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莅华 《实事求是》2017,(4):100-105
为期五年的第二轮"访惠聚"驻村工作已经开始,在总结前三年驻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实现这项工作成果长效化是自治区党委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基层群众的殷切期待,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对推进新疆基层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保持和巩固"访惠聚"成果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有来自工作队方面的问题,也有来自基层组织方面的问题,还有来自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科学造成的问题。因而必须从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新常态的高度出发,把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协同各方面督导检查力量,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探索"访惠聚"工作常态化等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访惠聚"成果长效化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上海市委"1+6"文件精神和普陀区委推进"同心家园"建设的工作要求,普陀区区级机关系统开展了新一轮机关党组织与居、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以下简称"双结对"),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社区共治,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街道镇党组织精心指导、机关党组织密切配合、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本文旨在更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机关党建与基层治理之间联通的渠道与机制,强化基层治理创新,提升机关党建服务基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市平谷区实施干部下沉工程,通过干部下沉带动力量下沉,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吹哨报到呼唤机关干部到基层去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关键在于力量下沉。实施干部下沉工程,将群众的诉求作为"哨声",使浮在上面的干部直接工作在基层,实现  相似文献   

4.
"为官不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为官不为"现象,也对社会经济建设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治理"为官不为"现象要从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引导、完善机制体制、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为进一步探索党领导首都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北京市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本文聚焦全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实践,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回答好"党如何领导基层治理"这一关键问题,以期为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瓦房店市坚持树牢"党建+"工作理念,全面推广"七携手"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实施"七星联创"城市党建计划,聚焦基层治理这一目标,抓住体制机制这一核心,突出民生改善这一重点,做实基础保障这一关键,深化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创新党建工作项目和活动载体,凝聚多方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瓦房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这种新格局必须是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近年来,济宁市以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为契机,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施"双基"工作三年行动,整合各方力量资源,探索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把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服务群众的"红色服务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邯郸市复兴区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实施"三下沉"机制,责任下沉一级、工作上提一级,推动资源力量向一线汇聚、问题到一线破解、工作在一线落实,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党建、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的复兴模式。组织建设下沉聚力,布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盘棋"坚持加强基层党建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主线,因地制宜、创新形式,切实夯实基层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基层治理不断深化和完善的重要抓手。基层治理需要党组织、村委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良好的基层治理关系是一部“交响乐”,不是哪一方的“独角戏”。
  要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更好地发挥领导、协调、桥梁等作用,同时通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基层治理、构建良好的基层组织关系,让二者更好地实现良性互动,还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以路长制推进"微治理",整合多元主体力量确立共建制度、建立共治机制、促进共享实现,激活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这一实践探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共治自治中的组织领导作用,用制度机制保障了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机会和权利,发挥了自律、互律、他律协同治理的效能,促成了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的善治成效。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不断完善和优化农村基层党建是广大农村从脱贫到振兴的迫切要求,也是创新发展党的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要求。乌鲁木齐市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有效治理取得诸多成绩,然而,当前这项工作还面临着治理机制有待健全、治理力量有待强化、治理程度尚需深化的问题。对此,应该以制度建设完善治理机制,激发振兴动力;进一步强化基层协商治理,凝聚乡村振兴力量;强化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19年以来,北京市把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群众反映诉求"接诉即办"工作,作为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的总牵引,建立基层治理的应急机制、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机制,着力形成到一线解决问题的工作导向,使市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快速响应、有效处理,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接诉即办"作为首都基层治理的工作机制创新,为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贡献了北京样板。  相似文献   

13.
《探索》2017,(6)
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趋向。新时代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必须高屋建瓴地科学设定体制改革目标。立足国家-社会转型复合化与政党整合困境复合化的现实环境,把脉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实践的复合取向,提出以"一体五联"为内涵特征的"复合式党建"体制构建目标,即"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联通、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联体、政党体系与党外体系联接、垂直领导与民主嵌入联结、科层机制与社会机制联动,构建党领导的复合共同体"。这为新时代深化城市基层党建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助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基层的依法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关键作用,必须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基层法治队伍建设,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法治干部队伍下基层活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巴州"访惠聚"工作为调研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此为基础从维护社会稳定、去极端化、群众工作、民族团结、基层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成效。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对新一轮"访惠聚"驻村工作在体制机制运行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并把解决问题与健全机制结合起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访惠聚"工作队与各级干部下沉基层融合工作机制,推动"访惠聚"工作形成合力;二是构建"访惠聚"群众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期待;三是建立工作队选派考核激励机制,助推"访惠聚"工作持续接力开展;四是建立驻村工作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机制,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五是创新"传帮带"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辛向阳 《探索》2012,(4):28-31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就要把握当前我国基层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它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主要"点"上:关键点、基点、重点、节点、支点、靶点。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要提高思想认识,破除观念误区,勇于开拓创新;就要立足实际,不断完善基层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就要培养大视野,多角度多层面创新基层群众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实现法治南昌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南昌市非常重视基层治理法治化工作,多年来形成了一系列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仍存在基层工作力量薄弱、部分群众不依法解决利益诉求、少数领导干部法治认识不到位、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需要我们通过理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完善、专业队伍的健全、法治文化的培育等四个方面来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8.
<正>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是武汉重构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长期以来,武汉市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从百步亭社区体制创新,到"883社区建设行动计划"、"两型社区"建设等社区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全国社区治理提供了实践范例,而且也为新一轮社会治理创新,打造武汉民生升级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岸区是武汉市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这里既有饱经沧桑的租界里弄,又有高楼耸立的新建小区;既  相似文献   

19.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密切相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多元治理的结构,增强民众参与的效能感,创设协作发展的机制,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机构与行政》2023,(7):16-17
<正>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全面科学优化网格设置、选优配强网格力量、增强网格业务能力、强化网格工作保障,建立起以“区级领导干部—镇街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总长—网格员—群众”为框架的“六级联动”网格体系,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健全工作体系,夯实治理根基一是注重完善体制机制。根据工作实际设立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