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必须首先处理好的基本关系,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绿色发展”的理念,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着力培育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再生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研发传统产业的清洁化技术,推动石河子市的经济向绿色、清洁、创新、资源有效和低碳技术方向转型,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
“十五”时期福建省文化艺术产业生态日渐丰富,在整体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文化艺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产业结构集中度不高,规模体量偏小、体制创新乏力、条块分割、各自为阵、文化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等问题。必须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形成核心产业,以加速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哲学与生态伦理的对话中,不能忽略二者之间的界线。中国传统哲学与生态伦理各自有不同的问题域,不能抛弃彼此的问题域而强求会通。中国传统哲学需要对生态伦理作出独特的贡献,而非抛弃自己的问题域来迎合生态伦理这一现代性问题。这种贡献必须在世界图景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之中找到可操作点。  相似文献   

4.
张文木 《学习月刊》2014,(15):20-23
“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1895年的“甲午战争”及其结局,对后来的远东政治影响是深远的。甲午战争的研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仅仅从技术和细节比较中孤立地研究这场战争,而应将这场战争放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大历史中来考虑,因为这期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不仅是日本,更有中国乃至整个亚洲。  相似文献   

5.
一泓碧水,一袭蓝天,在一些地方变成了不多见的奢侈,但贵州有幸,青山在,流水绿,生态美。即使物质还不十分宽裕,生活在“山地公园”,呼吸着“空气罐头”,人们还是觉得生活惬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贵州最宝贵、最富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贵州的丰富资源和良好生态,让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叫得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立得稳,后发赶超全面小康有底气。这不仅只是自然的馈赠和眷顾,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上,为了蓝天绿水青山,贵州在加速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底线起舞。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本土资源,它是我们需要加以承续、挖掘的深厚土壤.中国生态危机与各种社会转型矛盾相纠结,具有极强的特殊性,没有能够照搬的直接经验,只能从当下中国的问题中寻求突破口.立足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选择和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7.
2011年高盛发布的亚太地区最新消费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同时2010年在中国落地的奢侈品牌几乎都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份额已达到15%。也是在过去的2010年,中国人仅在奢侈品消费这一领域为各大奢侈品供应商拱手送出684亿元人民币,2010年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各大奢侈品牌的丰收年。  相似文献   

8.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必须在把握这一精髓上下功夫。一、把握精髓必须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做到与“史”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历史演进的过程,因此,必须遵循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到与“史”俱进,并注意从发展变化中探寻历史底蕴,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历史演进的大方向,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但绝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背叛历史。因为,任何理论的创新都是对既有理论…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15):18-19
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恰好10年时间,对中国历史而言,这仅是稍纵即逝的一瞬。但是,就在这10年中,各种决定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重大事件纷至沓来。近代中国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动荡不安而又绚丽多姿的历史景观。其中,有两条脉络是清晰可见的。  相似文献   

1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同样给林业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怎样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林业二次创业,这又给我们林业人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充分发挥林业生态资源及林业职工在振兴林业中的骨干作用,同时,要努力破解林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模式是我们顺应历史趋势,保持先进性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模式构建的制度前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模式构建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模式的构建必须把制度、理论和道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叶,由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日渐增大表现出的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这标志着传统工业文明落下了历史的帷幕,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诞生。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重要的战略机遇,也对当代中国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21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是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跨越,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光明前景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正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追求。全球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使得这一目标实现成为现实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心系人类命运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加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日积月累的生态文明建设基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支部生活》2013,(5):21-32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l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i人民的选择。北京电视台5月6日开始播出的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其伟大的一生中,从青年时代开始直到辞世都在研究中国历史。这种研究是为了了解中国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和纯书斋式的研究是不同的。他说,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研究中国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要进行科学的总结,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正30多年来,贵州省各级立法机关逐步细化环境资源保护地方立法的内容,先后制定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个层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效解决了流域、区域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制度体系中,法律制度又是最成  相似文献   

17.
史春风 《前线》2013,(6):10-11
2012年以来,“中国梦”成为举国上下一致追捧的热词。一个民族没有梦想,不能仰望星空,这个民族注定没有前途,然而,光有梦想,不能脚踏实地,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的梦想也只能是空想。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强国富民之路,我们必须要拓展和走好这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09,(9):F0003-F0003,F0004
素有“金建始”之称的建始县是一片资源富集的厚土。这里是全国优质白肋烟出口基地县,全国魔芋种植大县,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科研基地县,全国重点产煤县,湖北省的铁矿储量大县,“恩施州地道药材”的主产区,全球罕见的富硒地区之一。建始县地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地带,有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历史上有著名的“古八景”.现有人类最早的“直立人”遗址、清江最美的峡谷景阳河峡谷、最显神奇的石峰群黄鹤桥,这里还是中国民歌《黄四姐》的故乡。  相似文献   

19.
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对于承德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如何把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优势,是一个必须作出回答的实践课题。近年来,我们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立足于历史文化资源大市的实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步入了一个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建设新天地。一、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必须把保护放在首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承德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享有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  相似文献   

20.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激发了潜藏于中国人民中的巨大发展动力,国民经济连续34年实现了高速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战略。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2011年人均GDP达到5400美元.距离世界银行提出的高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1.2万美元的分界线尚差6600美元,正处于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艰难爬坡阶段。国外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发挥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引进先进技术,从低收入水平达到人均四五千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容易做到,但从5000美元上升到1.2万美元就比较难。因为在这个阶段,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