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瑞妮 《前沿》2009,(9):47-49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已成为一个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现实问题。维护区域市场的法律秩序是未来区域市场的发展趋势。其中政府是规范区域市场秩序的主导力量,公法、私法是政府维护区域市场秩序的两种有效法律途径。政府通过公法、私法的良性互动从根本上维护区域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2.
发挥农行职能作用 支持民族经济发展姬海超,阎国连鹿邑县有少数民族7000余人,分布在全县五个乡镇、六个行政村。几年来,县农行、信用社把强化服务职能,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当作一项增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工作,做到领导高...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同心县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加快发展,克服了五十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带来的不利因素,全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一、县城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85亿元,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4.
谢太询 《前沿》2006,(11):247-248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占了我国国土面积的40%,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草原又是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改进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还是发展食品、纺织、制革、制药和旅游等产业的重要基地;是繁荣牧区经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需要。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法治,以法治草,以法兴草。完…  相似文献   

5.
正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各民族进步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一些人不顾我国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客观事实,攻击我党的民族政策,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矛盾,企图破坏我国的民族进步事业。他们的行为从反面证明了我党坚持民族团结政策的正确性。坚持民族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互助相依、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6.
四川是全国仅有的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份,黄河上游四川段位于高海拔、高寒的川西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交通线长,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该区域草原沙化面积仍在扩张,局部湿地面积仍在减少,功能仍在退化;由于生产活动加剧,过度放牧、流域内采砂、旅游开发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是蒙古族实行区域自治,汉族占绝大多数,还包括其他少数民族的自治地方,搞好民族团结是关系到内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5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内蒙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一、党的正确领导是内蒙古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和其他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就有着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实现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并为此进行了长时期的英勇斗争。但由于缺乏正确的领导,都一一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一登上政治舞台,就把少数民族的解放事业,作…  相似文献   

8.
“六五”期间,四川省民族经济有较大发展,各族人民心情舒畅,物质文化生活有新的提高,民族团结日益增强,是四川省民族工作的最好时期之一。四川民族经济发展呈现的特点是:自身纵向比,速度高,变化快,成绩大;但是横向和全国、全省比,和全国民族地区比,数量小,水平低,差距大,其差距还有继续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边境一线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边疆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驻军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云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国内发生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后,诱发边境一线跨界民族不稳定的因素增多。  相似文献   

10.
正确看待差距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何群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问题,日益引起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无疑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有专家论证,在2000年前,我国改革最大的难点和风险将出自东西部关系上。那么,作...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是国民经济迅猛增长,一方面是东、中、西部差距越拉越大。这种状况不仅会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将对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构成威胁。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的中国跨世纪宏伟蓝图适时地强调,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九省通衢、中部枢纽,武汉在我国经济战略布局中承启东西,连结南北,是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缓减区域差距的关键。如何才能抓住大好机遇,不负历史重托?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年初在京共同举办“武汉与中西部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及部分中国一流经济学家与湖北、湖南、河南、四川、贵州、陕西等中西部地区代表共100余人共商发展大计。 一、武汉与中西部正面临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04,(12):2-2
摇摇本刊讯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听取云南省工作汇报时,就民族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问题。这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祖国统一和社会安定的大问题。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民族问题突出,动荡不安。相比之下,我国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安定。云南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民族工作是做得好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十分关心和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内河水运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如果长江四川段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航道通过能力每年可达1.2亿吨,港口吞吐能力每年可达1.5亿吨。而一个集装箱码头的价值,码头和航运公司只占8%,其余的92%都体现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其中,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为1:5,对就业的带动为1:9,所以,内河水运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拉动作用。按照《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我省水运出川通道建设将取得突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03,(9):2
本刊讯8月22日,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昆明召开,省委副书记、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学仁在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妥善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化解矛盾,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王学仁指出,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稳定工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团结稳定的重要措施;民族工作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现了全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稳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云南民族工作面临…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高瞻远瞩、统领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促进各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缩小地区差距,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宁夏、陕西、甘肃、西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8%,人口约2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国家重点扶贫县307个,占全国扶贫县总数的50%以上。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从根本上解决这么大一块区域和占全国1/4人口的发展和富裕问题,对于缩小地区差距、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促进东、西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势互补,有效地扩大投资需求和消...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从总体上把握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及变化趋势,抓住历史机遇,对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占全国人口的23%。但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乃至中部地区相比,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果不加强西部开发的力度,就会拉大与东部和中部的差距,影响全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且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之地,位在边陲,实施西部大开发,不仅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保障边疆安全和稳定,并促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去年9月底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党同志:“必须把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 团结与发展历来是民族工作的重大主题。“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团结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增强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障。团结发展是整个民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新中国五十年民族工作实践的结论。 新中国的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南省封丘县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紧紧抓住“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这根主线,真抓实干,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2005年,封丘县被新乡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少数民族牧业地区,更新观念,坚持用有计划商品经济思想指导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处于草原地带,有草原面积11,500多万亩, 占全省草原面积的56%。畜牧业是我省民族地区特别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阿克赛、肃北、肃南、天祝等自治县的最大优势,是这些地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大力开发草原资源,发展畜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八十年 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巨变,中华民族结束了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人民当家作主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正以昂扬奋进姿态开创二十一世纪的辉煌。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受尽了列强的宰割和欺凌,山河破碎,军阀混战,百业凋零,民不聊生。为了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枷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双重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