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6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第二版要闻刊登的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即2006年11月13日《同文学艺术家谈心》的文章,开篇便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没有稿子,准备了一点素材,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引证。一篇没有稿子的报告,人们不会求全责备,说错了,大家批评就是了。今天我是来跟大家谈心的。我一直要求自己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事,用心写文章。”读到这儿,顿时,总理温文儒雅、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眼前,一如电视上时常看到的那样,面带慈祥的微笑,目光专注,传神。  相似文献   

2.
观漆永成先生的画,给人的感觉象是在花前漫步,或林中小憩。在这宁静而典雅的氛围中,你仿佛能闻到各举花卉的芬芳,听见各种鸟雀的啁啾……不知不觉,便会为这些画幅中透出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所陶醉,这时,你会明显感到:对漆永成先生的画,仅仅用眼去观是不够的,得用心去读、去感悟。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漆永成先生的画,正是他近三十年的积累,从心底对生活。对艺术的情感流露。巴山蜀水,钟灵毓秀。大约是受山川之胜的陶冶,漆永成先生年少之时,酷爱自然风光而业余习画。也许是天赋,他这种兴之所致的涂抹居然…  相似文献   

3.
戴者春 《群众》2007,(3):79-79
温家宝总理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时说:“我没有稿子,准备了一点素材,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引证”,“我一直要求自己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事,用心写文章”。“用心思考”是温家宝总理的自我要求,也应当是各级领导者的自觉要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广角     
《政策》1998,(7)
毛泽东与齐白石争画 建国伊始,齐白石先生怀着对毛泽东的敬仰与热爱,用心地制作了两个印章,用宣纸包好,托人送入了中南海。 毛泽东收到印章后,深为喜爱,不久便在中南海设下宴席,请郭沫若作陪,答谢白石老人。席间,毛向白石老人敬酒,感谢他的印章和画作。白石老人一怔,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过画?毛泽东请秘书把画拿来,请画家亲自验证验证。这是一幅全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  相似文献   

5.
弱女子单车走江山尚荣光我住进山西省省会太原一家旅馆的时候,房间里已经先有了一个人。她正在打电话:“我真想你们,想所有的人。我现在已到达了太原……”见她声音有些哽咽,眼睛里闪着泪光,我决定先回避一下。不想她却向我招招手,示意我进去,并很快递过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6.
无忧子:你好! 我的好朋友最近很苦恼,她和她男朋友都刚刚大学毕业,她留在了武汉做公务员,而她男朋友却回到原籍一一深圳,茬那边找了工作。我的好朋友忍受不了相思之苦。她计划两年后辞职或调动,现在他们尽管每天通电话,休假还可以见面,但是她还是害怕他们的感情两年后转淡,而且她很不开心,等不了两年,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如果她现在辞职,又担心到深圳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也怕贸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无法适应,或许会更痛苦,付出这么多,还不知道是否值得;另一方面她在单位里没有同龄人可以交流,感到非常孤独,很不快乐,希望立即离开,所以在工作上无心进取。也许她是一个要求完美的人,常常羡慕那些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人,总感到自己找不到幸福,有些忧郁。  相似文献   

7.
闲话杨彦     
初次接触杨彦先生的画是在文曲星校措店,因为与店东是旧识,经由介绍得以领赏杨先生画的风采。让我惊奇的是杨先生的画时而深细,时而豪阔,让人感到有一份用心在里面,似乎是想挖空心思,变化古今。后来,陆陆续续,拜读了他的画册,也看了中外评家的评述,这其中多赞美之辞,或有“墨的鬼才”等惊人的称誉。评家的讨论当然是深刻而有见地,不容我多加置喙,所有美丽言辞与赞誉,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其实我并不那么认同诸如“墨的鬼才”这类的定论,好像说杨先生已经走完了艺术的道路,可以放下了。其实我看他的画中充满了热情,充满了…  相似文献   

8.
“谢谢你们过来一下,帮助我把我爸爸画的油画拍摄下来,我要用Email发给我的妈妈,让她看到爸爸的作品出现在我上海的家里。”这是5月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上海长宁区一座宽敞的公寓里,新到任的英国驻滤总领事戴伟绅先生正在家中接受本刊独家专访。在回答几大问题的间隙、宾主共进咖啡的休闲时分,他请随行的摄影朋友帮点小忙。  相似文献   

9.
一年前我到中国旅游时,拜读了你们的杂志并试着学习中文,希望能在我孩子长大后到中国教英文。我是一位艺术家。我画了许多漫画和插图并在美国和欧洲出版。最近我画了第一张中文漫画,并用我在中国旅游时导游给我起的中义名字签署了它。当我刚好用墨水描完这幅画之后,我才得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之事,我想表达我的义愤,我想让中国人民知道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支持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一位美国画家的义愤  相似文献   

10.
吴冠中先生喜欢引用凡·高的话“苦难永远没有终结”来描述自己的创作人生。他说,画了一幅画,就像生了一个娃娃,当然很喜欢;但是没过几天,就遇到新的困难:下一张怎样画?我不愿重复自己,于是又开始痛苦。一幅幅作品,就是在不断出现的新痛苦中诞生的,“苦难永远没有终结”。创作的苦难、创作的快感,就这样循环往复,陪伴着杰出的创造者,不只是艺术家,还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1.
曹德旺 《今日广西》2014,(10):32-32
我现在的老婆是我的结发妻子,她没有读过书,叫陈凤英,人很好。几十年来,帮我煮饭、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讲不好普通话,人家会笑她。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的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控股的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因为在我还没有富起来的时候,我曾经对婚姻徘徊过。  相似文献   

12.
楼下风景     
写下这个题目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那天,我在厨房手忙脚乱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楼下的樱花树下两个人的背影.眼里居然涌出了泪。 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是楼下的住户.我时常能遇到她的女儿——一个30岁左右、双眼皮、大眼睛的妇女推她出来晒太阳.每当我要伸手帮忙的时候.她们总是笑着拒绝.原来这个比我纤弱得多的女人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搬着老人上下台阶.看到老人饱满的精神和笑着打招呼时露出的一排整齐的牙齿.我能感受到她的满足和幸福。  相似文献   

13.
管方 《小康》2009,(12):118-121
"我来接你们了,大家跟我进去吧。"在中南海紫光阁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早已等候在那里。这让第一个从大巴车上走下来的池田澄江倍感意外,瞬间老泪纵横,对她及她身后几十名老人而言,这种亲近感觉已经暌别多年。  相似文献   

14.
九妹     
九妹贾辉九妹没当过警察,但有许多警察朋友。我也是其中一个。九妹说她的“警缘”多亏了我,听着这话,我心里挺感动。我知道,一个人能影响另一个人的好恶,这是不容易的。认识九妹是7年前夏季一次文学笔会上。那时她还是一个单纯、活泼的小女孩。小巧的身材,瓷娃娃般...  相似文献   

15.
人与人的相识相知是要有一定缘分的。我认识画家刘建中先生是因为先认识了他的夫人,她的父亲是我中学时代未曾谋面的校友。有了这一份亲近,便自然谈起了刘建中。在夫人的眼中,他既不深谙中国的人情世故,也不熟稔居家的洗锅涮碗,他就是一个画痴,一个用画作勾勒芸芸众生的人。绘画是他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对油画,他有一份特别的执着。画油画是费心劳神出活又慢的活儿。一幅不大的作品,从素描起稿到着色铺彩到最终成画,画两三遍、三五遍是常事,画  相似文献   

16.
每天早晨,当别的老人还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她早已踏上了拥挤的公交车;白天,当别的老人在树荫下打麻将或者享受着天伦之乐时,她已经在讲台上或者录音棚里开始工作了。在公交车上,当有人给她让座时,她常对对方说:“没关系,站一站挺好。”然后回过头凑到那人的耳边轻声说:“谢谢,你真好。”见到旁边站着一个面无表情的学生,她会关切地提醒说:“你为什么一大早就把脸绷得紧紧的?别这样,来,抬抬笑肌,笑一笑。”然后传给他一个自信的微笑。听了这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太一句话,孩子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这位老人,是一个可爱而有些特别的人。  相似文献   

17.
把圈画圆     
死到临头,阿Q奉命在强加自己头上的“供词”上画圈(文盲不识字,以圈代签名)。他老老实实地服从命令,伏在地上,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然而可恶的笔不听话,最后画成了瓜子模样。阿Q十分羞愧自己画得不圆。这一段描写,一直成为阿Q被嘲笑的材料。同给人卖了还帮他数钞票比,更加可笑。王元化先生对这一段描写有极精采的不同看法:阿Q身上固然有许多劣根性,但他性格中也具有一些质朴的成分,和劣根性夹杂在一起。当他被枪毙的时候,他的冥顽无知,糊涂愚蠢,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在悲哀中混合着愤怒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98年,我奶奶中风偏瘫,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奶奶的子女们轮班照顾,大家都感到身心疲惫.更为严重的是,老人为了维护最后仅存的一点尊严,也为了不麻烦家人,竟然有意不喝水、不进食,以减少排便次数.当时大家心急如焚,为了保证她的健康,全家人也去市场上寻找能够帮助解决翻身、排便等问题的护理床,虽然试用了一些品牌,但是感觉这些产品的设计只是在机械地完成翻身、起坐、解手功能,非常不舒服,效果也不理想.在同医院及社区许多患者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家都有类似的感受,希望在实用性和舒适性方面能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虽然许多才来到美国不久的中国老人们每天都早出晚归,由小巴士接送着去老人活动中心,但是老人活动中心是个什么样儿,我是一点也不清楚。可是看着将近80岁的母亲自从一年多前加入了那里的活动之后,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身上的病痛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不再时不时地要我带她去医院看病,由这事想来,老人活动中心必然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我家姐妹众多,大家相聚时总爱揶揄母亲说,她每天早晨花了太多的时间装扮,把自己弄得那么干净整齐,又不是中学生去学校上学,还指望着哪个男孩子对她多看上两眼。母亲被我们如此的逗弄每回都是笑得花…  相似文献   

20.
多等一会儿     
那是我上大四的最后一年。晚上就要坐火车离开这个城市,去实习和找工作了,最令我放心不下的是我的那段感情。她是另一所大学的同学,就居住在这座城市,我们感情很好,可是……她的爸爸是这座城市里的一个高官,而我却是来自鄂西农村的一个穷孩子,巨大的反差时时令我感到自卑。今天是决定我们这段感情命运的时候。她说回家去跟她父母摊牌,叫我等她的消息。我们约好下午3点半在校园旁的公园见面。已经4点半了,公园里还没有她的影子,你不可能找到词语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我的第一感觉是:完了。我心神不定,烦躁至极,在公园里走来走去,并不停地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