革命活动,以及作者和孙中山先生早年接触的一些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宋...  相似文献   

13.
放弃错误主张积极追随孙中山在日本留学时,杨度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同他辩论过如何救国的方法、道路。在一次孙中山主办的宴会上,杨度曾对孙中山说:“我主张君主立宪,我事成,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我当尽弃自己的主张以助先生。”并举起酒杯,当众立誓:“我失败而先生成功,我当尽力以赴之!”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一诺言。辛亥革命后,杨度曾先后支持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但均遭失败。从此,他从错误中清醒过来,放弃君主立宪主张,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受到孙中山的高度信任。在《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刊登有1923…  相似文献   

14.
他和孙中山是好友,参加了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他曾设计并监制了有袁世凯头像的一元银币(俗称“袁大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又撰写了《改进人民币制度办法五则》,上书建议改革币制,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他还设计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二版人民币。他就是湖北襄樊人陶德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发起成立的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包括华兴会、兴中会、复兴会和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确定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为同盟会宗旨;推崇孙中山任总理,黄兴任庶务科总干事.  相似文献   

16.
毛楚雄1927年出生于长沙,是毛泽东的三弟毛泽覃的孩子。1945年9月,他参加了新四军,归属王震的军队;1946年8月,年仅19岁的他,在随张文津、吴祖贻赴西安与国民党进行谈判途中,被胡宗南部所杀害。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21):79-79
傅昭,字茂远,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人。他一生经历宋、齐、粱三朝,先后任过州郡属官、地方长官、朝廷官。傅昭幼年时生活十分艰苦,6岁时,其父因为牵涉进南朝宋的宗室内部斗争而被杀,他曾随抚养他的祖父在京城卖日历为生。  相似文献   

18.
(一)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国民党元老罩振认识了后起之秀毛泽东。它振也是湖南人,祖籍桃源马鬃岭乡。早年东渡日本求学时加入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的战友。国民党“一大”期间,毛泽东曾登台演讲。他用浓浓的乡音说:中国革命的同盟军,是广大受苦受难的农民,我建议,设立农民部,专门研究领导农民运动。毛泽东关于设立农民部的建议,深得军振的赞赏和支持,并获得会议的通过。这次会议,军振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会后,军振设家…  相似文献   

19.
汪泽楷(189年一1959年)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大革命时期任过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在他色彩斑斓曲折多饵的一生中,有不乏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1885年,苏兆征出生于广东香山县淇澳岛(今属珠海市)一个贫困家庭里,18岁离开家乡,到香港一艘外国轮船做工,从此当上了海员。他在长年的海员生涯中,饱受帝国主义者和外国资本家的残酷压迫剥削,心中埋下了反抗侵略压迫的种子。他曾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斗争活动,成为辛亥革命的活动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