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1946~1947年间,中国言论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新五四运动"主张.一是国民党主导下的"新五四运动";二是共产党主导下的"新五四运动";三是美国主导下的"新五四运动".这三种不同的"新五四运动",对五四的解释互不相同,但又都是政治性的,都是从现实的政治需要出发,为各自的政治立场服务的.所谓"新五四运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宣传和民众动员运动,它反映了战后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分化互动及中国政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从五四与中国现代化、五四精神的再阐释、五四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五四启蒙问题、五四区域研究、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五四运动与儒学七个方面介绍了2000年以来国内研究五四运动的主要成果.特别是对一些新成果、新观点做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关于对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总体评价问题,毛泽东早已有明确的结论.他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①但近年有人提出"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观点,即"两总司令"说,这就在实际上否定了毛泽东关于"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论断.  相似文献   

4.
奚兆永 《学习论坛》2009,25(8):76-80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陈独秀在1915年提出来的,当时只是五四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口号,不能代表整个五四运动的精神.五四精神应该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精神.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开始了中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吹捧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以及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时期,国民党人①是五四运动的活跃参加者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推动者,少数国民党人甚至成为中共建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国民党人当时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渐渐形成的一个伟大的名字.这个名字在其确立前,曾有过不同的称谓.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也有直接关系. 五四运动加速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创建新的革命政党的进程 1919年,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使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打倒孔家店是公认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纲领性口号,这一口号导致了国内外对五四运动精神实质的片面认识.本文分析了这一口号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打倒孔家店并非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全盘否定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五四运动的支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是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本期刊物与读者见面时,正是波浪壮阔的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纪念五四运动,宏扬五四精神》将让你了解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进程,《五四运动在厦门》、《五四运动对闽北革命历史的推动作用》,将让你了解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你将读出五四运动强烈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的要求。文章回顾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进而总结了五四运动的特征及其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针对目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五四精神的内容,尝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史学界曾在一个长时期中习惯于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开端.对此无人提出异议.1962年,朱务善先生作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以其直观认识为基础撰文提出,五四运动开始时,无产阶级并没有参加,到“六三”以后,才有上海工人罢工支援,而那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因此谈不上无产阶级领导,所以五四运动还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为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开辟了道路.①这篇文章引发了建国以后关于五四运动性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等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前后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几乎所有参加讨论的学者都不同意朱务善的观点.他们大都依据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的有关论述,论证五四运动已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②后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随着“文革”时期整个理论学术研究的停滞而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线的青岛问题与山东民众有密切的利害关系.为了维护主权,旅京山东人充分利用在京鲁籍人员与军政界高层有密切关系的条件,开展向北洋政府的请愿.在五四运动中,旅京山东人逐步壮大自身力量,保护爱国学生,配合了全国的爱国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五四运动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应是李大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究竟谁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长期以来,在党史界有一个传统的说法,认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要称得上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必须在三个方面同时起着主导作用。(一)必须给五四运动以正确的思想指导;(二)积极参加斗争,领导运动;(三)捍卫和发展五四运动的成果。从这三方面来判断,笔者认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不是陈独秀,而是李大钊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历史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和政治秩序危机的必然结果.五四运动反对儒家中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封建伦理,而“全盘西化”只不过是一种策略选择.在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反对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两种倾向,坚持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国外学术界对五四运动这一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十分关注,学术成果丰硕,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深入研究五四运动作出了很大贡献.国内学者曾对美国、日本等地五四运动史的研究领域、研究特点和趋势做过初步的讨论,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十分珍贵.为便于更全面了解国外学者这方面的研究状况,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特将这个领域的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作一系统梳理,不免疏漏和粗浅,仅供国内学界同行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是毛泽东由一个进步青年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关键时期。毛泽东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对毛泽东的人生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霞飞 《党史纵览》2009,(5):24-28
1919年5月4日,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是一场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成为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本刊特开设专栏,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基于他对五四运动的亲身体验,从服务于现实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意义,并对五四运动形式主义的错误方法和知识分子脱离群众的缺点进行了反省.毛泽东的"五四"观集中体现在对"五四"的激进革命话语解释系统中,其基本特征是以政治运动含括文化运动,以政治意义解释思想启蒙意义.他对"五四"解读的政治模式,对学术界以后数十年的"五四"研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4日,是五四爱国运动80周年纪念日。隆重纪念五四运动,回顾山东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英勇斗争,继承发扬山东人民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1月巴黎和会开始...  相似文献   

19.
两个八十年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可以说,没有五四运动,也就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是,中国人民走到五四运动这一步也不是容易的。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正"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一场伟大的爱国启蒙运动,其意义之重大,难以估量。作为五四运动的肇始,"五四事件"是整个五四运动的焦点,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则为五四事件的标志。北京大学的学生郭钦光(1895—1919)成为"五四运动"第一个烈士,也是"五四事件"中唯一的烈士。五四运动的肇始——"五四事件"1918年,历时4年之久的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