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正的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新刑法第一次以基本原则的形式确立了“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规定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刑”的立法原则,即进一步明确把罪刑法定原则规定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在立法上排除了类推制度。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这一原则,对于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好地贯彻实施新刑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田静 《理论学刊》2006,(3):84-85
罪刑法定原则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反对封建专制的罪行擅断而提出的,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将这一原则的含义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1](P101)。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在于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和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合法权利和追求公平正义的目标。目前,作为一项世界公认的法制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立法的确认。我国新修订的刑法(简称新刑法)第3条亦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新刑法将罪刑法定原则作为三大基本原则写入…  相似文献   

3.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新修订的刑法第3条明确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  相似文献   

4.
罪刑法定,是现代刑法制度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其基本精神价值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刑。“禁止类推”是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之一。“类推”概念只能用以指代“类推适用”,而不能演绎出“类推解释”。从“罪刑法定”和“法律解释必须在文义所及的范围内为之”的基本理念出发,罪刑法定原则实际上不排斥任何一种解释方法。以此视角审视李宁组织卖淫案所引发的罪刑法定与类推制度的争论,可能会给我们一点有意义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1997年10月1日生效的新刑法,跟随人权历史发展的脚步,树立起保障人权的旗帜,向全世界昭示了一个中国式的宣言,在人权问题上,中国人民正以法治为钢筋,一砖一瓦地营造着无数仁人志士梦想中的金字塔。 一、罪刑法定与人权 罪刑法定是新刑法第三条确立的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是整部刑法典最引人注目之处,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保障人权。罪刑法定基本内容(即罪之法定,刑之法定,不溯及既往和严格法律解释)的实现,最能体现一部法典保障人权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7’刑法首次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结束了我国立法机关在立法思想上对于罪刑法定应否进行立法确认问题上的长期徘徊局面。在我国刑事立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此,国内外法学界好评如潮。97’刑法实施一年多的司法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我国立法机关抉择的正确性。但是...  相似文献   

7.
《正气》1997,(3)
我国刑法将作修改日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就刑法修订草案解释说,与现行的刑法比较,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刑法的3个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取消类推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当原则。在减刑和假释、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正当防卫、立功和自首、...  相似文献   

8.
陈金涛 《世纪桥》2011,(3):55-56
军事刑法是特别刑法,在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上都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基本原则上的体现是:军事刑法要坚持刑法总则中所确立的罪刑法定、罪行相当及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但有自身的实现方式。同时,军事刑法基于保护法益的特殊,还要坚持严罪重罚、平战区分及注重预防原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腐败犯罪分子往往 借助"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为挡 箭牌,幻化出种种非典型性贿赂 行为,并企图由此规避法律,逃 避制裁与打击。这一现象应引起 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部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法典的诞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步骤。新《刑法》的修订和实施,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新《刑法》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突出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保护。《刑法·分则》第三章,专门设立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对那些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和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诸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走私、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危害税收征管、侵犯知识产权、扰乱市场秩序等犯罪行为,在定罪量刑上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一、《处分条例》是否应当采取“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刑法理念和原则?现行《处分条例》完全采取了刑法典的体例结构。总则部分基本照套了《刑法》总则的组成内容,诸如立法依据、处分原则、处分类型、违纪构成、集团违纪等等。从实践情况看,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科学、合理的。问题是分则部分也完全套用刑法模式是否妥当。《条例》中列举的各种行为从定性、情节、数额到处分档次都作了相对确定的规定,这无疑是采用了“罪刑法定”的刑法理念,这样,实际执行中便引出一些问题。首先,违纪的情形千差万别,《处分条例》不可能全部将其囊…  相似文献   

12.
这次刑法的修改与完善,是我国刑事立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刑法总则部分共增加了37条款,使刑法总则规范更趋完善。罪刑法定原则、适用法律人人平等原则、罪刑均衡原则在总则中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法制走向现代化。刑事普遍管辖权的规定,为我国切实履行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义务,惩治国际犯罪提供了国内法依据,它标志着我国刑法与国际刑法接轨。  相似文献   

13.
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应该说“司法公正”成为热点是一件好事,大家都来关注司法、监督司法,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展进步的体现,是现代法治文明的表现,也是促进司法公正的强大动力。一、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司法公正,就是司法机关通过法律程序在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基础上正确地适用法律,体现程序公正和裁判结果公正,维护正义。对刑事案件,应当做到罪刑法定,法律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对于一切…  相似文献   

14.
刑法中的“行为”,通常是指犯罪行为。从广义上说,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一样,同属违法行为范畴。依照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实施数起犯罪行为,审判机关应对其所犯数量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数罪并罚。而对于行为人实施数起不构成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简称“数为”),  相似文献   

15.
备受关注的北京首例网上裸聊案因无定罪依据而被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在中国官方掀起严打网络淫秽色情、风暴的背景下.该案撤诉的尴尬与意义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来自《检察日报》的评论文章指出:“按照‘罪刑法定’的原则.能否定罪要靠法律规定和证据来说话。北京市检察机关经过慎重考虑.将案件撤诉是合适的选择。”关于网络裸聊行为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中的一些罪名在司法认定过程中,日益具有口袋化的倾向。这一倾向与罪刑法定原则、尊重保障人权的基本理念相冲突。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刑法条文的规定不够明确;司法工作人员对刑法条文的理解存在偏差;以社会危害性为中心的传统刑法观的错误影响;个别司法解释有违刑法的基本规定和基本原理。应结合这些原因,通过各种途径对这种倾向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7.
张一平 《求实》2006,(Z2):101-102
一、罚金刑的适用原则罚金刑的适用原则又称罚金刑的裁量原则,是指法院决定是否判处罚金刑及判处罚金数额的基本准则。根据各国立法上的不同表现,罚金刑的适用原则可归结为以下几项原则。(一)依法适用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罚金刑的依法适用原则上是罪刑法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的罪刑依法原则牛存慧我国在论罪科刑问题上的刑法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一种具体化。它应当切实地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刑法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精神。正确地表述和阐明它的内容,对整个刑法理论体系以及刑法内容中的许多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有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王梓臣 《唯实》2009,(7):53-57
为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增设了一个新罪。从学理上分析,本罪的罪名可以确定为非法传播、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在新法刚刚颁布之际,从刑法谦抑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的进路,对刑事立法作进一步考量,以检验和总结立法的得失;对刑事司法进行理论预设,以期司法实践能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本罪。  相似文献   

20.
刑法衔接的基本原则是适用行为时法,当有利于行为人时,可以适用事后法。该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公民自由和人权的需要。我国关于刑法衔接的规定有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