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数与少数     
多数是个最吸引人的字眼。多数人的主张一定是多数人的利益表达.多数人的主张一定是符合多数人利益的。因此,一切愿意代表多数人的人.都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西方现代民主政治以其独特的方式应对了大众社会到来所引发的多数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近代以来,“群众”逐渐成为中国语境中对多数人最为典型的概括,中国共产党基于群众而形成的价值信仰、组织制度以及工作方式确立了其对中国社会多数人的定位、动员与领导,群众话语和群众政治逻辑也由此产生、发展并长期延续.从群众走向公民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这一转变并非易事,群众以及群众政治仍将是中国政治中一个需要加以反思、利用乃至深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民主是人类共同的目标,民主制度是迄今为止可供选择的最为优良的政治制度。但是,民主并不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即使在实行"多数决"的情况下,民主自身也存在多数人决策水平过低、多数人被利用、多数人损害少数人利益等内在风险。正确认识民主理想和民主现实的差异,对于我们破除民主迷信、规避民主风险,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少数服从多数思想是邓小平民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地位作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和程序、少数人的意见和权利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全面、深刻、富有创造性的阐述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13):60-60
我是一名党员,知道在党内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可我发现,有的基层党委委员往往是双数而非单数,请问这符合相关规定吗?——读者董晓晓  相似文献   

6.
张旺 《理论学刊》2005,(1):91-93
多数统治是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原则 ,但它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损害少数人的权利。民主政治的出发点是个人的价值和自由 ,而其目的是保护包括少数人在内的所有人的公民权利。遵循多数统治原则的同时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既合理地界定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领域 ,又为确认国家权力行为和公民个人权利行为的合法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了加速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道路提出了不同看法,现将近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一、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多数学者认为,旧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布局和强大的行政干预,严格控制着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这种城市化模式形成了一些特点:城镇人口迁移存有显著的认可性,而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印度民主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表面,并未深入探究印度民主的本质特征。印度在联邦层面实行的是多数民主制度,而在邦以及邦以下层面实行的是协合民主制度,因此,印度民主是一种混合式民主。这种独特的民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各集团的利益,也有效地实现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防止多数暴政”思想论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施雪华  胡勇 《唯实》2004,(3):31-36
"防止多数暴政"思想产生于近代西方的社会政治转型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所带来的阶级结构与文化传播方式的变迁、政治结构与政治思潮的转型反映到近代思想家的观念之中,产生了"防止多数暴政"思想.就整体而言,它不是一种反民主的思想,其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性与地域性,体现了现代基本政治价值--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冲突;它是一种在现存体制中试图调和现代社会冲突与阶级对立的努力;它完善了民主的传统经典定义;它还成为调节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0.
社团是体现民主的重要形式。公民通过参与社团实现了参与民主,弥补了代议民主制的选举不足;社团保障了少数的权利,解决了多数与少数之间的矛盾;社团是公民制约国家权力的社会性机制之一,弥补了以前仅仅以宪法制约国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