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殷晓洁 《法制与社会》2010,(27):193-193
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由此所引发的涉老纠纷特别是赡养纠纷也日趋增多。赡养纠纷逐渐增多,日益成为维权护老的焦点问题。如何做好老年人维权工作,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前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于明丽  李慧东 《山东审判》2005,21(6):115-116
通过对今年威海中院受理的涉韩商事案件及近两年威海市外商投诉中心受理的外商投诉纠纷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对涉韩商事纠纷的特点、成因及防范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一、涉韩商事纠纷的基本情况自今年3月至11月中旬,威海中院共受理各类涉外商事案件16件,其中涉韩案件13件,占总收案数的81%;自2004年至2005年上半年,威海市外商投诉中心受理较大的外商投诉纠纷28起,其中涉韩投诉16起,占57%。从涉外商事纠纷的受理情况看,涉韩纠纷在整个涉外商事纠纷中占据大多数,并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通过对上述案件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主体方面。在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这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司法为老年维权担负着神圣职责,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人民法院应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强化老年维权审判功能,使涉老司法服务  相似文献   

4.
"病例"1:父对子犯罪子不能拒绝赡养"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倾尽心血,但当他们老去,需要"反哺"时却往往遭遇赡养纠纷甚至老无所依的窘境。赡养纠纷,已成为涉老最高发的纠纷,因极易伤害亲情,也成了最难解的纠纷。65岁的吴尚德与董丽珠育有一女董晓婷、一子董晓峰。2005年7月,吴尚德与董丽珠因感情破裂,解除了婚姻关系。离婚后,吴尚德一人单独租房生活,以拉人力三轮车维持生活,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董晓峰没有成家,  相似文献   

5.
任瑞兴 《北方法学》2009,3(4):71-75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国当前治国理念之表达,也是促使法学界重新审视法治的中国路径之契机。而涉诉信访就是我们在探究法治的中国路径时所必须正视的一个典型问题。它是我国一段时期以来诉权与司法权之间的扭曲关系、重实体正义而轻程序正义的制度设计、诉讼审判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纠缠不清之状况的反映和产物。应借助和谐社会的理念.对涉诉信访这一中国的特有制度予以创造性的转化,将其整合为我国法治进程中更为积极和谐的因素,促使诉权与司法权形成良性互动,诉讼审判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得益彰,彼此促进,把强调实体正义与追求程序正义有机地统合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矿业权纠纷中,矿业权转让纠纷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根据有关统计,转让合同案件占涉矿案件的25%。此类案件容易引起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转让合同的效力、转让价款的支付及转让后的变更登记等方面。转让纠纷主要包括探矿权转让纠纷和采矿权转让纠纷。调整矿业权转让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矿产资源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本文结合一起典型案件对探矿权和采矿权转让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包蕾 《法律适用》2014,(5):82-86
如何界定"涉自贸试验区民商事纠纷"关乎着案件的管辖及不同的"法律待遇",应基于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分别依"法律关系要素标准"判断商事纠纷和依"法律关系要素+领域标准"判断民事纠纷是否涉自贸试验区。基于对自贸试验区大部分区域司法管辖所属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及其自由贸易区法庭受理的涉自贸试验区民商事案件现状,结合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和开放措施,预判涉自贸试验区民商事纠纷趋势,并就案件管辖、审判思路、纠纷处理模式等作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8.
谢东  廖钰 《法庭内外》2010,(1):36-38
随着经济发展和传媒行业的繁荣。广告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与此同时。涉广告纠纷作为新的纠纷类型.在人们视野中也日渐增加。由于广告合同内容的专业性、履行范围的广泛性以及相关法律调整的概括性。使得许多人不知如何面对这类纠纷。因此。笔者在此介绍几个典型案例。以期促进当事人积极面对纠纷,掌握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涉法涉诉信访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是信访制度中的一种,既具有权利救济等重要功能,也存在一些弊端。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困扰国家机关的老大难问题,申诉案件多,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突出,涉法涉诉信访机构面临沉重的信访工作压力与负担,由此造成的涉法涉诉信访机构不作为的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通过对涉法涉诉信访机构不作为的界定以及不作为的现状及危害,并提出了对这种不作为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构想,以期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同居共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家庭财产制度最基本特征,被人们习惯性地自觉遵守,在中国古代社会周而复始、代代相传。本文对同居共财的家庭财产制度进行考察,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家庭财产制度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省与韩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涉韩商事纠纷不断增多,涉韩商事案件在我省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中也占有很大比例。#$研究涉韩商事纠纷与诉讼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对于探索涉韩商事诉讼规律,提高我省涉外商事审判水平,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平等保护中韩双方当事人合法利益,促进我  相似文献   

12.
《政法学刊》2017,(4):122-128
公安执法中涉及的经济纠纷有两大类,一是因物权引起的纠纷,又分为物权归属清楚的纠纷和物权归属有争议的纠纷;二是因债权引起的纠纷,又分为涉债务人财物的纠纷和涉第三人财物的纠纷。纠纷的类型不同,公安机关处置时采取的措施应有区别。我国应构建公民自力救济制度,因物权、债权等原权利的不同设定不同的边界。公安机关处置经济纠纷,主要应采取行政调解、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手段,对纠纷关系明确、具有急迫性的纠纷,也可以采用强制性手段辅助人民法院解决。  相似文献   

13.
刘聪 《人民调解》2021,(3):28-30
2020年4月,山东省新泰市司法局联合市人民法院指导成立涉诉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全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新泰市涉诉纠纷调委会聘请十余名经验丰富的专职调解员进驻,创新"算账"调解方式,为当事人算好感情账、信誉账、时间账、经济账、风险账"五笔账",融法理情于一体开展调解工作,有力提升了案件调解成功率、协议履行率和群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林诗禄 《特区法坛》2005,(6):40-40,54
海口琼山区法院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司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以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重点,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树立“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心”的科学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近年来,由于坚持了院长亲自办信访的科学方法,解决了一批批上访老户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说服了一批批缠诉缠访人员,化解了一批批涉诉越级上访的难题,消除上访老户所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心理,使我院涉诉信访呈现“一无三降”良好态势,即无进京上访,涉诉信访数下降,越级上访数下降,上访老户数下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证。我们主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信访制度是我国特有的行政救济和纠纷解决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如何将信访工作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轨道,关系到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法治中国的建设,也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本文将对突破现存信访制度的困境,对已经建立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王慧之 《法制与社会》2014,(16):275-276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逐渐显现。在众多老人中,再婚老人以及与配偶有矛盾的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需要重视。本文拟通过一个案列,对上述老人因养老问题而产生的扶养纠纷尽心分析,以明确老人在扶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7.
据悉,2004年黑龙江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共下交到大庆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上访案件168件,其中涉法涉诉案件高达74件,涉诉上访案件数量的剧增使人民法院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聚焦点。面对越来越多的涉诉上访问题,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审判、执行、信访工作水平,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上访案件的发生,已成为人民法院体现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石峰 《行政与法》2014,(9):79-84
随着家族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日益增强,我国家族企业内部纠纷已经不再是婚姻、家庭内部的事情,它关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甚至存活.本文认为,家庭财产与企业资产的混同,家庭生活与企业生产的重叠,个人投资与家庭投入的模糊,体力付出与脑力贡献的混淆等是家族企业内部纠纷产生的根源.因此,资产归属的事先明确是避免家族企业内部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南省涉金融民商事案件多发,民间借贷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等案件中均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问题,亟待金融监管部门予以重视,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一、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多发,反映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力依然较大(一)相关数据分析自2015年起,民间借贷纠纷超越离婚纠纷,成为河南省民商事一审案件中案件数量最多的案由。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四川联合大学法学院的陈明鑫来信说:贵刊第3期刊发的《中国首例涉台公民名誉权纠纷始末》一文,经过改头换面,以《“警示小说”引发的官司》为题发表在其它刊物上,作者仍是田浩。两篇文章,题目虽不同,但内容基本一样,这是典型的“一稿多投”行为,我认为这样做是不正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