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可持续消费观的人文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经受了环境资源问题的长期困扰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对传统的工业文明消费观的全面批判检讨,并于90年代基本上形成了一种新型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必须以环境资源的承受力为前提,改变过去那种对自然资源的强盗式掠夺和爆发户式的挥霍,在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消费生活的质量。与工业文明消费观不同,可持续消费观不局限于经济领域本身谈消费,而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多重关系中考察和规范消费,从而赋予消费问题以深厚的人文…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诸多不良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高校应对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文章试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并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3.
仲琳琳 《世纪桥》2014,(2):35-36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历史的车轮已经把我们带进了低碳发展的新时代,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绿色消费观也显得愈发迫切。本文研究帮助大学生构建绿色消费观的途径,旨在唤起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工作的重视,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绿色消费观是十分必要的,树立科学环保的绿色消费观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也是学校、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总结人类消费观演变的历史轨迹,指出人类消费演变的实质是由机械论世界观走向生态世界观的过程,并由此得出了可持续消费观是人类消费观演变的必然归宿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对消费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深入探讨了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深刻分析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度消费观。马克思的适度消费观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消费进行深度剖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古代墨家从"兼相爱、交相利"的功利伦理原则出发,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主旨,主张节俭、反对浪费,亦提出了合理消费的理念。二者"生长"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且在时间、空间上均相去甚远,却在消费问题上得出了如此相似的结论。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但马克思的适度消费观与中国墨家提出的合理消费理念对认识当今消费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资源的紧缺,环境破坏加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与人类毫无节制的挥霍浪费物质财富的传统工业扩张型消费观有着极大关系.我国要构建两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原来的旧的、落后的消费模式,树立起可持续消费观.通过对分析可持续消费观的基本内涵阐明了可持续消费与两型社会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倡树立可持续消费观,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培育事关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生态消费认知,但认知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趋势;生态消费意愿比较强烈,但践行生态消费动力不足;愿意接受生态消费教育,但高校教育却相对滞后。鉴此,要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生态消费观培育的浓厚文化氛围;深化理论教育,确保生态消费观内化于心;强化实践养成,促进生态消费观外化于行;加强制度管理,形成生态消费观培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6,(1):32-32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王长存在200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人的消费观对社会消费模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消费着眼于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节约资源,尊重环境,减少废弃物,并要求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资源化,大力推广绿色消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消费至上、享受至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对追求时尚、新潮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产生了巨大的负现影响。针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攀比心理、虚荣心理、享受心理等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多途径培植大学生健康的生态消费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和引导要建立在对大学生消费特点的准确把握之上。本文从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着手,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现象中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了剖析和思考,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具体措施,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消费——来自消费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性质集中表现在其自然性、经济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相应地,它对应的消费形态也分为自然型消费形态、经济型消费形态、文化型消费形态和社会型消费形态及其最高形态--和谐型消费形态.从我国消费形态的发展可以看出和谐消费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和谐消费观,重新审视消费领域中的消费需求问题、小康消费问题、消费价值观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消费伦理观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消费伦理观引导着人们。我国长期在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观的左右下,消费的形式多为生存性的物质消费,具有明显的保守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消费伦理观念的变化在给人们的消费方式带来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观,如享乐主义的消费观、信贷消费观、冲动性消费观等。因此,在社会转型期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消费观念中的优秀部分,合理分配消费比例,努力倡导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用一种科学、健康的消费伦理观念引导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消费本是当代大学生社会活动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实践内容,蕴含其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然而,从现实的大学生消费情况来看,存在一部分非理性消费的现象,如盲目从众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重物质性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攀比消费等。储蓄观念的缺失、从众心理、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盲目追星等内在因素,加之大众传媒的倾向性引导、移动支付的消极影响等外在因素皆为其诱因,因而在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和社会环境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析"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的消费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领者,其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其原因,认为"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消费多元化,消费理性不足,消费的从众心理和个性化矛盾,理财观念的缺乏,追逐时尚消费方式等特征,造成这些现象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失的因素.要从增加消费教育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等方面着手,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消费观强调注重理性消费,讲求效益消费,倡导适度消费,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树立科学消费观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更新陈旧的消费理念。传统的消费观念,把数量作为消费水平的标准,忽视消费质量;以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为支撑,消费的资源成本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认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既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这一最现实理论基础之上,又是建立在借鉴现代西方文明成果对现代教育发展的解释的基础上的,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姜雪 《世纪桥》2014,(4):81-82
十八大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社会所提供的可消费的物品数量和种类的丰富,消费问题已经是当下人民最关键的问题,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数众多的消费群体,是重要的消费主体之一,所以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虽然其消费的主流思想是科学、合理的,但其消费活动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也容易产生不合理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如何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解决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树立他们理性消费观,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创新思路,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树立绿色科技观;树立循环生产观;树立文明的消费观;树立现代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作为出发点,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主张在消费的不同阶段避免环境污染,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循环消费思想。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循环消费思想对我们建构科学消费观以及发展和谐社会下的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贷消费在全国的流行,它也悄悄地走进了大学校园,大学生逐渐成为信贷消费中的重要一员。信贷消费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刺激经济增长、促进诚信体系建立的同时也引起了赤字消费、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等诸多问题,因此,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合理消费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