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工运》2014,(10):22-22
北京住总集团工会把职工小家建设作为推进工会工作、服务职工、创建和谐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按照"建好小家,温暖大家"和"小家服务大家"的建家理念,在集团所属24家企业的项目、车间、班组实现100%建家、100%开展活动。所谓"小家",就是在企业生产活动的第一线,即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上,建立起职工自己的业余活动场所,让职工事情有所托付,让职工的感受有人理解,让职工的身心有所放松,让职工的困难有人帮助。  相似文献   

2.
工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工会以“对企业负责,让员工满意”为核心的职能属性。对企业负责,让员工满意,体现在工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只有坚持在具体的工作中贯彻全心全  相似文献   

3.
我叫任润厚,现任山西潞安集团公司董事长。 我们潞安集团是一个具有50年光荣历史的国有煤炭企业,也是一个实施战略管理、依靠战略制胜的现代企业,我2000年到潞安工作,2000年8月,企业由原来的矿务局改制为潞安集团。作为一个企业董事长,让企业发展壮大,让职工得到更多的实惠,是我矢志不渝的愿望。依靠职丁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吴广生 《工友》2013,(1):39-39
知情权是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方向,清晰明了企业存在的不足和应当努力的方向,可促使员工更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因此,落实员工知情权的实现,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形势,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企业工会建设的创新,是摆在各级工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广东省把加强企业工会建设作为整个工会工作的重头戏,以创新为突破口,从企业工会组建、企业农民工维权、发挥企业职工主力军作用、增强企业工会活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让基  相似文献   

6.
程醉 《农村青年》2010,(3):59-61
“一点点的创新就可能让一家企业起死回生,一点点的创新就可能让企业利润大增,一点点的创新就可能让企业名声大震……”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不创新,就必然会灭亡。川北农民在无意识中的自发性行为却正好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从而也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也许,我们还不应该把他们的行为归结到经济理论的高度。但是,“穷则思变”摸着石头过河的纯朴想法、做法却是改变自身命运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铁二局电务公司工会宣传干事廖力来稿呼吁别让职工代表的提议"回娘家"。职工代表是职代会的主体,是广大一线职工最直接、最迫切需要的真实声音的代言人和传递者。因此,必须落实好职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别让职工代表的提议"回娘家"。别让职工代表的提议"回娘家",是企业强化工作作风的重要体现。职工代表作为职工的代言人,将一线声音带到职代会,目的是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企业的领导班子、涉及的到相关部门认真听取职工代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维护劳务派遣工权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骨干力量,工会应积极推动本企业劳务派遣工加人工会,依法维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让劳务派遣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参与企业集体协商,把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延伸到劳务派遣工,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07,(10):29-30
黑龙江多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是一个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首届中国诚信企业、黑龙江省首届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多多集团的经验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03年开始,每逢春节过后,全国多地便出现"用工荒",这似乎成为一条定律。从起初发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到后来逐渐蔓延至内陆一些劳务输出大省,每年来袭的"用工荒"让众多企业都"慌"了神,也让多地政府"慌"了手脚。不少企业纷纷加薪留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带头组织招工,  相似文献   

11.
刘兴攀 《工友》2014,(4):34-35
正怎样才能让千人一心拧成一条绳?怎样才能让每个人在企业发展与个人进步中找到最佳平衡点?在43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红峰公司(以下简称红峰公司)工会交出了一份令职工与企业都满意的答卷。公司工会始终如一地坚持"维权、服务"这一宗旨,抓住"直通车、小品牌、大责任"这一信条,让1000多个红峰人不仅为国防建设贡献才力心智,更培育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职工民主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一些高明的国企领导人,在工会组织的协同下,几乎将职工民主管理运用到了“人剑合一”的境界。然而,总是有一些人误以为这只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于是,当人们谈论在非公企业里如何推行职工民主管理的时候,有人便发出置疑:非公企业搞什么民主管理?那不是侵犯了股东(业主)的权益吗!一些改制企业老板也感到“不解”——企业是我的,凭什么让你们来管理?!凭什么?让我们打开国门,看看西方发达国家的那段历史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人力,被视为“商品”,或者只是“会说话的机器…  相似文献   

13.
张千帆 《工友》2008,(9):4-6
中国劳工权利难以主张,基本权利需要法律保障。问题在于,究竟谁来保障劳工权益?如果要让《劳动合同法》真正成为保护劳工权益的有力武器,决策者有必要利用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契机,完善企业工会和共同决策制度,让劳工广泛参与工会选举,让工会真正代表广大劳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李达明  林龙婷 《工友》2010,(1):30-31
黄继超,一名普通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当工会主席两年多,他为人正直、坦荡,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服务职工无微不至,企业工会工作得到企业重视和支持,赢得职工的拥护和信赖,被誉为一个让企业老板、行政、职工都叫好的工会主席。  相似文献   

15.
马启龙 《工友》2006,(10):25-26
新形势下,武钢工会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形成了“四个每一天”国企工会工作新模式。即:“让职工立足岗位干好每一天,关爱职工每一天,让职工快乐每一天,创新工会工作每一天”。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推进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干好每一天”在职工权益与企业发展这一对矛盾中,发展始终是主要矛盾。发动职工“立足岗位干好每一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质上是工会维权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6.
文良兵 《重庆工运》2006,(10):41-42
“平常送书籍,上岗送技术。”工会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给重煤集团东林煤矿员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夯实了基础,让企业和员工在互动中获得了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秦兴旺 《工友》2006,(11):38-39
“企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受伤不能按工伤赔偿。”法院的这个认定让黄肇能怎么也想不通。为了这句话,他苦苦地走了5年的工伤索赔路。2006年7月,广西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裁决,终于让他露出了笑脸。  相似文献   

18.
李芳 《时代风采》2014,(11):24-25
同工同酬让劳务派遣用工成本上升,企业无法再通过此途径节约成本。此外,企业还需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管理费,即人们通常说的中介费。这样计算下来。劳务派遣成本比直接招聘员工还高,企业自然就不会再选择这一方式。  相似文献   

19.
营销员、保安员、餐厅服务员、保洁员等多个职业位列全国招聘求职“最缺工”排行前十。经常招工经常缺,这些岗位为何总“喊渴”?在“最缺工”时这些岗位该如何应对?记者采访发现,持续的用工缺口迫使企业使出提升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招数应对。专家认为,解决用工缺口应让打工者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同时让打工者在工作中能提升技能、获得职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企业民主管理的核心就是企业能够提供制度化的、常规化的渠道让员工在不同环节、不同层面进行不同程度的参与,通过这种参与,使劳资双方能够进行相互的利益表达、沟通和协调,从而提升员工满意度及企业内在组织团结,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绩效,推动企业组织的创新和发展.调查数据也确实表明,员工参与对员工满意度的解释力度非常大,这也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供了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