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国的边疆地区,边疆安全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边疆安,则国家安。边疆地区对国家安全来说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国防价值。要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首当其冲的是要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安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是边疆地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国家安全的基石,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和主权完整以及国家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安全观指导下,科学定位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在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繁荣、国家安全中的目标,探索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组织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安全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核心议题之一。主权、领土和人口安全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核心要件,是分析政治安全的基础内容。国内既有研究,多从国际的外部视角,而很少从国家理论的内部视角来探讨我国的政治安全问题。基于现代国家理论,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政治安全,必须考虑三个层面的问题,即国家必须赢得自己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获得人民持续的政治支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主权安全的奠立者和维护者,是维护我国国家领土安全的坚定执行者,是保障我国人民安全的坚强领导力量,在确保我国政治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湖湘论坛》2021,34(5)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安全的坚定捍卫者,有着丰富的国家安全思想。这主要体现在有效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确保了国家的领土安全、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实力、推进了国家的民族团结和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方面。这些思想,对引领和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重温毛泽东国家安全思想,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国内外安全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南人大》2008,(1):45-45
《巴黎航空公约》第1条明确规定,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上空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 (一)维护本国领空安全。各国具有对其领土上空的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外国国家航空器,未经特别协定或许可,不得在其领空飞行和降落。  相似文献   

5.
妥善应对和处理岛屿等领土争端,有效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是执政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应对岛屿争端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最终妥善解决纠纷,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以保护自由通航为由逐步介入南海的争端,并将此作为实现其亚太战略的一种手段。美国的介入对中国南海主权权益的维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危及中国战略安全利益,增加中国收回南海主权的难度,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中国政府坚定地表达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并采取了切实措施维护中国的领海主权;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加强与东盟的战略沟通和战略互信: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7.
韦海平 《新东方》2006,(11):61-64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发动的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它用最野蛮最凶残的战争手段,侵犯中国的国家领土主权,摧毁民族生存权,践踏民主自由权和人格权。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而英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洋主权维权在策略上,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对岛屿归属、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划界争端等方面采取坚决而灵活的斗争形式。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国内陆海统筹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的确立,要求中国海洋主权维权策略与之适应,即从守成宣言式维权、应急反击式维权转向建设性机动式维权。这里所指建设性机动式维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国家基于宪法义务,为维护其主权安全和领土、领海完整而自主进行的包括国家战略调整和相关体制机制的调整和改革;第二,遵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关系规范,主动推进国际合作,积极提出化解纠纷的主张和主动参与有关条约的制定及签约,不扩大、不激化矛盾;第三,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争取做到战略清晰,策略对应适宜,行为精准有效。  相似文献   

9.
试论当代国家安全的10个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犯又没有内部混乱和失序的客观状态。国家安全产生于国家的出现。人口、领土、经济、主权、政府、军事是国家存在的必备要素或必要条件,因而国民安全、领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是国家产生时就已经存在的国家安全的“源生内容”或“源生要素”。其中人口、领土、经济三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黄岩岛事件让我国的传媒多少意识到国家领土和主权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维护我国的领土主权,同时也要在我国政府承认的前提下,尊重别国的领土和主权。在这方面,我国的传媒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我国的传媒均为国有资产,传媒上关于国家领土边界的文字和地图,并非仅仅是传媒的立场,而是代表我国政府的立场。尤其是传媒上刊播的地图,一目了然,显示着我国政府关于国土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1.
童庆平  洪民富 《传承》2009,(6):138-139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维护我国在南海的权益,必须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相似文献   

12.
正"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中国饱受列强侵略欺凌之苦,最懂得独立、和平之珍贵。中国决不会将自己经历过的痛苦强加给其他国家。""中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国务委员杨洁篪在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表示。  相似文献   

13.
郑剑 《两岸关系》2012,(10):14-15
日本"购岛"闹剧以来,两岸联手保卫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中华民族海洋领土主权权益,成为两岸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一致呼声。两岸同胞呼吁两岸联手保卫钓鱼岛,彰显了民族大义,表达了两岸中国人维护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体现了不屈不挠、共御外侮的民族品格。彰显中华民族大义。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维护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两岸共同的责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是中国社会政治的理想境界,两岸守土有责,有义务合作。正如星云法师所言:钓鱼岛是中国人的,两岸应团结面对钓鱼岛事件。  相似文献   

14.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维护我国在南海的权益,必须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相似文献   

15.
《春秋》2020,(4)
南海四大群岛是无可争辩的中国固有领土。晚清重臣张人骏,任两广总督两年余,数次派水师巡视南海诸岛,从日本商人手中收回被侵占的东沙岛,测绘勘查西沙岛,并将两大群岛正式命名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维护了国家在南海海域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安全利益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系统论述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思想,确定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周边稳定、维护主权完整和国家统一、保持社会安全和政局稳定的国家安全利益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认真学习贯彻这些思想,对于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从《国际法》中国家取得领土主权的主要方式、国际条约必须遵守原则、“公民投票”的法律界定等足以证明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客置疑,中国的内政不容干涉。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19,(3)
海南从一个普通的地级政区升级为海南省,对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维护南海九段线海洋权益、推动我国和沿海省区向海洋发展战略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南作为一个"海防岛",当前对捍卫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海洋开发和管理发挥着重大作用。海南建省30年的成就显示,这一政区改革不仅是海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成就。  相似文献   

19.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相似文献   

20.
正为重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强与各国在南海的合作,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一、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曾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诸岛,并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