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党校是新时期党校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构建和谐党校要在学科建设上、职能机构运作上、三支队伍的工作上、人际关系上、教员与学员之间、人自身发展上、外部环境上和领导班子上求和谐.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运用和谐社会思想建设和谐校因,以发展求和谐,以服务师生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制求和谐,以提高治校能力求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有五个基本要素即人、事、物、景、情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运用和谐社会思想建设和谐校园,以发展求和谐,以服务师生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制求和谐,以提高治校能力求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有五个基本要素即人、事、物、景、情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高云星 《世纪桥》2008,(7):53-53,58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运用和谐社会思想建设和谐校园,以发展求和谐,以服务师生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制求和谐,以提高治校能力求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有五个基本要素即人、事、物、景、情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王东升 《实事求是》2007,196(3):67-68
为构建和谐沙湾,新疆沙湾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求和谐;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以社会安定求和谐;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先进文化求和谐;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求和谐;加强党的建设,以保持党的先进性求和谐,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沙湾建设.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校的性质与地位决定了党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我校今年开展"增强‘走在前面’意识,争创一流副省级城市党校"主题实践活动,正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我们必须把努力构建"和谐党校"作为创建一流党校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社区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以治理求和谐,是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现实路径。以治理求和谐,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与社区和谐之间有着内在的亲缘关系;以治理求和谐,充分考虑到我国社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创新空间;以治理求和谐,必须从内源性上培育社区公共领域,扩大公民参与,从外源性上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刘国徽 《理论研究》2006,(4):63-64,F0003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作为社会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构建和谐企业,要加快企业发展,以发展求和谐;维护职工利益,以人为本促和谐;以身作则,以干部的廉政、勤政保和谐;深化管理,以管理谋和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创和谐;坚持企业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作为传承知识文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高校要成为一个"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生态系统,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构建和谐基层党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基层党校,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和谐的领导班子是和谐基层党校的关键所在。只有领导班子成员和谐相处、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才能有效发挥班子整体功能,确保基层党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要善于学习,提高领导能力。一个领导集…  相似文献   

11.
党校图书馆文化是党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图书馆文化建设。因此,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党校图书馆文化和党校校园文化内涵入手,分析了党校图书馆文化在党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强党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促进党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王继元 《学习论坛》2007,23(6):22-26
“党内和谐”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和命题。其理论价值和功能意义在于拓宽了和谐思想研究的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推进党的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互动,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保证;赋予党的建设新的理念和时代内涵,有利于促进党的建设。构建党内和谐,一要正确理解党内和谐的主旨与要义;二要推进党内和谐理念、和谐文化建设,营造党内和谐氛围;三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从组织制度层面构建党内和谐;四要从现实出发,努力消除党内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党校,必须培育健康的心理认同机制,构建和谐党校的文化环境;必须健全决策管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党校的内部环境;必须建立服务大局的互动机制,构建和谐党校的外部环境;必须创建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党校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4.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06,(20)
心理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石国兴、高志文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识、情感、意志等)的协调统一;其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要实现和保持社会成…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的党政关系是增进党内和谐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党内和谐的重要基石,实现党派和谐是增进党内和谐的有效途径,着力优化党际关系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规范党政关系,增进党内和谐;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增进党内和谐;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巩固和发展好党派关系,增进党内和谐;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着力优化党际关系,增进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是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1]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理想目标,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明确思路,寻找适当的方法和途径.笔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明确"以发展求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廉政保和谐,以文化创和谐,以本领谋和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内容上看,儒家精神包括了热爱祖国,服务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宽容和谐,和衷共济的融合精神;崇德向善,追求完美的人文精神。弘扬儒家文化的精神,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注重教育和文化的作用,二是强调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三是大力倡导和谐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充分弘扬儒家精神,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实事求是》2007,198(5):59-60
构建和谐机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对于构建积极向上、运转有序、关系融洽、团结协调的和谐机关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和谐机关要抓制度,树正气,以党内和谐促机关和谐.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以发展求和谐,努力构建和谐福建。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再次提出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表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始终将构建和谐福建放在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人民唯大、人民唯重、人民唯先,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无一不是与人相联系的,都是以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  相似文献   

20.
以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认识上的新发展,也是新时期社会赋予我们党的新任务。党内和谐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增进党内和谐要争取多种措施、办法和途径,但至关重要的是制度。党的制度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增进党内和谐具有保障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增进党内和谐必须强化制度建设,要围绕增进党内和谐,要在党内民主生成制度安排上,在党内监督制度上,党内批评制度上以及党内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上下功夫。同时,要在确立制度的权威,抓好制度的执行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