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李萍  龙柳 《法制与社会》2010,(21):238-238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也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对这一群体的感恩教育更为重视。他们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只知被爱,不知回报,甚至淡漠,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本文在此以广西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为例试对此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刘冲锋 《法制与社会》2014,(18):285-286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种种制度原因导致农民工子女难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加。由于缺少父母监护以及社会的有效监管,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容易发生越轨行为,甚至走向犯罪之路。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已成为刻不容缓之事。有效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应从建设和谐家庭入手,国家、社会、部门以及家庭齐抓共管,把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的监管中,使留守儿童得到真正的关心、爱护和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以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不断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已不再是单一的儿童成长和教育问题,其背后往往涉及了学校教育理念的落后、家长关爱的缺失、社会保护的缺乏以及留守儿童自身方面原因等因素.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农村儿童犯罪的特点来探究农村儿童犯罪问题背后折射的家庭、社会、学校和留守儿童自身原因,进而提出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预防上,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家庭教育要突出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社会应该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5.
周立舟 《法制与经济》2009,(18):113-114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新的弱势群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人身安全、遵纪守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因此,必须要深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力量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新的弱势群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人身安全、遵纪守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因此,必须要深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力量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此催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心理和情感、道德和行为等诸多方面缺乏人文关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城乡"二元分割",家庭教育缺失以及学校教育管理薄弱等因素造成。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杨茜 《法制与社会》2012,(23):216-2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大城市务工,然而,他们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农村学习,得不到父母的照顾,且这些留守儿童的权益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采取法律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人身安全等方面提出相应法律保护对策,旨在逐步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使其学习和生活都能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康  拓宏伟 《法制与社会》2013,(24):232-233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身(生理)安全状况令人堪忧、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极其严重、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道德行为失范。本文从国家、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家长科学教育,让留守儿童在监护人关爱下健康成长;学校应尽职尽责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存在,一方面折射出外来务工者在城市中经济和社会的弱势地位,同时也呼吁教育等体制的全面改革。与已经伴随父母进入城乡的儿童相比,这些无奈地被父母留在农村的儿童,其实更加弱势,所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解决“留守儿童”的“保姆荒”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杨茜 《法制与社会》2012,(31):162-163
现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青壮年离开农村去大城市工作,然而,他们的孩子无法与父母一起生活,因而,这些留守儿童所产生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所以,本文通过分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对于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人身安全等方面问题提出相应法律保护对策,旨在使其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向前迈进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引发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成长及教育现状广泛关注和忧虑,对于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探索和讨论也日渐深入和激烈。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概括了留守儿童的概念,介绍了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分析了当前留守儿童监护不力的原因,最后就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法律意义上的建议,希望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能够尽快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农村青少年犯罪人群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的原因复杂: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陷、社区功能的弱化、相关法制的不健全。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已成刻不容缓之事,应该建立全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机制,使留守儿童全面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由于亲子关系"生态"的破坏、亲子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的空白,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处境极为不利,给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以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儿童出现了较严重的学习成绩落后、道德滑坡、纪律涣散、自私冷漠、忧郁多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着不足,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最终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严峻而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薛婷洁 《法制与社会》2010,(26):199-19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农民涌入城市,可是他们的子女却被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管教,以及农村经济的落后,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不断上升。本文着眼于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从经济、政治、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海霞  马婷  徐维 《法制与社会》2010,(17):220-221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随之所产生的监护问题通过现行法律体系尚难得到有效解决,2007年6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留守儿童监护权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促使留守儿童的父母真正承担起对子女的监护职责,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受教育、生命健康权及发展权得到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因缺少亲情和关怀而出现的性格缺陷或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近日,笔者采访了黟县十五届人大代表、黟县二中小学部主任时景。当笔者说明来意时,时景面色凝重地说:“付出更多的关爱,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精神家园至关重要,也是我们山区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学校教育的畸形发展、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因素是造成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预防其犯罪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学校教育的畸形发展、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因素是造成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预防其犯罪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