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实的贵州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进入总体小康的省份。这个"唯一"让人沉重,催人思索。欠发达、欠开发,这个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最显著特征,要求人们学会辩证看省情。目光投向未来发展的新定位,我们既要进行适时的观念变革,又要从省情出发、因地制宜,作出务实的审时度势之举。看准了,大力抓,就能促进贵州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地理位置决定一个区域的命运,要改变命运,就必须改变这个区域的相对位置,不改变相对位置,就有可能面临“边缘化”的危险。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决定了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积极、有效地借助外力,必须用工程的办法,与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快速通道,从时空上彻底改变区域位置。  相似文献   

3.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是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现的基本要求,是从贵州的省情出发,利用后发优势、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4.
石培华 《当代贵州》2011,(27):63-63
作为国家赴贵州调研组成员和调查报告的执笔人,作为从事旅游研究的贵州籍学者,我一直在思考,应申请国家从哪些方面支持贵州旅游发展呢?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经济实力弱、基础设施欠账多,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经过对贵州省省情实际的调研,建议国家对贵州给予以下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一定要结合贵州实际认真加以领会。贵州最大的实际就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农村人口多,贫困面大,基础设施差,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处于后进位置。这是贵州最重要的省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从这个基本省情出发,坚持三个有刮于为根本标准,胆子要更大一些,政策要更宽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千方百计加快贵州经济发展。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无论遇到任何右的特别是“左”的干扰,都要坚定不移地把握好这条原…  相似文献   

6.
朱江 《当代贵州》2013,(33):30-31
贵州省体育事业立足省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贵州独特的资源禀赋,突出重点、抓住特点、打造亮点,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体育发展之路,体育事业呈现出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7.
一、认识省情,增强加快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坚定信心 我省最基本的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欠发达、欠开发。具体讲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是全国唯一没有超过人均800美元的省份。特别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传统落后农业占主体,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脆弱性、约束性和波动性仍然十分明显和突出。  相似文献   

8.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期望,是贵州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我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历史欠帐多,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工业化城镇化滞后,是全国最后一个进入总体小康的省份。面对“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我们仅仅依靠自身的艰苦奋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善于借助外力来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委结合贵州民族文化传统、“两欠”省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十届二次全会上提出要大力弘扬和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准确地定位了新时期贵州人应当具备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极大地提升了贵州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从而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科学认识省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省委关于我省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的科学概括,表明我们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加快推进富民兴黔宏伟事业、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认识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需要正确分析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从自然地理看,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2.5%,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昂,信息闭塞,在过去长期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中,丰…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大生态战略作为新时期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如火如荼在贵州大地全面展开。一、大生态战略与贵州区域经济定位贵州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要始终坚持发展和保护两条底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在这里要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要用“神奇”二字来塑造贵州的旅游形象。 问题的提出 早些年,专家们就提出要把贵州建成公园省。这几年,省里又提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逐步使贵州成为旅游大省。 搞旅游,要有一个旅游形象。建设旅游大省,更要有一个与其相配应的旅游形象。 这个旅游形象,要简洁鲜明,符合贵州旅游资源的实际,能形神兼备地高度概括贵州旅游资源的共性和特色,对内对外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这个旅游形象塑造得好,我们做起组合资源、开发建设、宣传促销等实际工作来,都会具有灵性、达到一种境界,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发展贵州的旅游业,实现把贵州  相似文献   

13.
贵州怎么干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最近提出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步意见,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贵州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在大开发中加快贵州发展。这个意1概括了贵州省情,分析了贵州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贵州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基础设施差,农村贫困面大,教育科技落后,与发达地区存在不小的差距。要加快发展,缩小差距,…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的省情,也是贵州的机遇。贵州文化旅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堪为例证。2006年,贵州旅游以引来4747万游客,实现旅游收入387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比2005年分别增长51.83%和54.12%的成绩,交出了一张抢抓机遇谋发展的好答卷。  相似文献   

15.
本期《重视引进省外资金》、《根据贵州实情建设贵州》两篇文章,均为我省非中共领导干部所撰写,对我省的经济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新思路。正确认识省情,另辟蹊径走具有本省特色的发展道路,是这两篇文章的可取之处。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换脑筋”,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加,在正确认识分析本地实情的基础上,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办法、新路子,为加快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出谋献策,把“大讨论”开展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立足现实深化省情认识做得深,着眼未来探讨发展路径眼界广.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深化认识"欠发达、欠开发"条件下贵州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现锦涛总书记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期望和嘱托,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和3900万贵州人民的企盼和使命.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的基本省情,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关键在人,尤其是要有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各级干部。本文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进行简要论述,认为各级干部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在认识省上下功夫,成为一个想干事的人”是实现跨越的前提条件;“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成为一个能干事的人”是实现跨越的关键动力:“在勤政廉政上下功夫,成为一个干成事的人”是实现跨越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殊的生态地位和贫穷落后的省情,决定了处理好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关系,是贵州实现科学  相似文献   

19.
陈政 《当代贵州》2007,(23):22-22
中国与东盟正在就建立自由贸易区展开积极努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建成,对于双边及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如何把握这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城乡二元结构经历了松动、局部突破与总体重新固化、强化、改善四个阶段的演变。由于“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我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不但存在同全国一样的诸多体制性障碍,还必须面对由于省情原因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制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增强农村自身发展实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是当前我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