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劳动教养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劳动教养是指对违反政府行政法规,多次受到处罚,而屡教不改的,或者违反刑事法律,且情节轻微尚构成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劳动教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感化、挽救违法犯罪人员的一种法律制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创建的,其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劳动教养制度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其产生顺应了历史的趋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随着我国加入国际人权公约和WTO组织,劳动教养制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当前,对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笔者认为符合实际的做法是对劳动教养进行改革,并由立法机关在法律上予以确立对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方向,应继续坚持行政性质,最大限度的发挥行政效能,通过实体和程序的限制,同时改变劳动教养的执行方式及被教养人的处遇,使劳动教养成为一种半开放式的、较为宽松的、自由的、以矫正、教育、感化违法犯罪人的行政措施,并加强对劳动教养的监督和救济。  相似文献   

3.
继往开来再创佳绩———纪念劳动教养制度创建40周年●本刊特约评论员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创立于1957年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为维护社会安宁、预防和减少犯罪,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适合中国国情并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王发强劳动教养是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不够刑事处分的人,实行收容进行强制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是限制人身自由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起源于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有的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养制度是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行政措施,自1957年确立以来,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预防和减少犯罪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强力推进民主法制进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人员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措施。该制度为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特别是在打击卖淫、嫖娼丑恶现象、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但是目前劳动教养工作的法律、法规大多数是在5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初制定的,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我国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劳动教养是指对那些经常违反治安管理法规、屡教不改或者有轻微犯罪行为、不够刑事处分的人,将其收容于劳动教养场所,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40多年来,它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教育、感化、挽救违法犯罪人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  相似文献   

8.
关于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劳动教养制度自身存在严重法律缺陷劳动教养是我国特定的行政机关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采取的一种以限制人身自由为内容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中最为严厉的一种。行政机关实施这一类具体行政行为,理应遵循科学、完整的法律依据。但是,综...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养是对屡次违反治安管理但又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挽救的一种行政措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劳动教养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劳教执法管理工作具有鲜明的特性,多年来,由于忽视了这一特性,劳动教养场所的执法指导思想比较模糊,与监狱刑罚执行工作在实际操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是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或者轻微犯罪尚不够刑事处罚或不需要给予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1957年8月1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劳动教养法规。  相似文献   

11.
陈翔宇 《法制与社会》2010,(22):34-36,58
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作为中国特有的法律制度,劳动教养制度一直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回顾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发展进程,剖析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劳动教养制度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养是我国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法律制度。近半个世纪来,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教育、感化和挽救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一制度尚未完全适应我国法治进程的需要。它与行政处罚制度、刑罚制度存在矛盾,与我国日益重视人权的司法保护发展趋势不符,人们对这一制度的存废之争也由来已久。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考察,剖析其存在的理论缺陷与实践不足,并从理想与现实结合的视角.提出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养,是对违反法律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自行政诉讼法把劳动教养行政强制措施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后,如何审理劳动教养行政案件已成为行政审判工作的新课题。最近,我们对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21起劳  相似文献   

14.
论劳动教养的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是对有违法行为或有轻微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性改造的行政措施。从劳动教养制度的产生、发展历史分析,劳动教养制度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劳动教养制度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特别是宽大政策方面的基本精神,是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反映。抛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不谈,就现行的劳动将养制度而言,其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具有现实意义。从违法和犯罪行为的连接性考查,劳动教养制度是弥补刑法和治安处罚法之间漏洞的一种措施。笔者认为,我国刑法虽然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通过对白光华不服天津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一案进行分析,对法院的裁判提出了质疑,认为该案裁判虽明确确认了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获得救济的权利,从而引入了对劳动教养决定的内部层级监督和外部司法监督,是通过司法裁判对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和矫正。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违反了宪法,也与其上位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明显抵齄,存在着不实行全面改革便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的重大缺陷。所以.本案二审法院回避了上述问题,对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触动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在客观上从司法角度承认了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合法性,这将会在实践中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司法机关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对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应当态度鲜明,提出立法审查建议.以推动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养是我国处理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手段之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对维护国家政治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劳动教养制度逐渐暴露出许多不容回避的缺陷。对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7.
曹宁  芦康 《法制与社会》2011,(27):49-50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其自1957年正式创立至今,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劳动教养制度有违法治精神和人权保障的缺陷日益明显。本文拟就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出发,谈一谈对劳动教养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18.
一、劳动教养和管制刑的现状劳动教养和管制刑都是我国在法律制度上的独创。劳动教养是我国在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实践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挽救严重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的法律制度。管制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劳动教养和管制刑都已使用了三四十年,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目前在执法实践中都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问题——名实不符。具体表现在:1.劳动教养有实无名,法律依据不足在执法实践中,劳动教养有实际效果,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应有的震慑作用,是刑罚手段的有益补充。每年批准劳动教养的人数占逮捕法办人数的1/5、1/4以至更多。然而,从劳动教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目的,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教育改造的一项惩戒制度。这项制度实施四十多年来,通过劳动教养机关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使那些处于犯罪边缘的人,避免继续违法和陷入犯罪的泥潭,并进而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新人,在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劳动教养制度不断随形势、政策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劳动教养这一行政强制措施,对被劳动教养的人的人身自由的限制期限,比我国刑法规定的短期自由刑的管制与…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创设至今,其在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宪法学角度分析,我国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其不但与我国宪法所体现出的一些宪法原则背道而驰,而且直接违反了我国宪法规范的具体规定。本文将以宪法学的视角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分析,论证该制度与我国宪法原则及规范的相悖,从而引发人们对改革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