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本充足率要求变迁后对中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有利影响,但不应忽视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及银行业顺周期效应下对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冲击。资本充足率变迁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率,也逼使银行业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来获取更多的非利息收入。这具有两重性:缓解了地方债的困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新创造的金融产品在积聚新的金融风险。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资本充足率又对巨量的地方债和上涨的不良贷款额的信用风险带来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荆龙姣  王秋娟 《求索》2012,(8):39-40,71
非财务指标能够增加了绩效评价指标中信息的含量。本文采用2007-2010年上市商业银行的报表数据进行回归。研究发现,除了托宾Q外,我国商业银行的顾客满意度与市盈率、市销率和市净率等公司市场价值相关;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市盈率,资本充足率与市销率相关。另外表示宏观经济波动的上证综合指数对商业银行的定价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突出强调了银行信息披露在市场约束中的作用 ,将其作为确保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一个内在要求 ,而我国也颁发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在真实性、充分性、及时性方面还存在着缺陷。为了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 ,本文建议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对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改进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审查机制 ,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综合监管体系 ;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4.
王芳 《长白学刊》2002,(6):90-90
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是我国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一次制度创新。1999年,国家成立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集中处置。商业银行通过剥离出大量的不良资产,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增强了流动性,不仅对其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更重要的还在于为商业银行深层次的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4月21日,中国工商银行改制、注资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50亿美元(约合1240亿元人民币)补充工商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加上工商银行原有的约1240亿元国有资本,其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国务院同时允许工商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使资本充足率达到8%。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巨无霸,其总规模相当于整个金融体系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这家银行的改革就不仅关系到单个机构的转型问题,同时还  相似文献   

6.
中国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国家注资、处置不良资产、增加风险拨备等财务重组措施,中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盈利水平、风险拨备等主要财务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上大型商业银行的水平。然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外部环境配套与内部机制转换任务十分艰巨。如何继续克服困难,深化改革,切实转  相似文献   

7.
小额贷款公司自2008年在我国放开试点以来,便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其盈利的商业性目标和扶贫的政策性目标同样受人们关注。研究了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盈利能力的策略,从可贷资本、放贷对象和利率三种因素方面将小额贷款公司与传统银行进行对比,随后使用山东省17市2011年至2013年小额贷款公司面板数据对三因素的实际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计量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小贷公司倾向于以小微企业为主要客户的策略。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扩展资金来源、改善小额信贷运作环境、改善小贷客户投资状况等建议,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提高盈利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企业环境绩效体现了盈利和环保能力的统一,是绿色信贷实施的标准。通过以2008—2012年采掘服务、造纸和电力三大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基于企业环保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环境盈利能力两个维度,分析了企业环境绩效对企业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绩效仅仅与企业的短期融资能力以及短期还款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目前商业银行所实施的绿色信贷,仅关注到企业短期借款层面;商业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额度与企业环境盈利能力正相关,也从侧面说明政府环境政策实施更有利于促进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企业环境绩效与企业融资成本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即绿色信贷政策优惠并没有在企业融资成本上体现出来。为充分发挥绿色信贷作为节能减排的金融创新机制作用,应该建立与绿色信贷政策相契合的商业银行考评机制,制定完善的差别信贷标准以有利于保障绿色信贷的切实实施,以及国家层面绿色金融政策的统一协调和推动。  相似文献   

9.
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定文 《求索》2010,(3):40-42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银行业不断开放以及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爆发,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和可持续发展上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尤其在利差不断减少、竞争不断加剧的现实情况下,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变化的数据,构建蛛网分析模型,对导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金融危机条件下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现实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国际化经营活动的高风险性和对经济金融的广泛影响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和海外分支机构得到了巨大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与监管问题做点探讨。   一、我国银行业国际经营中的主要问题   (一 )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资本充足率低,流动性风险增大。目前我国对资本项目仍然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银行应具有充足的外汇资本金和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才能保证外汇资产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高吟 《求索》2010,(8):59-61
本文通过对2005-2008年间在深沪两地上市的48家公用事业行业上市公司与852家非公用事业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公用事业行业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其他公司相比有显著差异。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公用事业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由于其特殊性而备受政府严格管制等因素决定的。研究发现,公用事业行业的企业债务比率比较低;盈利能力、规模、资产有形性等关键因素对公用事业行业的公司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规模、资产有形性、股权结构等对公用事业行业的企业的作用都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06年12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55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年第11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06年12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55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罗晶  朱新蓉  李虹含 《求索》2015,(3):43-47
以商业银行资本缓冲调整周期性行为为理论基础,利用我国24家商业银行2004-2013年的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进行了动态面板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调整行为存在顺周期特征和非对称性,易造成商业银行在资本调整时的"短视",以及在经济萧条时的"惜贷"和经济上升期的过量投放信贷的行为,从而放大了经济波动。据此得出政策启示: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应建立动态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根据货币政策动态调整逆周期资本监管,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实行差异化管理;商业银行也要变被动为主动,逐步完善资本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囤积行为会导致其高流动性资产增加,这种变化是否会对银行的盈利水平造成影响?对此,本文利用2012-2018年中国123家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流动性囤积在总体上显著降低了其盈利水平,且主要通过信贷数量、拨备覆盖率两个渠道发挥作用;流动性囤积对盈利水平的影响是非线性关系,当流动性囤积水平较低时,有助于增加银行盈利,当囤积水平超过门槛后则效果相反;尽管银行囤积流动性时会损失一部分盈利,但考虑到可以减少信贷风险,银行大多还是会选择流动性囤积。据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完善好风险管理,尝试解决为防范风险而过度囤积流动性的问题;货币政策当局应关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要确保流动性传导通畅。  相似文献   

16.
李礼 《求索》2011,(7):31-33
通过实证研究1994-2008年间我国政府监管部门治理股市中的寻租行为对上市公司盈利的影响,结果发现:就整体而言,事件公司因寻租而遭受查处之后,其盈利能力显著衰退;政府监管部门治租效果未因上市地点、上市时间、财政赤字以及公司规模产生差异;而监管部门的查处对民营上市公司、缺乏政治背景的上市公司、未规制产业中的上市公司以及人均GDP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更大,治理结果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资本市场实证研究法,以2004年发放股利(现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未来投资机会”、“公司盈利水平”、“公司再融资的能力”以及“公司股票价格”均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并不太重视“公司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18.
郭放 《前沿》2014,(17):125-127
内蒙古地区商业银行核心员工的流失是一个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在对内蒙古地区商业银行总体情况和内蒙古地区商业银行核心员工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内蒙古地区商业银行核心员工流失的现状与特征,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商业银行核心员工流失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考察当前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站的经营状况出发,分析电子商务网站盈利的各影响要素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以及用户消费能力、消费倾向,并建立利用以上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可以对电子商务网站盈利能力进行半定量化分析,作为电子商务网站运营和评价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督促金融机构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