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湖南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首批列入湖南省经济强县,GDP超过4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3亿元且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总收入超县域人均水平的有10个县市,即: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资兴市、醴陵市、冷水江市、宁乡县、桂阳县、永兴县、湘乡市。强县分布在5个市州:长沙4个、郴州3个,株洲、湘潭、娄底各1个。2004年末,湖南省10个经济强县人口810.73万人,占全省人口12.1%,地区生产总值807.89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4.4%,占县域地区生产总值21.8%。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优势清晰分明。长沙县、浏阳市、宁乡…  相似文献   

2.
山东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板块之一。2005年的全国百强县(市)中,山东占20个,居全国第二位。笔者近期有机会在山东挂职学习,觉得山东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和做法对我们湖南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颇有启发。(一)突出政府引领作用。山东121个县市区生产总值达14650.1亿元,县均生产总值120亿元。其中30个经济强县的生产总值达到6955.1亿元,县均生产总值230多亿元。荣城、龙口、文登、即墨等全国百强市县的GDP普遍达到300亿元以上。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形成,不是自发的,它有赖于政府的主动介入、积极引导。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如此,在经济欠…  相似文献   

3.
<正>江浙地区经济之所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省县域经济的崛起和支撑。据统计,江浙两省县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均占全省的70%以上,户籍人口均占全省的50%以上,GDP均占全省的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均占全省的40%以上,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占全省的40%以上。2012年,江浙两省县域经济平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519.15亿元和286.23亿元,位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和第2位,分别为我区的4.74倍和2.61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回首过去极不寻常的五年,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百姓共享振兴福祉的历史上,县域经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县域经济由"短板"成为全省经济的增长点县域经济一直是辽宁发展的"短板",对全省经济贡献率低,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差距大。2007年,44个县(市)GDP只占全省37.3%,而沿海发达省份都在50%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13.7%,  相似文献   

5.
一、建设经济强县的必由之路县是我国基本的行政单元。我国2200多个县(市)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0%以上,创造的 GDP 占全国的64%。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也是四川省建成西部经济强省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省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10505.3亿元,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9位。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全省还有68个国定、省定贫困县,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贫困地区能否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制约四川建设经济发展高地目标的重要因素。四川贫  相似文献   

7.
正人称辽宁"铁拐李":城市化率领先全国,沈阳、大连"双星"夺目;县域经济扯后腿,2006年,占全省一半人口、80%土地的44个县(市),一般预算收入只占全省一成多。"短腿"如何变长?2006年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提出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2011年启动新一轮倍增计划。抓"一县一业",引进、培育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园区建设,培植一批过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抓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财政补贴资金10%;每个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委作出了推动湖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则是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湖北县域经济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1、具备跨越发展的实力基础。十一五时期,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2009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08.57亿元,在2005年的3470亿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3.2%提高到56.2%,  相似文献   

9.
一、威宁、赫章推进同步小康的差距分析(一)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财政负担重。2012年,威宁GDP仅占全省GDP的1.4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43亿元,仅占全省的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亿元,仅占全省的0.84%。赫章GDP仅占全省GDP的0.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64亿元,仅占全省的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4  相似文献   

10.
作为振兴吉林省的三大战略之一,“县域突破”已成为各组干部耳熟能详的口号,但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吉林省为什么要搞县域突破?要突破什么?怎么样来突破?这恐怕是许多党员干部都想知道的。“县域突破”其提出的背景有三点。一是县域经济已经占了全省“半壁江山”,地位十分重要。据1997年的统计,全省GDP中,41个县(市)占56.8%;在一产业中占87.4%,在二、三产业分别占43.1%和48.1%;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30.9%。“半壁江山”如果面貌依旧,全省的经济就不会有很大改观。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慢,并成为我省与沿海发达省份…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全省“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均GDP将超过1000美元,四川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的凸现期。科学地分析和准确地把握“十五”期间四川经济发展走势,对于更好地落实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四川,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较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十五”期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从4010亿元起步,连跨多个台阶。2003年越过5000亿元,达到5456.3亿元,2004年越过6000亿元,达到6556.O亿元,提前…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活力之源。近几年来,仙桃市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有力地提升了城市核心竞争力。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化工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9亿元,增加值8.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1.7%,占全市GD P的比重达5.94%。相继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殊荣,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域经济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的主要作法是:科技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位于闽南厦泉漳沿海经济开放区,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23亿元,继续稳居全省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100元。所辖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和安溪5个县(市)分别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第6、26、32、49和99位,所有县(市)全部进入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在这样的发展层次上,如何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走出一条具有泉州特色的小康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小康之路:实现“两个率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14.
洪冬梅  阚昆鹏 《实践》2015,(4):34-36
<正>2013年,全区80个旗县(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549.74亿元,占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2%,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总量近7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919.15亿元,占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8%,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近63%,工业已经成为带动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伴随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作为资源、能源大区,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此情况下,必须适时引导县域工业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三期叠加"  相似文献   

15.
“十五“时期,我省税收收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5年我省的GDP为4070亿元,财政收入420亿元,占GDP的比重约10.5%,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5%,全省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4年翻一番.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我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关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着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稳则全省稳、县域活则全省活。贵州各县级行政区因地制宜,选准“赛道”,瞄准—个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将优势产业做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单项冠军”。本期当代关注聚焦贵州县域经济“单项冠军”相关县(市)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柜台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工业立县,依靠科技强县,不断加快科技长入经济步伐,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05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百强县中位次前移20位,在山东省县域经济30强中前移6位,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06年以来、桓台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构建高科技人才队伍为支撑,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全县完成GDP178.5亿元,同比增长19%,税收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0%。  相似文献   

18.
资兴市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壮大文化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突破口。增强了文化发展的竞争能力.促进了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2005年.赍兴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3.79亿元.占全市GDP的7%,新增就业岗位800多个.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市”和“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先进市”。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落实铁岭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在实现“四个跨越”、建设新铁岭大铁岭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调兵山市确立了2009年打基础,2010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五年实现“三个率先”,即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率先实现新型城市化建成中等发达城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新发展目标。2013年,全市GDP实现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00元,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60名。  相似文献   

20.
<正>自湖北省委、省政府2003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全省上下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来,全省各级各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逐步进入实力增强、结构优化、质量改善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县域GDP年均增长11.8%,高出同期全省GDP增幅1.1个百分点。2016年增长8.4%,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三次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