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倡导的新的发展观作为一种科学发展观 ,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正确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而科学发展观又从特定的角度体现和贯彻了唯物史观 ,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当代诠释。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其哲学基础之间的关系 ,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唯物史观 ,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首次在中国全面系统地阐释和传播了“互辩律的唯物论”思想。他论述了哲学是求宇宙根本的工夫,主张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忽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或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唯物史观和经济学理论。他的哲学观深受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刚进入中国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它只是概念性的了解,比较模糊.李大钊在1918年7月写的文章,也只是停留在歌颂十月革命、马列主义的范畴,而没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论介绍.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又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是我国最早比较系统的宣传、评论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李大钊指出当时正是社会主义经济学改造世界的新纪元,而马克思主义正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从而首先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然后李大钊对马克思的学说体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可以分为三部分: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经济论)、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要研究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就不能离开他的唯物史观--既往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他的三部理论互不可分,而阶级竞争便是从根本上联络这三大原理的一条金线.李大钊分别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阶级竞争说、经济论,最早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呈现给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奠基人之一,李大钊的美学思想尚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1)这主要是因为李大钊首先是一位革命家,研究者大多关注的是他的革命活动(特别是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的贡献)以及与革命关系较密切的军事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等等.诚然,李大钊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也常常是渗透在他论人生、政治、历史、哲学的各类文章之中.然而,这并不能减弱李大钊美学思想的重要性.李大钊的美学思想是在东西文化交汇、新旧思想激战的时代,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逐渐形成的,闪耀着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5.
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目标。牢固树立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对我们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前后李大钊通过办报办刊、发表论著、组织社团、办学讲课、演讲辩论等方式向中国民众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他早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主要涵盖了四方面内容: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本质,阐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较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正确论述了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革命的步骤、手段、动力等等;号召学生和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些杰出的思想主张形成了他早年的理论特色。当然,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初理解也存在着一些不准确之处,这种认识偏差是与当时他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分不开的。李大钊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并及时将先进的科学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蕴含着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唯物史观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唯物史观更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更切近的哲学基础.从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社会矛盾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和人民群众理论之比较看,邓小平唯物史观在渊源方面直接继承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思想,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任务,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是以李大钊在史学上的变革为契机的,其中,历史观的变革被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其核心取向则是对神学史观的批判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的倡导。其内容对神学史观在旧史现中核心地位的揭示;对神学史观的阶级实质及其严重危害性的剖析与揭露;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其在史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历史教育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和教育革新的产物。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理论上阐述了历史教育的内容、实质、指导思想、目的和方法等。其历史教育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历史教育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对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理论和进行新世纪历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