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青年人生价值观变化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市,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平等保护"、"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的逐步深化过程,其政策也经历了从"允许发展"到"鼓励发展"的演变过程。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十年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对青年价值观产生影响。研究青年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变化可及时地把握青年的思想脉搏,了解当代青年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从而有效地帮助青年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我们的青年工作更具针对性和预见性,为培养一代跨世纪的人才,为加强改革开放的步伐,为上海的振兴和腾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70年来,从"五四宪法"的诞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修订;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演变;从依法治国方略,到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中国法治建设道路,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展望新人类--全球化与青年价值观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关系,探讨被称为"新人类"的青年及其价值观有哪些新意?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这些价值观的演变对形成人类的共同价值会有什么关系?在生产力空前发展、各国都面临价值转型的重要时刻,又有哪些新的价值追求在萌芽?本文试图由此探寻在全球化进程中青年价值观演变的某些轨迹.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妇女工作主题经历了从"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到"全面发展"这一具体化演变,这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贵在落实,崇尚实干"的执政理念高度吻合。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妇女运动与妇女解放"仍然是党的妇女工作主题;改革开放初,强调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而对妇女自身的发展较为忽视,1995年北京世妇会的召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标志主题的第一次变化;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主题讲话标志着主题的第二次变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多数经常在思考人生问题,已有初步的人生看法,并正在发展、日趋稳定。所以大学阶段的青年正处于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人生观涉及的心理因素很多;如自我意识,对社会及其发展的认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对事物和人的价值评价,还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以及人生的情感色彩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从各方面了解其情况,对于研究青年人生观形成的现状以及抓紧对青年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革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革共与中共关系的亲疏是以中国的"文革"为分水岭。"文革"中两党亲密无间;"文革"结束后,因对"文革"的不同评价,两党形同陌路。此外,美革共还一直反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也是导致两党互不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美革共与中共的关系演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应该纠"左"防右、与时俱进地而不能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无论哪个时代,报纸和杂志总是源源不断地推出些“生存意义”方面的文章。基于人们的习惯意识,从很早起,社会就普遍使用“人生观”一词了。当代青年和过去青年对“生存意义”、“人生观”的认识,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这是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就是年轻人对自己、对社会看法的变异和思维更新。然而,无论哪个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10.
李静  孙太平  甄媛 《各界》2008,(6):90-9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了摸清卫生行业青年职工思想的现状,笔者以延安市三级医院为对象,对青工的思想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26)
"穿越"文化在青年群体中走红是近段时期来的新社会现象。青年群体热衷于"穿越"现象,透射出当代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异化。娱乐性的"穿越"背后又隐含着大学生群体在进行社会融合中的诸多矛盾及逃避现实之累等的心理诉求。研究这一现象,对于认识和把握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新特点,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垄断"与"知识产权"的演变来看,两者分别经历了从特权到市场支配力、从特权到私权的过程.在两者共同处于特权阶段时,知识产权可被称为"合法垄断权".但当"垄断"仅与经济活动中的市场支配力相联系、知识产权成为私权以后,在目前的竞争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下,若将知识产权这种独占权视为"垄断",不仅容易误解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各自的立法目的,也不利干理解两法在法律体系层面的区分.将专有权等同于垄断权、将知识产权称为合法垄断权,对正确理解既有法律体系毫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历程,从环境政策理念和政策目标上看,经历了局部环境治理——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环境优先、保护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从环境政策工具上看,经历了从单一使用行政管制工具到行政管制工具、市场化工具并用阶段,再到行政管制工具、市场化工具和公众参与工具综合运用阶段的演变过程.经济增长、经济社会转型和环境恶化三重压力逼迫中国环境政策在狭小的时空内艰难前行,政策学习、环境保护意识形态化的宣传是中国环境政策较快发展的特有动力.未来中国的环境政策要更加重视环境公平权,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警察从产生之日起到现在,其二重职能的结构经历了从重视政治职能到加强社会管理职能的理论演变。伴随着警察二重职能理论的变迁,世界各国警察职能结构也经历了转变和调整的过程。文章从社会发展与国家职能的变迁,对警察二重职能的理论渊源和发展方向进行解析,认为强化警察的社会性是警察职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谭小攀 《学理论》2012,(6):138-139
新疆高校党建可追溯到1 935年新疆学院的成立。新疆高校党建的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民国中后期酝酿阶段,新疆和平解放到改革开放初步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面临巨大挑战阶段,西部大开发至援疆工作会议时期高速发展阶段。纵观其历史进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经验:坚决反对"三股势力"对高校的渗透,把维护稳定作为新疆高校各级党组织的第一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把巩固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思想贯穿新疆高校党建工作始终;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五观"和"四个认同"教育是新疆高校党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为实现共产主义价值理想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无数共产党人以鲜血和生命熔铸出爱国、牺牲、奉献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阶段分别形成了独具时代感的价值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价值体系的发展与演变中,能准确窥见其价值观"变"与"不变"的演进逻辑。"变"是现实赋予价值体系以新思想和新内涵的客观要求,"不变"是中国共产党对立党初心与历史使命的执着坚守。作为中国共产党价值体系百年变迁的现实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革命理想主义价值体系在"正-反-合"辩证逻辑发展中的价值传承与思想创新,也是革命理想主义价值体系在新时代的升级版本。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5)
从老子的"自然"之道,到庄子的"逍遥"之境,再到魏晋时期的"玄对山水",揭示了道家主体性思想演变的基本特征:由天道向人道,由宇宙本体向人生价值本体演变的进递与转换。其中,"玄对山水"集中反映了魏晋时期玄学家们的人生旨趣与学理指向,不仅在山水中奕情,更在山水中"遗物""忘人",从而在人与物的一体性中开辟出了一片闲适的生命家园。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无论是从"实事求是"路线的恢复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还是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是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体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仍然需要科学和民主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论坛》2021,(5):87-95
城乡基层治理始终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面临的通常是高度浓缩的社会问题。城乡基层治理的制度改革与实践发展必定反映出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框架性特点。采用"未来视角",运用"理想类型"的构型方法,对新发展阶段城乡基层治理的态势演变、逻辑转换与思路创新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在新发展阶段,城乡基层治理将会出现从"城乡中国"到"城市中国"、从"发展问题"到"复合问题"、从"电子政务"到"数字治理"的态势演变;需要实现从"经济逻辑"到"社会逻辑"、从"条块逻辑"到"系统逻辑"、从"粗放逻辑"到"质量逻辑"的逻辑转换。基于此,新发展阶段城乡基层治理的思路创新在于:国家力量与自治力量的协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平衡、有形单元与无形单元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五四青年是中国近代进步青年的代表,是一股奋发向上的社会力量。五四青年的人生观是中国现代青年人生观的楷模。五四青年积极要求进步,在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他们追求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升人格。因此,在社会危亡中,他们能够挺身而出,为救国救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