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他19岁参加八路军,在许世友麾下转战南北,四年间参加对日伪作战120余次,9次负伤,被山东军区表彰为一等战斗英雄;他牺牲后,许世友悲痛万分,亲自为他主持追悼会,并将自己的一件军衣盖在他的遗体上;2009年9月,他的英名光荣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模人物"……他,就是许世友麾下的抗日"猛虎"任常伦。软磨硬泡成为正规军在今天山东烟台龙口市的东南部山区,王屋水库的西侧,有一个普通的小山  相似文献   

2.
芦笛 《党史博采》2002,(10):29-32
在毛泽东麾下的开国将帅中,许世友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有关他的传说曾在中国民间广泛传播,为许多人所熟知。尤其是他与毛泽东之间的革命情谊和动人故事,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在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南京军区某军专事新闻摄影,有幸数次跟随许世友司令员下部队视察和采访,耳闻目睹了许将军不少趣闻轶事。许世友将军1903年出生于河南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6年就参加党领导的武装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戎马一生,从战士、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师长……一步步地从枪林弹雨中冲杀过来。红军期间,他五次参加敢死队,当了营长和团长后还参加敢死队。他八次负伤,  相似文献   

4.
许世友将军是我国的开国元勋,战场上豪气万丈,攻无不克;生活中老将军同样为世人谱写了一曲人间真情歌,尤其是将军"四跪慈母"的孝举更是世间人之楷模。一跪累母难1926年,许世友在王树声的带领下参加了革命,1927年率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也就从这时开始,许世友成了"清乡团"搜捕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5.
许世友将军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的我军高级将领,在他的生平史册上写下了难以数计并富有传奇色彩的篇章.许世友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入少林寺习武8年.他的一身“少林绝技”,使得他的革命生涯熠熠生辉.1926年9月,许世友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于革命事业.战争年代,他8次负伤……从战士到上将,忠实地为党和人民戎马奋斗一生.我们三人曾先后在将军身边工作过几十年(任秘书、警卫).1971年10月许世友将军曾给我们讲过他与张国焘的恩恩怨怨,我们记录下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使广大读者对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有个更全面的、多方位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钱江 《党史博览》2001,(10):40-42
余生也晚,未曾经历金戈铁马冰河,却于少年时即于书中获知,许世友乃上将之虎。没有想到,我与晚年的许世友有过一段神交,结果促成他在当年新闻媒体上的一次大曝光。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应《党史博览》的朋友相邀,参加第二届全国重大党史题材写作笔会,我深入大别山腹地,拜谒许世友将军的墓地。我和许世友将军有缘如此,真是从未想到过。  相似文献   

7.
许世友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涯,投身到我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之中,担当起革命赋予他的第一个职务:乘马岗六乡农民义勇队(敢死队)大队长兼炮队队长。从此,他和枪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7次参加敢死队,四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多次负伤。1927年8月,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许世友被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于当月返回家乡,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国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开始了在人民军队的漫长生涯。在风云变幻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中,他横刀立马,纵横驰骋万至疆场,贫勇善战,易先士卒,出专制胜,为新中国的建立1下了赫赫功勋……“男大兰握…  相似文献   

8.
许世友喝酒     
许世友曾多次向人夸耀:“我在8岁时就开始喝酒了!”然而,使许世友酒量大增并嗜酒成癖的却是他的义父——少林寺和尚素应法师。在少林寺的8年中,师傅传给他两样本领:一是武功,二是喝酒。 在川陕期间,许世友喝酒最多的一次,是在川东游击军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听说许的酒量似海,当地特从镇上请来几位善饮长者作陪,许世友竟把这些酒场老将一个个灌得烂醉如泥!宴毕,许世友决定立即发起进攻。王维舟  相似文献   

9.
《党史文苑》2000,(6):46-47
许世友将军对家乡大别山怀有特别浓厚的感情。从 1950年至 1985年的 35年间,他共动议四次回家,结果三次成行,一次“流产”。   第一次是许世友在山东军区任司令员时的 1952年。   那时,从新县到田埔至许家洼约三十公里的小路还未通汽车,许世友一行坐车到达新县后只好换骑马了。   骑马对于许世友而言并不陌生,而正好是他的强项和老本行,因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他曾经是骑兵司令。于是他打马扬鞭,约摸走了四个钟头,便来到了好汉山的烈士墓地。当年此村随许世友一起参加革命的共有 18位弟兄,在沙场上战死了 17位,其中有 …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人们印象中,许世友将军是个"大老粗"。但事实上,许世友粗中有细,治军治家都纪律严明,对党的纪律规矩及各项规定,他都记在心上,并对身边人采取各种方法言传身教,有时把人怼得羞愧难当,有时又把人逗得前仰后合。怒:痛斥"砸锅"警卫在山东"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展柜里有一破一新两口锅,其中的故事,就和他严格要求身边警卫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师 《党史纵横》2015,(4):58-60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田铺乡许家合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因家庭贫困,他曾给当地的武术师傅当杂役,后来又来到少林寺学习武术.大革命时期,他参加农民革命运动,担任泗店区六乡农民自卫队队长,参加了打土豪和反击地主武装反扑的农民革命斗争.1926年,许世友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许世友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31师班长、排长、营长,红4方面军第12师第34团团长,红9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红4军军长,红4方面军骑兵司令员,率部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2.
在许世友的情感世界里,占有绝对位置的仅仅两个人,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是他的母亲。“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死了尽孝,替老母守坟。”这便是许世友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母亲面前,许世友永远是个大孝子。他常为自己参加革命之后,母亲遭受的灾难和折磨而深感不安;他常为自己因军务繁忙,不能侍候老人而倍觉内疚。  相似文献   

13.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与毛泽东主席有着深厚的情谊。 他们的交往充满了特殊的传奇色彩。 毛泽东第一次见到 许世友,就给他改了名 许世友同志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主席是在l935年8月。那时他是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正率领部队踏上纵横数百里的茫茫草地,开始了红四方面军长征路上最艰苦的历程。一天,毛主席来到了第四军军部,所谓军部也就是正在行进中的草地上。  相似文献   

14.
柯云  丽阳 《党史纵横》2011,(1):60-61
许世友,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许仕友。参加革命后,他认为“仕”字有一心想当宫,出官纳仕之嫌,与他参加红军当战士,要为穷人打天下的想法格格不入,于是改名为“士友”。由于作战勇敢,智勇双全,屡建战功,许世友深得毛泽东的赏识,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任命他当军长时,经毛泽东提议,又给他改名为“世友”。  相似文献   

15.
许世友逝世后,有关人员在他的灵柩里摆放了几件东西,除了他戴了多年的奥米茄手表和天天听新闻的半导体收音机外,值得一提的有三件随葬品。 第一件:一瓶茅台酒,一只白玻璃小酒杯。许世友一生嗜酒,随葬时便象征性地放入一瓶茅台。参加入殡仪式的一位军官说:“假如几百年后,许世友的棺材被后人打开,这瓶酒应该是最珍贵的出土文物。” 第二件:一支猎枪。许世友戎马生涯60多年,酷  相似文献   

16.
吴迪 《世纪桥》2010,(2):36-37
从少林寺走出的虎将许世友在战场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人称"猛张飞"。1955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授予他上将军衔。可是许多人还不知道,曾与许世友共事于南京军区的副司令员钱钧中将,同样武功高强,且有5年在少林寺学武的经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7.
正被毛泽东称之为"小井冈"的张国华中将,是刘伯承、邓小平麾下的二野虎将。他1914年生于江西永新,1928年跟随毛泽东参加井冈山斗争。随后在他44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7年是在西藏度过的:从1950年率部进军西藏,直至1967年调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他为西藏的解放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称"佛光将军"。  相似文献   

18.
郭士荧 《世纪桥》2005,(5):48-49
1985年10月22日,一代名将许世友辞世而去。遵照将军的遗愿,他被安葬在父母身旁,终于实现了他生前许给母亲的诺言——“活着精忠报国,死后守着父母。”细细数来,许世友一生中有7次跪母。一跪: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于河南新县的许家洼。祖母为他取乳名“又得”。又得13岁那年,父亲许存仁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临死前,他把妻子叫到床边,指着最小的女儿说:“为了全家十几张嘴,就把幺妹送人吧,换几个活命钱”  相似文献   

19.
许世友原先最服张国焘许世友虽然出身行伍,但为人胆大心细、富于机变。他早年一直在四方面军,张国焘来鄂豫皖之后,曾中生、许继慎等人对张国焘的许多做法都很不满,他们曾经召集过包括许世友在内的一些人开会,议论张国焘,许世友不发言,后来一定让他说,他就说:“张是中央的代表,反对他不是反对中央吗?中央不比我们高明?”这个会议后来被张国焘定义为“反党”,而许世友这个讲话却大受张国焘的欢迎,以后,张国焘对许世友大加提拔,成为四方面军的主将之一,名次在王树声之前。许世友后来和老人回忆的时候说:“那时候,我是无门无派,我就是觉得当兵打…  相似文献   

20.
许世友上将是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将军,他豪爽率真的鲜明个性、粗中有细的行事作风、耿直忠诚的品格操行。在许多回忆录、电影、小说中都有反映;而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不忘劳动人民本色的家风,却较少有人涉笔。笔者现将在撰写《许世友传》、《百战将星许世友》等书过程中所采访、收集到的许世友将军家风轶闻整理出来,与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