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凤英 《当代世界》2021,(10):10-15
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峰会召开至今,金砖合作机制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大衰退"考验,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仍未过去,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治理力不从心,信任危机、发展危机、和平危机接连不断.在百年变局下的十字路口,金砖合作机制顺应时代潮流,发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践行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以"金砖+"和"三轮驱动"深化务实合作,抱团取暖,结伴前行,更好造福五国人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2013年3月26日至27日,第五次金砖国家(BRICs)领导人会晤将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举行。此前,基于“团结、合作、共赢”的理念,已先后在俄罗斯、巴西、中国、印度举行了四次领导人会晤。本次会晤将进一步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巩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增进与非洲的互利合作。这不仅符合金砖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3.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努力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对话与协作,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平等协商与有效合作仍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关键变量,不仅是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主要力量,还事关发展中国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诉求,更涉及新兴市场国家自身发展优势的延续。与此相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既是推动金砖国家强化合作的动力,同时也从经济增速、市场规制、要素配置、治理能力和合作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其合作构成新的挑战。对金砖国家合作而言,推动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渐进式变革"和对全球金融体系的"补位式改革",是现阶段金砖国家合作的必需也是其战略特点。着眼未来,金砖国家的有效合作取决于经济实力、利益纽带、机制建设和行动能力四个因素。其中,经济实力和利益纽带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内核,机制建设和行动能力是金砖合作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4.
沈逸 《当代世界》2023,(9):76-77
<正>2023年8月22—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峰会期间,金砖成员国围绕团结发展主旋律,重点讨论了非洲诉求、机制扩员、推动货币体系多元化等议题,对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力求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积极稳定的正能量。金砖机制扩容是此次峰会最引人关注的议程之一。8月24日,  相似文献   

5.
樊勇明 《国际展望》2014,(4):100-116
全球治理格局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发达国家逐渐摆脱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经济增长停滞态势,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似乎正丧失世界经济增长领跑者的地位,不得不转向致力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发达国家对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由此而发生巨大变化,从过去的容忍或有限的欢迎,转变为如今的排斥和抵制,"金砖失色论"大行其道,金砖国家合作参与全球治理的空间受到明显的挤压。但金砖国家合作势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金砖国家不仅在区域合作中展现了新的魅力,而且在国际政治中加强了政策协调和相互支持,为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今后的金砖国家合作将沿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着力推动相互间务实合作两个维度展开,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积极谋求经济增长、纠正相互间贸易不平衡;主动参与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朝"一体化大市场、多层次大流通、陆海空大联通、文化大交流"的目标迈进;发挥金砖国家智库理事会引领议题的作用,凝聚合作共识,筹组金砖国家大学联盟,开展人文大交流,培养金砖合作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l3月19日接受金砖五国有关媒体的联合采访,阐述了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及其与全球治理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格局深化调整和经济治理规则改革升级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多边贸易治理体系改革压力上升、全球金融格局多元化发展、国际投资分化趋势明显以及数字经济竞争加剧等。上述调整对于金砖合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契机。着眼于第二个"金色十年",金砖机制应优先重视加强合作和利益融合,如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和世贸组织改革,切实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营造一流的金砖国家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拓展金砖国家利益融合空间;强化政治互信,为金砖国家利益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和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徐秀军 《当代世界》2016,(11):34-37
正金砖国家经济增速的总体放缓使其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步伐随之放缓。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已成为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如何在挑战中寻找合作机遇和增长点将成为金砖国家面前的一项长期课题。2016年正值金砖国家合作十周年。十年来,金砖国家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架构。2016年10月,以"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决方案"为主题的金  相似文献   

9.
人文交流与合作在金砖国家合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深化金砖国家务实合作的必然要求。但与其他领域的合作相比,人文交流与合作仍是当前金砖国家合作的短板,人文交流机制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在新的历史阶段,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应充分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智库的智力支持作用,推动合作机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有效发挥政府与民间机制的联动效应,并在一些重点领域打造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的示范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金砖国家合作的宗旨、精神和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砖国家合作的宗旨与精神一、金砖国家自身合作的特点金砖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当代国际力量对比的量变和质变进程,顺应了当代国际潮流的趋势,推动着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金砖国家正成为当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创建金砖新评级机构是金砖国家务实合作的一项重要倡议。穆迪、标普、惠誉等西方主导的三大评级机构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暴露出一系列缺陷,包括顺周期效应、收费模式存在利益冲突以及评级方法意识形态化等。针对这些缺陷,金砖国家在G20框架内积极推动国际评级体系改革,但三大评级机构改革进程十分缓慢。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开始探讨创建由其主导的新评级机构。然而,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机构顺利落地不同,金砖新评级机构的建设一直进展不顺,其面临的主要困境是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和获取可靠数据。这反映出西方在国际评级领域仍然享有结构性权力优势,因此寻求对西方三大评级机构进行国际制度制衡面临巨大障碍。创建金砖新评级机构的案例显示,金砖国家制度建设仍然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之际,金砖峰会在南非盛大召开,金砖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不断壮大的金砖队伍成为塑造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必将深刻改变世界发展进程。“金砖南非年”非洲色彩浓厚,非洲利益和非洲议程在金砖机制中的位置更加凸显。金砖机制建设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不仅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新机遇,而且为后疫情时代构建公平公正、有效均衡的全球治理新架构注入更多“金砖精神”和“金砖能量”。新形势下,金砖国家迫切需要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国际金融治理、文明交流互鉴、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3.
<正>继成功举办2014年世界杯之后,第六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再度让世人的目光聚焦巴西。在金砖国家经济减速、乌克兰危机等相对不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代表的峰会成果却显示出金砖国家的合作渐入佳境。尽管人们更多关注中印两国的互  相似文献   

14.
一、德班峰会亮点多,国际再掀“金砖”热 3月26—27日,金砖五国领导人齐聚南非德班,共商合作大计。金砖国家在非洲大陆举办领导人会晤,尚属首次,备受瞩目。纵览德班峰会,可谓成果丰硕,亮点不少。其中,两点最为耀眼。一是决定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1000亿美元规模的金砖外汇储备库,表明金砖国家朝务实合作迈出坚定步伐;二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磋商之余,还同非盟委员会主席和12个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对话会,彰显金砖国家重视非洲的合作伙伴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0月15—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将在印度果阿举行。自2006年金砖国家首次外长会晤至今,历经十载耕耘,金砖国家机制从无到有,已发展成横跨亚、欧、非、美四大洲,覆盖经济、金融、文化等多领域的新兴经济体合作的重要平台,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框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既  相似文献   

16.
金砖国家是中国提倡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话语权和规范制定权力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合作起源的外生功能因素包括系统外部环境、国际体系权力结构和国际制度环境,外生规范因素有重复合作的报偿文化、完善公正国际规范的意愿;内生功能因素为行为体数目、互补性和国内政治,内生规范因素则是同质性的认知和内生共识。金砖国家对保持报偿结构的判断和对未来影响的认知是将上述影响变量联系起来的两组机制。金砖国家的合作起源于其政治经济崛起的背景和国际制度的非中性,金砖国家间政治和经济相互依存逐渐增长,国际地位和利益追求的共识超越了国家间同质性差异,进而产生联盟组织的信任,推动金砖国家组织的制度化和机制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经济避免重蹈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覆辙,主要原因是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以V型强劲反弹,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生力军。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发展依然鹤立鸡群,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推动力量格局向东转移,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更趋多元。  相似文献   

18.
金砖国家都是全球能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角色,面临共同的压力与挑战,具有大致相同的能源利益与诉求。金砖国家应该建立开放性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并在国际能源治理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金砖国家加强能源领域的多边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整体推动国际新能源、新秩序的构建。金砖国家的能源合作应该坚持包容性原则,建立金砖国家的能源协调机制,深化能源合作的关键性领域,通过扩大金砖国家的国际参与,提高金砖国家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金砖国家合作十年来经受住了内、外部的挑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全球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系统分析了金砖国家2006年以来对全球经济贡献、经济发展情况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金砖合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相关精神,推动经济金融合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砖+"合作模式是对全球治理机制建设的创新贡献。机制互动和机制关联理论通过聚焦"机制+",为探讨"金砖+"合作模式提供了有用的分析视角。"金砖+"合作模式注重拓宽地域范围,坚持灵活渐进,秉持发展优先原则。中国推进"金砖+"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通过"机制+跨区域成员国"的实践路径,密切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夯实了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使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真正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机制。因此,对"金砖+"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制度改革、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推进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战略对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