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冯姣 《法治研究》2013,(8):125-131
禁止庭审微博直播要求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不得通过发送微博等方式传播庭审情况。审判公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向社会公开。禁止庭审微博直播构成对审判公开原则的一种限制。为了保障司法的公正和法官的独立裁判,有必要对审判公开原则进行限制,但是对其的限制应当符合比例性原则。解释规定的禁止庭审微博直播并不符合比例性原则,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规定进行限制。对其的限制主要包括主体限制和案件限制。  相似文献   

2.
正"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这句话道出了司法审判公开透明的重要性。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简称北京高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要求,开通了全国首家庭审直播网站——北京法院直播网。  相似文献   

3.
《山东审判》2013,(4):121
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现有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86人,年均审执结各类案件4000件。近年来,该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围绕"公正、公开、公信"的总体指导思想,提出了打造审判流程管理、工作质效评价、队伍引导激励、信访案件化解、行政后勤保障"五大体系"的工作思路。加强审判管理,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庭审直播观摩点评、电子卷宗评查、案件判后答疑、庭长论坛等措施,构建起"全程化、动态化、精细化"的审判流程监管体系;落实司法公开,加强立  相似文献   

4.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开展全员岗位大培训,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扎实开展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江苏省宜兴法院通过"两评查"活动的开展,在审判管理工作中打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太极拳"。  相似文献   

5.
庭审活动是人民法院向公众展现公平正义的一个窗口。严谨的庭审过程是保证审判质最的重要前提.优质的庭审现场更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障。笔者通过对审判实践中庭审现场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探索新时期完善庭审规范化建设的科学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法学》2017,(2):123-145
刑事庭审形式化是我国刑事诉讼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须改变庭审走过场的局面,努力实现庭审实质化。庭审实质化改革是我国刑事审判领域乃至整个刑事诉讼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其本质是以公正审判取代不公正的审判,因而需要以司法理念的更新为前提,以制度变革为保障,而不仅仅是庭审技术的完善。只有以公正司法的理念为指导,以有助于实现公正审判的制度保障为条件,以具体展示公正审判的程序和证据规则为支撑,协同推进理念更新、制度变革和技术改良,才能实现刑事庭审实质化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7.
庭审直播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从各国对庭审录音录像和电视直播的法律规定来看,大多数国家对电视直播持开放的态度.我国法律没有对庭审直播问题作明确规定.审判应当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形式对外公开.对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进行庭审直播和录音录像才是常态,而不允许如此才是一种例外.在进行直播时,一要坚持设备使用的"三无"规则:无声音、无特殊光亮、无大幅度的动作;二要根据法庭的决定来确定使用何种形式的设备;三要禁止对法庭上某些特殊的人进行拍摄.另外,是否庭审直播的决定应当由法官作出.  相似文献   

8.
潘建安 《检察风云》2014,(11):32-33
2014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全国两会上指出,"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各级法院直播案件庭审4.5万次。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多种媒体直播社会关注案件庭审情况,取得良好效果。"2013年对于我国司法公开的进程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薄熙来案、王书金案、北京大兴摔童案、南京饿死女童案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进行了庭审直播,撩开了我国司法的神秘面纱,在推进我国司法公开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开审判是一切法治国家的重要法律制度,加入 WTO 后,中国司法应尽快“透明”起来。对刑事诉讼审判公开的缺陷进行思考:审判公开是原则还是制度;关于公开审判的庭审直播问题:审前报道问题;评议制秘密性与审判公开的矛盾冲突等,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的方式。望审判公开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刑事诉讼法》围绕强化庭审功能的主旨,进行了大幅修改,体现出以审判为中心的精神.以庭审公开、透明、参与的司法特点,完成定罪量刑、保障人权的司法任务.庭审时间有限,审判人员精力有限,庭审的有限性要求庭审活动应当集中力量,审理重点事实和争议问题.庭前会议是改革完善审判程序的应然产物,控辩审围绕审判所需,明晰争议问题,整理事实焦点,促进庭审查明事实、甄别是非.设置庭前会议是强化庭审中心地位的举措,形成庭前程序与庭审程序二元并存的审判格局.  相似文献   

11.
邵俊 《人民检察》2023,(12):57-60
实践中,直播庭审存在引发舆情事件、泄露个人信息等风险隐患,有损司法公信力。域外直播庭审的发展趋势整体上由绝对禁止向审慎适用转变。为防范直播庭审发生负面效应,有必要借鉴域外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直播庭审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覆盖式的保障机制。检察机关应围绕其在直播庭审中的角色定位,健全网络直播庭审检察工作机制,能动履职,及时发现和纠正庭审直播中的不当行为,积极推动庭审直播规范有序运行。未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联合制定统一的关于直播庭审的司法解释,对直播庭审的案件范围、突发情况处置、权利保护、相关法律责任等作出细化规定。  相似文献   

12.
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全国法院庭审网络视频直播的通知》要求,6月11日,北京市高级法院行政庭敲响市高级法院视频直播案件第一槌,中国法院网、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全程直播庭审过程。正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学员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行政审判方式的弊端审判实践中,全国各级法院行政审判的审理程序和庭审方式,基本上是参照民事审判程序和庭审方式进行的。受民事审判方式的影响,行政审判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下列弊端: 1.审判体制的行政化司法行政职务中的最重要者,  相似文献   

14.
正司法公开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普遍性要求,透明的司法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影响性诉讼中的法官权威,还能够向社会传递司法运送正义的价值理念,塑造理性的法治思维和观念。司法公开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展现正义的一种理性方式,由此决定了推行司法公开不能"为公开而公开"。庭审直播固然能倒逼庭审规范,但绝对不能出现  相似文献   

15.
杨奇  康燕 《中国审判》2013,(5):101-101
正本刊讯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法院着力延伸司法功能,立足职能履行,积极在巡回审判网络化、审判服务常态化上狠下功夫,全面打造"百点千案"工程,建设"一百个巡回审判点",巡回化解纠纷4000余件,在便利群众诉讼的同时,将庭审现场搬至田间地头、将调解工作做到群众家中,零距离展现司法过程和司法  相似文献   

16.
陈鸽君 《江淮法治》2014,(24):34-34
正11月11日,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坚带领高院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在市中院院长许建等人陪同下,来到蜀山法院调研视察工作。张坚院长一行首先来到诉讼服务中心。在"中心"的一台移动电视前,法院工作人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今年以来开展的司法公开工作。张坚认真听取了介绍,对蜀山法院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展庭审直播周和组织媒体网友看法院等一系列形式,扎实开展的庭审网络直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部分地方人大常委会为了加强对司法审判情况的监督,出台了办法,让人大代表直接旁听庭审情况,并对庭审情况进行等级评判。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但却突破了人大代表的职权范围,妨碍了司法审判的独立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梁统 《法制与社会》2012,(36):202-203
如何构建司法与社区的对话机制、如何使社区更了解司法的职能活动、如何促进司法与社区的良性互动,是一个摆在各级法院面前的崭新课题.构建司法与社区的新型关系,是实践司法性质、彰显司法民主、实现司法正义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遏制司法腐败、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效益、培育法官素养.在司法透明的视野下,需要重构司法与社区的关系,除了已经在实行的庭审直播、巡回审判等外,还可以着重开展法官的社区知识培训、设立社区工作日和法院开放日、为公众知悉审判信息提供方便、法院网站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来,众多社会关注度高的大要案在法院微博直播庭审,直接满足了公众对案件审理细节的知情权,为我国法院系统加强司法公开工作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与此同时,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也给法院的传统审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新的司法环境下,法院、法官如何应对,从而进一步增强司法的公信和权威成为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邱兴华“7·16”特大杀人案件审判的前一天,陕西省安康市中院刑事审判庭庭长蔺天明介绍,“此案的庭审将通过安康电视台进行直播。但到审理案件的2006年10月18日上午11时许,电视台突然接到有关部门通知,暂停直播准备,改为录像播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