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代潮》2001,(18)
1998年10月,是我今生最难忘的一段日子,我荣获了当年"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受到了朱镕基、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由于我是北京市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一时间便成了公众人物,登报纸、上电视是常事,还成为首都两家杂志的封面人物,我恍然置身于荣誉  相似文献   

2.
4K电视     
《时事报告》2012,(10):81
2012年,平板电视业界出现了一个较为热门的词,那就是"4K电视","4K电视"也被誉为目前最先进的电视机。何谓"4K电视"?最简单的解释是,4K电视在像素点的总数上,将是目前全高清电视的4倍。后者的分辨率为1920×1080,亦被称为1080P,即横向排列了1920个像素点,纵向排列了1080个像素点,总  相似文献   

3.
国庆记忆     
正国庆的感觉,总是让人快乐又激荡的。快乐,因为假期、商场打折,还有到处那喜庆的颜色;激荡,因为那是国家的生日,总会让豪迈滋生。国庆的感觉,在我记忆中已有三十多回了。我小时候,没有电视、网络,最大的娱乐消费就是看电影、听广播。能给我家带来欢乐,感知外面世界的,是一台砖块大、破旧的收音机。收音机新闻里,早几天就预报国庆节要到了如何,那时播音员说起"国庆"时的声音会比平常高八度,音  相似文献   

4.
寂静的海边,有一簇烟火,一个人的背影渐渐清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个声音发问:“我是谁?”一组生活中最平凡的人,声音带着暖意,作了解答:“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8)
正"从我个人来讲,我相信自己的幸运和缘分在广州,在这里学习、生活、工作,并且和相知相爱的人厮守,是一件十足幸福的事情。"回首婚姻15年、相识18年的历程,许书维在电话中这样总结两人走过的路——我提前拨过去电话,距离约定的采访时间还差两分钟,电话通了,那头传来的声音,显然许书维先生还没有准备好。不一会儿,电话那头传来中年男子特有的浑厚嗓音,说:"可以了。"从北京到广州,遥远的空间距离并没有阻隔我走近一个温馨甜美、带  相似文献   

6.
乡井     
中学时代,我一直困惑古时候人为何将辞别家乡远走天涯叫背井离乡,远离家乡就叫离乡呗,怎么还最不能忘记家门前的那口井呢?难道那口井比至爱双亲父母还重要吗?我甚至天真地想为什么不把背井离乡叫做背父(母)离乡呢?窃以为那不过是文人骚客的杜撰。可是,终于有一天,久离故土的我,突然就怀念起家乡村头的那口老井来。乡井就像烙印一样留在记忆  相似文献   

7.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学是一种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学科,社会的存在和演化都包含在广义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之中,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互相兼容,互相结合,这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从我的"人"这个中心,一圈圈推出去,就构成了两个"差序格局"。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不仅仅是人的特殊的一面,还要研究人与自然一般相同的方面,"人"和"自然"、"人"和"人"、"我"和"我"、"心"和"心"等社会学至今还难以直接研究的东西,是我们真正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2005年12月在新疆噶尔曲尕最后的罗布人部落的夜晚,昏暗灯光下,那些维吾尔族兄弟高大的背影依旧萦绕在眼前;热情的歌声,也仿佛回绕耳边。"兄弟,我骑马千里趟过塔里木河只为来看你……"那一夜,在无边无际的棉花香气里,平时滴酒不沾的我醉得像一团软棉。那是我第一次和尚昌平去新疆采风,也是第一次被新疆同胞兄弟般的炽热真情感动。此后,对新疆的美好回忆令我经久难忘。"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背后的力量。不仅如此,情  相似文献   

9.
庆祥 《人民论坛》2012,(30):26-27
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障碍,但最根本的障碍是官本位官本位奉行的原则是权力至上,而权力至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社会是权力社会、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现在有个很重要的变化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社会越来越重视能力:我们强调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调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强调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社会越来越要  相似文献   

10.
云电视     
《时事报告》2012,(7):81
"云电视"是应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的电视产品,是云设备的一种。通俗地讲,就是用户不需要单独再为自家的电视配备互联网的功能或内容,将电视连上网络,就可以随时从外界调取自己需要的资源或信息。比如说,可以在云电视里安装使用各种即时通讯软件,在看电视的同时,进行社交、办公,等等。"云电视"代表了智能电视最先进的方向,除了具备目前智能电视的所有功能外,还独有一  相似文献   

11.
读者观点     
《小康》2020,(9)
正看到电视中那些支援湖北、支援武汉的白衣天使,他们很多人都和我们同龄甚至更小,脱下"战袍"也还只是个孩子,却坚定地勇敢地站在最危险的一线与时间赛跑。好心疼,但也为他们骄傲!  相似文献   

12.
田歌 《北京观察》2015,(11):50-53
今年10月1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表彰大会在浙江省海宁市举行.我和其他44位电视工作者一起获得了"德艺双馨"奖,这也是我第二次获得这个荣誉.站在领奖台,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一点就是,都说人是特别容易喜新厌旧的动物,但有些我们日复一日重复做的事情——呼吸吃饭,我们却从来不曾厌倦.同样,几十年来我有一句数不清说过多少次的话,就是——"观众朋友大家好,谢谢大家的掌声",每一次也都是我心底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我称呼人,常常是随意的即兴的灵感似的,一般都直呼其名。有人来电自称老李老王,我偏去掉那“李”那“王”,再去掉那“老”,只叫名字。我觉得人与人之间都叫名字最亲近最轻松最开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独独管漫画家李滨声叫滨声大哥。其实,我只是在一些会上见到他。10年前第一次看见他,觉得他就像从漫画上走下来的。他少言行少表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27)
正喜欢不起来紫鹃这个人在于她的"情辞试莽玉"。《局外人》里,默尔索在那则结局悲惨的社会新闻后说: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红楼梦》里,最能引起我和别人争论的人物,是紫鹃。相对于凤姐、宝钗、袭人、晴雯等人来说,紫鹃虽然更不起眼,却更没有争议,一向是在受人喜爱和尊重的人物行列里。我不否认紫鹃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对黛玉披肝沥胆地关怀和体贴,聪慧、细心、真诚、勇敢,还难得地没有奴才气。但我仍然喜欢不起来紫鹃这个人,不  相似文献   

15.
我感恩     
一首诗在西方感恩节期间广为流传。读了这首诗,你会发现,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有每夜和我抢棉被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连在外。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吃得很好。有阴影陪伴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有待修整的草地,待清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能找到最远的那个停车位,因为那表示我还能走路,且还有幸能有辆车。有巨额的电费账单,因为那表示我冷气吹得爽。教堂礼拜时我身后有五…  相似文献   

16.
黄叶斌 《中国减灾》2012,(8X):14-15
<正>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2011年以来,民众最关注、最揪心、最忧虑、最切身的事情,大概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了。不久前,我每天还购买几个玉米馒头,现在店主不做了,原来那是色素添加剂所制;以前,我家使用的食油是转基因大豆所产,现在再也不敢买了;以前我很爱吃的油炸食品,现在也是很少买了,因为那是使用多次的食油或地沟油所产;原来几乎每天要吃的豆制品,现在也是改为一周买一次,据说小作坊的原料都是霉变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电视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是新媒体本身,其本质是该如何适应"数字化生存"的受众,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变革。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受众视角,提出要彻底改变电视媒体的"我播你看"、"台网两张皮"的传统模式,建立以电视为基础的全媒体"大众圈",从而实现传统电视媒体的全媒体系统升级。  相似文献   

18.
郭玉琴 《乡音》2013,(3):45-45
我最佩服女作家龙应台,不仅因为她的文笔好,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有勇气担当社会良知。以前读过她的散文《目送》,那是一本写父母兄弟朋友子女的人间真情文字,数不尽的缠绵,充满忧伤和美丽,给人一种婉转和温柔的女性细腻印象。如今读她的《野火集》(201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看到的是截然相反的豪气万丈,文笔犀利,如刀光剑影寒气逼人,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那一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5,(17)
<正>这个夏季,运气突然把我"空降"到了雅典和拉萨,这两个都被称之为"圣城"的地方还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从"外貌"来看,两座"圣城"都拥有让其他城市羡慕嫉妒的蓝天白云和令人心醉的姿色,雅典三面环山、一面傍海,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流经雅典穿城而过,整座城市厚重却不乏灵动;而人在拉萨时,似乎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条蓝色的绸缎陪伴在左右,那是美丽而有灵魂的拉萨河,离天最  相似文献   

20.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动了火半个中国,即使在远离震中的地区,很多人也都感受到了那1分钟的心慌、晕眩和摇动……这场灾难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比任何。一个灾难片都真实的生命教育。最近不论是在电视上或在身边都让我看到了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