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過改革開放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這在中國北部的美麗牧區——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已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證。這個盟四年來的成功試驗使工業經濟增長了一倍。呼倫貝尔盟(以下簡稱呼盟。盟是自治區以下、旗或縣以上的一級行政單位)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北與俄羅斯聯邦等國為鄰,西與蒙古人民共和國  相似文献   

2.
去年十月,美國四大魔術明星之一的馬克·威爾森先生率領魔術团來華演出,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第一個來訪的西方魔術團體,當時我們上海魔術團也在京演出。正巧此時幾乎全國的魔術家們都雲集於北京,交流經驗,大家都以一睹現代西方魔術的風彩為快。  相似文献   

3.
這裹介紹我國幾位中、青年山水畫家的一些作品。他們是來自不同地區,具有不同風格的作者,却由於志同道合,故曾在北京聯合舉行過展覽,並博得觀众的好評。他們都正處在精力旺盛、創作热情充沛的成熟時期,都受過一定的國畫基本功的訓練,都肯下苦功鑽研,也都由於熱愛祖國山水而跋涉名山大川。他們曾經在一起認真地探討過中國山水晝的理論、技法、風格,以及未來的發展等等。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來,中國陸續派出了大批留學生。他們在國外發憤學習,其中不少人已學成歸來,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他們在國内能否施展才幹?他們生活得如何呢?這裏我們刊載了兩位留學生的自述。通過他們的經歷,讀者可以對留學生在國內的工作、生活狀况有一個具體的瞭解。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六年新年伊始,處在零下三十多度嚴寒中的北國‘冰城’哈爾濱,迎來了一批生長在熱帶和亚熱帶的、從未見過冰雪的旅外炎黃子孫——澳大利亞華裔青年學生尋根團。 尋根團一行五十八人,是由澳大利亞最大的華僑社團、‘澳大利亞僑青社’組織的。團員們來自全澳各個城市。他們大都是大學生和中學生,是特意利用假期來父母之邦的中國學習古老的文化和藝術,尋找炎黄兒女昌盛的源頭,觀賞北國風光和晶瑩的冰雪世界的。 尋根團在‘冰城’遊覽了三天。他們在天寒地凍的松花江畔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哈爾濱男女老少的冬泳活動。尋根團  相似文献   

6.
本刊從一九八七年開始組織世界各地的讀者來中國遊覽、訪問,為他們觀賞中國各地風光、接觸普通中國人,進而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人民生活提供種種便利、條件。這種組織讀者訪問團的方式得到了各國讀者們的歡迎。今年春季,本刊又組織了一個由二十三人組成的美國讀者團。這是本社接待的第五個讀者訪  相似文献   

7.
我和衆多的沒有到過新疆的人們一樣,對無限神秘的火焰山和無比美妙的天鵝湖,幾乎是懷着夢一般的嚮往罱鼌⒂^了“吳渝生攝影藝術展覽”,使我的好奇心得到了很大的滿足。西部風釆陽剛之美踏進中國美術館西側的展覽大廳,一幅幅祖國西部風情的照片令我目不暇接。《奮飛》的天鵝引頸展翅,有力地表現出它搏擊長空的雄心;《大地的眼睛》的凝視,無言地呈現出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流芳》的香妃墓,抒發出悠悠的懷古之情顬閴延^的要算《博斯騰雲海》,重色塊的汪洋,恣肆的雲海,似乎匯集着整個西部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他們走了。帶着對北國冬天的美好印象,他們離開了這裹。兩個星期的時間轉瞬即逝,但不論是北國的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會吸引他們重返這裏。因為,北國的景和情使這些來自亞熱帶的台胞們實在難以忘懷! 春節剛過,第二屆台胞冬令營活動便在黑龍江省哈爾濱拉開了序幕,於二月十四日在北京結束。翻開我的日記本,與營員們朝夕相處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也許因為我是台灣人的後代——雖然至今我還沒有去過台灣——我對來自台灣的同胞有着特別親切的感情。此次冬令營的營員中有來自台灣島內的同胞五十一人,在他們中間,約三分之二的人是第一次回大陸。如遇仙境賞冰燈華燈初放,在冰雕薈萃的兆麟公園,正在擧  相似文献   

9.
‘鑽木取火’、‘穴居野處’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對於當今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大概只能從歷史文獻或古代遺迹中去探索瞭解;而對於中國的一部份苦聰人來說,這却是記憶猶新的,二三十年前,他們還過着這種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生活 這部份苦聰人居住在我國西南部雲南省  相似文献   

10.
在我國西北甘肅省的南部,聚居着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裕固族。他們只有一萬多人口,却使用三種語言:一種稱堯乎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一種稱恩格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再一種是漢語。裕固人以牧為主,信仰喇嘛教(即藏传佛教)。最近我到甘南采風,耳聞目睹到裕固族一些饒有趣味的民情習俗。  相似文献   

11.
桂林山水作爲中國第二風景名勝,僅次於萬里長城。在過去十三年,它吸引了一百八十萬外國遊客,其中國家首腦級的貴賓就有近三十人。這些飽覽世界風光的名流幾乎都用不同詞句,稱讚桂林山水是舉世無雙的。人們被那由清澈的江水、千姿百態的峭山峻峯和葱鬱  相似文献   

12.
華北地區擧辦的第一屆華僑、華裔青年夏令營早已結束了,但豐富的活動給營員們留下的印象是難忘的。參加這次活動的共有五十七人,他們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日本;幾個在北京借讀的華僑、華裔青年學生代表也參加了活動。營員年齡大多在十七至三十歲之間,最小的僅八歲。營員中有教授、博士、僑團領袖、內科醫生,也有小學生、萬人、普通職員、家庭主婦,但大多數是中學生和大學生。他們的祖籍分別是包括台灣在內的全國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他們的父輩大多都曾在大陸各地學習、生活、工作過,如今在國外也都事業有成,不少人成爲居住國的華僑社團領袖。近幾年來,他們都來過大陸,耳聞目睹了大陸經濟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變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回來看看。這次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的僑務部門聯合舉辦的夏令營從七月二十一日至八月九日共二十天,活動內容很豐富。  相似文献   

13.
元月十九日,我、姐姐、哥哥和年逾古稀的母親一道,離開了湖北沙市,去探望分離長達四十一年之久,現已八十一歲高齡的老爸及姨爹、姨媽。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飛機在台灣中正國際機場着陸,這幾個小時的飛行,却象徵着四十一年的艱難歷程啊!我們母子四人走下飛機,一眼就望見有人舉着寫有我們名字的牌子等候在檢查廳前,我們以為是爸爸派來接我們的人;但走近一看,她們胸前都掛有“大陸同胞接待站”的標牌,那位擧牌的小姐迎過來問:“請問你們是鄧竟成一家嗎?歡迎你們來台!”她那一口純正而親切的普通話、風度翩  相似文献   

14.
周恩來總理在同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會談中曾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將提供便利,以便被判罪的和正在審查中的美國人員的家屬,在他們願意這樣作的時候,得  相似文献   

15.
近年來,在中國大陸的輿論界,出現了一片‘搶救話劇’以及‘話劇往何處去’的呼聲。從全國各大話劇團體的統計材料中,人們看到一幅發人深思的圖景,那就是即使是由國家‘包下來’的大劇院,也是入不敷出。這些第一流的劇院的演職員的工資是由國家支付的,他們的生活自然不成問題;但是,由於近年來票房收入不景氣,諸如演出場地困難,新劇目難產或難以成活,為了維持劇院的生存,有的不得不去創作、拍攝電視劇,有的甚至去搞‘第三产業’;一些非國營或半國營的劇院、劇團則改行去搞歌舞、雜技等;更有一些邊遠的省區和城市的少數話劇團,為了票房的收入,出現過令人痛心的現象:黄色低級和恐怖兇險的東西  相似文献   

16.
一輛小汽車駛入雙遼縣雙山鎮,穿街過巷,在一幢老房子前停了下來。從台灣回來探親的陳先生下了車,辨認着眼前的一切,禁不住熱淚縱横:想不到原來的房子還在!沒有雙腿的哥哥還真的活着! 一九四○年,陳先生的哥哥陳萬良被日本侵略軍抓到深山老林裏去修鐵路,吃盡了苦頭。後來,“勞工”們聽說,“修完鐵路後,日本人將把全部勞工活埋”惾f良同幾位勞工打算找機會逃跑惶焐钜?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他們逃出營地。不久,日本鬼子帶着狼狗追了上來,兩個體弱的同伴被抓回去,其餘的人跑散了。陳萬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九年五月九日。春光明媚,風和日麗。英國海岸城市拉姆斯基顯得更加美麗、迷人。黄昏時分,格倫維爾劇院中聚集了幾百位大不列顛族和中華民族的子孫。大家抱着民族友好和交流文化的共同願望,來参加華人藝術家郭南斯爲市長慈善基金籌款而舉辦的中國之夜文藝晚會。在劇場的前廳,拉姆斯基市長戈德史密斯議員、布羅德斯太爾斯市長尼萧女議員、馬蓋特市長布倫奇議員,還有前任拉姆斯基市長派柏議員,以及曾任拉姆斯基市長的夏普,都由  相似文献   

18.
它是‘來自遙遠的中國的清新之風’;是‘令人尊敬的老師’,是‘一隻無形的手,劃過萬里長空,將我擁抱,給我帶來和平的信息’;是‘終身難忘的、親愛的不相識的朋友’……無數這樣深情、熱情的信件,從世界的各個角落,乘着友誼的‘白鴿’飛來,棲落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徽下,祝賀它在過去漫長的四十年中,日日夜夜不間斷地傳播着中國的聲音,遞送着友誼的信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是我國唯一向全世界廣播的國家電台,四十年前——一九四七年的九月十一日誕生。發展到今天,它擁有五百多名懂各種外語的工作人員,每天用四十三種語言(其中外國語三十八種和漢語普通話以及廣州、客家、厦門、潮州四種方言)向世界廣播。在每天二十四小時中,他們的各語種對外廣播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重慶嘉陵江上,架起了我國第一條客運載人架空索道,它是目前我國及在東南亞載客量最大的往復式跨江索道。從一九八二年元旦建成通車以來,為山城人民带來了很大的方便,也為旅遊者增添了一大樂趣。西南重鎮重慶緊傍長江,它的重要支流嘉陵江的滔滔江水隔斷了江北區和市中區,多少年來,人們只能靠渡輪過江。雖說嘉陵江大橋建成通車後,重慶交通已有很大改善,但對遠離大橋的行人來說,如果每次過江都得經過大  相似文献   

20.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之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製造出了無數精美絕倫的服飾,創造出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服飾藝術。服飾的起源中國人開始縫製衣服,大約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從河南澠池縣仰韶村、陝西底溝和西安半坡等文化遺址看,當時人們的生活日趨穩定,出現了原始的農業,繼而出現了原始的紡織。人們又把採集來的野蔴纖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