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防"左"纠偏,边区土改保护爱国民主人士1947年3月,蒋介石军队由于战线拉长,兵力不足,被迫将其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以陕甘宁和晋绥解放区的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刚刚开始8个月,我军歼敌总计71万人.蒋介石被迫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即集中力量对我解放区的两翼——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对其它解放区取守势.敌人用于山东战场达24个师(军)60个旅(师).蒋军中五大主力的三个,即:74师、11师和新五军,都调来山东战场.以这三大主力军为  相似文献   

3.
1946年夏,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的一再忍让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他纠集了193个旅约160万人,对中共领导下的各解放区发起了全面的进攻。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坚决反击后,粉碎并遏阻住了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将其全面进攻的战略收缩为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胡宗南以34个旅25万人马,向着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延安气势汹汹地狂奔而来。蒋介石这次进攻延安,重演着他在江西围剿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做法。他预先设  相似文献   

4.
1947年3月,蒋介石军队由于战线拉长,兵力不足.被迫将其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以陕甘宁和晋绥解放区的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任副政委.担负主要作战任务。此后习仲勋协同彭德怀组织指挥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等战役,并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5.
善做统战工作的习仲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区土改保护爱国民主人士,维护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一贯性和严肃性 1947年3月,国民党军由于战线拉长,兵力不足,被迫由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以陕甘宁和晋绥解放区的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担负主要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览》2001,(6):52
1947年初夏,国民党军46万人对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这40万蒋军分成24个整编师,绝大部分挨过我华东野占军陈粟大军的铁拳,进攻中逡巡不前,互相观望,生怕"离群"后被吃掉.  相似文献   

7.
刘、邓大军千里 跃进大别山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令胡宗南率大军25万人从南、西、北三面进攻陕北。这是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改变为向陕北、山东两翼重点进攻的开始。3月18日,中共中央机关和边区部队主动撤出延安,开始转战陕北。蒋介石又于7月颁布《全国总动员方案》,力图将战火继续烧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中共中央作出决策,不等完全粉碎敌人的进攻,立即转入反攻,打到国统区去,粉碎敌人的阴谋。6月30  相似文献   

8.
1947年4月的鲁中大地,战云密布。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呈弧形展开,步步紧逼解放区。粟裕时刻注视着敌人动向,筹划着歼敌方案。粟裕从多种渠道获悉:解放战争经过8个多月的作战,国民党军虽然占领了解放区105座城市,但被消灭了71万余人,能用于第一线作战的机动兵力,从原来的117个旅减为85个旅。战线太长、兵力不足的矛盾迫使蒋介6从1947年3月起,放弃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施所谓重点进攻。蒋介石为实施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决定在徐州设立陆军总部徐州指挥所,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统一指挥原徐州、郑…  相似文献   

9.
1947年上半年,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疯狂进攻陕北解放区,企图一举消灭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机关及陕甘宁边区部队.陕北解放区军民在撤退中寻找歼敌机会,连续取得青化砭伏击战、羊马河伏击战、蟠龙攻坚战的三战三捷,以伤亡2200余人的代价,歼敌1.4万余人.陕北三战三捷粉碎了国民党军的战略企图,变全局被动为局部主动,极大地挫损了敌人的锐气.它在战略战术上体现了防御中有进攻、后退中有前进的灵活机动原则,是积极防御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正1947年3月,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对解放区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对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进行了重点进攻。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29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举行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区人民解放军作战;由刘少奇、朱德等率一部分中央机关转移到太行,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赵力 《党史纵横》2013,(9):35-37
1947年3月中旬,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绝对优势兵力进攻陕北。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胡宗南在陕北被西北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其摧毁中共中央,消灭西北人民解放军的美梦最终流产。至1947年春,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受挫,被迫改为向山东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重点进攻。3月中旬,蒋介石命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以数倍于西北人民解放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向延安发动攻击,企图摧毁中共中央首脑机关,消灭西北人民解放军或将其赶到黄河以东。然  相似文献   

12.
《党史纵览》2011,(1):55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指挥20万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大敌当前,刘少奇、朱德前往河北平山组建中央工作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率领中央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到山西临县组建后方工作委  相似文献   

13.
经过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初的解放战争,我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共歼敌70万余人。国民党军陷入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困境,于是被迫放弃了"全面进攻",改成所谓"重点进攻",并把进攻重点放在我革命圣地延安和山东两解放区,妄图以此维持其战略上的进攻态势。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方针是针锋相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诱敌深入,关门打狗"。于是陕甘宁边区在"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口号下,紧急动员起来,决心让敌人有来无回,誓死保卫革命圣地延安。  相似文献   

14.
正1947年3月,国民党23万大军大举进攻延安。面对来势凶猛、疯狂的敌人,中共中央沉着应对,主动撤离。随后,历经艰辛,转战陕北,靠著名的三大战役,奠定了取得全国胜利的基础。对此,毛泽东曾感慨地说,我们是在两个土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而周恩来则有一句名言:"毛主席是在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战争。"蒋介石受挫后调兵重点攻延安1947年3月,蒋介石把对中共各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收缩为集中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内战。在全面进攻解放区失败后,被迫从1947年3月起,改为对山东和陕北实施重点进攻。在西北地区,集中了34个旅25万余人,准备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占领延安,摧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指挥中枢。这时,王尚荣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独一旅旅长,执行保卫陕甘宁、保卫党中央的任务。他指挥的部队英勇顽强,机动灵活,能攻善守,攻无不克,守无不坚。1947年3月26日,青化砭战斗后,胡宗南命令整编第一、第二十九军主力共11个旅,由安塞、延安等地分三路向延川、清涧地区进犯,…  相似文献   

16.
陈枫 《党建文汇》2010,(12):41-41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指挥20万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大敌当前,刘少奇、朱德去河北建屏县(1958年并入平山县)组建中央工作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率领中央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到山西临县组建后方工作委员会。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带领一个精干的小机关,在陕北坚持斗争。一年转战陕北的艰苦斗争,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览》2016,(7):8-10
正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我中原部队开始突围。1946年6月,蒋介石在内战部署基本就绪后,悍然撕毁停战协定,以193个旅、158万兵力,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国民党军用于围攻中原解放区的总兵力约30万人,由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中共中央军委为保  相似文献   

18.
冯芝桂 《党史文汇》2002,(11):17-19
1解放战争发展到1947年1月,我人民解放军已消灭敌人56个旅,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蒋介石为了挽救他彻底失败的命运,将兵力向我解放区的两翼收缩,准备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所谓“重点进攻”。2月底,蒋介石从南京飞到西安,召集他在西安的军政要员,亲自安排侵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军事部署。1947年3月战争打响时,国民党以34个旅计23万人的兵力,向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其首要目标是攻占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3月13日,胡宗南部以15个旅计14万兵力为主攻,从洛川、宜川分两路向延安进犯;青海马步…  相似文献   

19.
从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改为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蒋介石调动胡宗南等部向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企图一举拿下延安,摧毁中共首脑机关。面对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确定在陕北我军的基本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必要时放弃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区周旋,在运动中寻机歼敌……。  相似文献   

20.
<正>1947年3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了策应陕北、山东两大解放区军民的作战,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组织发起豫北战役。5月2日,刘邓大军一举攻克了豫北重镇汤阴,歼灭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近万人,并俘获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中将总司令孙殿英。孙殿英1928年7月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天下,他的这段历史后人颇为熟悉,而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兵败被俘经过以及最后的人生结局,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