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错误记忆的研究可看出,由于错误记忆导致的证言问题是案件侦查和审理的难点。对证人证言中是否有错误记忆,可运用个体差异研究、误导信息范式提问、脑生理研究的方法来判断。要应对证人证言错误记忆造成的虚假供述,要从询问方式上改进,使用认识访谈法;找出逻辑上的问题,用客观的态度对待证人证言;使用脑生理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证人的证言是证据的一个重要成分,在审判中起着重要作用。证人证言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证言的可靠性问题,即证人的证言是否属实,是否是对案件的真实描述。造成误证的原因很多,除了证人作证的各种动机等主观原因外,还有许多是由记忆机制这一客观原因造成的,这一情况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对由记忆机制导致的记忆错误做一些初步概述,并对如何避免记忆错误出现和如何唤起证人的真实记忆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证人证言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证人错误记忆的发生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文章回顾了证人错误记忆研究的历史,主要探讨了证人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并讨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辨认的结果可以作为定案的重要依据,但目击证人的错误陈述又是案件错判的最常见原因,因此提高目击证人辨认的准确性有利于惩罚犯罪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通过探测奖励方式、预警呈现时刻对目击证人错误记忆影响,结果表明:(1)预警呈现时刻主效应显著,即预警提示可以降低错误记忆;(2)奖励方式主效应不显著,即奖励方式对错误记忆的产生没有明显作用;(3)项目类型主效应非常显著,即实验成功引发了DRM范式的错误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法中,伪证罪侵犯的客体应该是国家司法机关刑事诉讼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虚假”是违反证人的记忆并且不符合客观事实的陈述。在伪证罪主体认定中,共同被告能否互为证人,应当以共同被告人之间是否存在实体上的共犯关系区别对待。另外,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鉴定人不包括单位。  相似文献   

6.
目击证人对嫌疑人的辨认是法庭定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心理学以及司法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些年的研究数据显示,目击辨认错误是错误定罪的主要原因。记忆缺陷、目击证词评估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以及现有司法程序存在弊端是目击辨认错误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对刑事司法人员的培训,建立正规的目击者访谈和辨认程序,进一步完善证词评估的相关司法程序以及促进心理学家与法律专业人士的合作。同时,我国在关于目击辨认的程序与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方面也可以此为借鉴。  相似文献   

7.
证言是指证人就案情及相关情况向司法机关所提供的陈述。它是公安机关确定侦查和方向,查明案情,揭露和证实犯罪的重要线索依据。在实践中,证人提供的证言多数是可靠的,但也有一些证人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会提供不可靠的证言。因此,我们在使用证言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可信度分析。一、形响证有可信度的因素分析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证人的证言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如图所示:感知案情——记忆案情——陈述案情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证言实际上就是证人对案情的陈述。这种陈述是以证人对案情的记忆为基础的,而证人的记忆又是以…  相似文献   

8.
控方证人出庭作证的辅导是庭审实质化的内在要求和重点之一。对控方证人出庭作证进行辅导,有利于指控和证明犯罪,提出和变更量刑建议,证明程序合法性等,从而提高证人出庭率和出庭作证质量。在庭审前,应在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根据控方证人的文化程度、性格、表达能力和认知状况等因素,采取个别辅导等方法,从心理、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进行辅导,以达到出庭作证的效果。应坚持法律底线,要求控方证人不作虚假陈述或伪证、虚假鉴定,不隐藏罪证,也不作前后矛盾或不合常理的陈述。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辅导不规范等问题,应树立对控方证人出庭作证辅导的理念,与庭前会议相衔接、与庭审中询问证人、质证相结合,加强与控方证人的沟通协调,完善控方证人出庭作证辅导的配套制度,以推进庭审实质化的展开。  相似文献   

9.
目击证人证言的可信度是长期诉讼程序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其可信度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审判结果。目击证人的感觉、目击证人的知觉、目击证人的记忆和司法人员的认识是影响目击证人证言可信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论证言的形成过程与我国证人条件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言的形成过程经历感知、记忆和表达阶段 ,证人必须具备感知、记忆和表达能力。我国现行刑诉法规定的证人条件悖离了证言的形成过程 ,存在若干缺陷 ,因此主张对我国证人条件的法律规定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