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一位女性作家,还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先驱。她的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体现了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先进的女权思想。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创作于二十世纪中期女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本书一出版,即被称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还被称为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圣经"。本文以《一间自己的房间》和《第二性》这两部女性主义作品为例,旨在研究和比较两位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观点之异同,并着重归纳了两者的相似观点,从而为读者分析和了解伍尔夫和波伏娃的女性主义观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2.
杨庭芳 《法国研究》2003,(1):188-197
西蒙娜·德·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写道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生理、心理或经济上 ,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 ,是整个文明”①;女性在社会中的劣等地位是人类文化的结果 ,正是这种男权文化造成了男性与无性之间的“女性”。这段文字包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女性 ,作为一个群体 ,其地位长期以来是低于男性的 ,男性是第一性 ,女性被看成“第二性” ,他是主体 (theSubject) ,是绝对 (theAbsolute) ,而她则是他者 (theOther) ①;同时 ,她认…  相似文献   

3.
刘慧华 《美国研究》2004,18(1):138-146
我国研究国际关系的学人 ,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吉尔平教授一定不感陌生。他 1987年出版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以下有时简称为《国际》)一书在 1989年被译成中文出版时 ,① 曾受到我国学者广泛关注。当时笔者还在上海复旦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 ,此书成了我了解当时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最新发展的重要文献。时隔 14年 ,吉尔平教授又出版了新著《全球政治经济学》②(以下有时简称为《全球》) ,它被同行誉为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③有趣的是 ,这个“里程碑式”的研究起初只想作为《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第二版出版。但由…  相似文献   

4.
廖建裕(Leo Suryadinata),印尼籍华人学者,1975年曾获美国大学博士学位,是研究印尼华人问题的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讲师。廖建裕先生所著《华人少数民族的窘境》一书于1984年5月用印尼文在雅加达出版。该书的英文版本书名是《印尼土著,华人少数民族和中国》(1978年出版于新加坡)。本译文是该书印尼文版的第二部分第四章,原标题是“华人少数民族:一种分析”。 正当印尼政府寻求解决“原住民”与“非原住民”问题,解决对华人的同化问题时,此书印尼文版的发行,受到印尼各界的普遍关注,被视为重要书籍加以宣传。有影响的印尼政治刊物《时代周刊》还曾登载该书的部分章节。 译者还需说明的是,文章把印尼1948年茉莉芬事件说成“印尼共产党叛乱”,把1965年“九·三○”事变说成“印尼共产党政变”等都是原著作者的观点,现原文照译,并非代表译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陈静 《法国研究》2013,(3):34-38
安妮·埃尔诺的作品《悠悠岁月》在写作手法上可谓独树一帜,在“社会自传”的基础上,它彰显了女性自我书写的非凡和大气。作者用印象派的本色笔触再现作为女人的真实生活,一张张老照片则充当了时代的标志,将个人和集体的回忆同时激活,加上互文手法的频繁使用使得整个作品意义更为丰富,可读性强,而对女性身体特征的客观描写则犹如打开了一部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史。  相似文献   

6.
读《儒学与现代化》蒙培元最近有幸拜读黄秉泰先生中译本著作《儒学与现代化》,受益匪浅。正如这本著作的题目所示,“儒学与现代化”的问题已成为中、韩、日等东方国家以及西方学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这本书在中国出版,一定会引起读者的兴趣。该书提出的观点,具有挑...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7月,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以丛书之十五形式推出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李明欢教授所著《欧洲华侨华人史》一书(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成为国内华侨华人研究界引人注目的一件事。该书总凡860页,共计70余万字。单论量而言,就已足见其相当分量,但该书出版的意义显然还不啻如此。“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此言是国内华侨华人研究界用以形容华侨华人分布之广泛和生存力之顽强的常见表述。然而,“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研究”,则可以说是得益于《欧洲华侨华人史》的出版才有更完整的体现。因为,在该书问世之前,国内已…  相似文献   

8.
《女人艺术》是1928年7月由长谷川时雨创刊的综合文艺杂志,由于从编辑到撰稿人全部为女性而被评论界批判为"女性王国"。这个"女性王国"的建构,不仅为昭和初期的女性作家提供了发表的平台,将林芙美子等一批新人推上文坛,同时也为日本女性在政治及文化领域争取权利提供了言说的舞台,在昭和文学史及昭和女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若围绕《女人艺术》上登载的评论文章及文学作品等主线透视"女性王国"从建构到崩塌的整个历程,不仅可以从中管窥到昭和初期日本女性的精神诉求及社会追求,同时还能勾勒出当时日本女性主义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韩国 16世纪思想家栗谷李珥哲学思想研究的专著《立言垂教———李珥哲学精神》 ,于 2 0 0 3年 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作者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张敏博士。1997年 12月由韩国大宇学术财团支援 ,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李退溪思想研究》 ,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撰写的有关韩国思想家的专著。在韩国哲学思想史上 ,李退溪与李栗谷被称誉为“双臂双峰” ,均为韩国最有名的思想家。在中韩建交十周年前后 ,由中国学者研究撰写的两位韩国哲学大家的专著先后…  相似文献   

10.
姜长斌 《美国研究》2006,20(1):149-155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刘建飞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美国利用半年时间采访了60位美国战略及国际问题学者。这次“长征”采访构成了他的新著《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的写作基础。该书2005年11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大博弈》主要根据访谈心得但  相似文献   

11.
在韩国济州岛,有这样一位“农夫”,他如痴如醉地爱上济州岛的树木,36年来,倾注毕生精力,将一片荒凉的乱石地建成了世界唯一的盆栽庭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都饱蘸着这位农夫的信念与理想,这不仅是一座盆栽之苑,更是一座浸透着灵魂的精神之苑。他就是韩国济州岛盆栽艺术苑———“思索之苑”的苑长成范永先生。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思索之苑》一书,讲述的就是这位韩国“农夫”的石头与树木之爱以及他的人生故事。2006年2月17日,该书首发仪式暨出版座谈会在现代文学馆举行。该书2003年在韩国出版,由成范永先生亲笔撰写。成范永先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日本政治与外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其中李建民博士撰写的《冷战后日本的“普通国家化”与中日关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下简称《发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日本“普通国家化”这个极为复杂敏感的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该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把握了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中日关系众多的问题当中提取和把握影响两国关系的核心问题,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关键。在《发展》第五章“21世纪初中日关系的回顾与前瞻”里,该书提出了关于新型中日关系的思考,并将建立“不是敌人的中日关系”作为新…  相似文献   

13.
徐龙第 《欧洲研究》2005,23(5):140-150
英国学者马克·B·索尔特(MarkB.Salter)的著作《国际关系中的野蛮与文明》一书的英文版出版于2002年,2003年底由肖欢容博士等译成中文并于2004年初正式出版。这看起来距离今天好像有一阵子的时间了,我们不禁要问,这本书在今天的解释力如何,它是否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呢?当然,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并没有引起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界的注意。如果简单地从著述的内容上看,该书可以被看作是作者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言行的一种反思和批判。但是,如果把本书所论及的主题置入更宽广的历史视野及当下的国际思想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14.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传世之作《追忆似水年华》经我国十几位法文专家、译者的通力合作,圆满译成。此书从组译、编辑到全部出齐历时七年。它的出版,填补了我国翻译史上的一项空白。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中译本,在新闻出版署最近举办的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评奖中荣获了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国会:代议政治与议员行为(第十四版)[美]罗杰·H.戴维森等著刁大明译2016年8月出版/128.00元ISBN 978-7-5097-8976-6《美国国会》是一部全面评介美国国会的制度演进、选举生态、议员逻辑、组织结构、规则程序以及政策过程的经典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981年,后多次再版,堪称研究美国国会政治的"金标准"。该书不仅被美国著名大学研修立法程序以及政府决策的学生广泛使用,而且获得了学  相似文献   

16.
自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 ,中国人学习韩国语 (朝鲜语 )的人数大增 ,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值此之际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宣德五研究员撰写的《朝鲜语文论集》一书于 2 0 0 4年 7月由开明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收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的有关朝鲜语研究的论文 ,是作者 5 0年来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结晶。全书共 30 7万字。该书按其论文性质分为 7组 :第一组为“朝鲜文” (韩国称“朝文”)研究 ,概要地介绍了朝鲜文的文字体系、语音体系 ;第二组论文论述了语法问题 ,对朝鲜语语法系统作了概述 ,并具体分析了朝鲜语的句法结构特点和词法…  相似文献   

17.
甘均先  毛艳 《法国研究》2003,(1):90-101
蒙田 (15 33— 15 92 )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也是最杰出的一位人文主义者。他的人文主义含有非常浓厚的怀疑主义特质。早期蒙田奉行的是禁欲主义 ,后来逐渐转向怀疑论。 15 75— 15 76年间 ,他开始写《为雷蒙·塞邦辩护》一文 ,并于 15 80年在《随笔集》第二卷出版。这篇文章被威尔·杜兰称作“最具毁灭性的论文之一 ,而且可能是现代文学中怀疑论的最具体表现”[1](P312 )。也就在写这篇文章期间 ,他将“我到底知道什么 ?”这句座佑铭刻在他的印信上。可以说 ,蒙田精神上的怀疑危机就在这个时期开始表现出来 ,并渗透到他的不成系统的哲学…  相似文献   

18.
J .R .拉德米拉尔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译界来说 ,应该已不陌生。早在 1998年 ,由许钧、袁筱一编著的《当代法国翻译理论》一书就曾辟专章评介其代表坐作《翻译的理论要素》①。该书于 1979年首次出版 ,1994年被收入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的TEL丛书集 ,被认为是继乔治·穆南《翻译的理论问题》② 之后法国翻译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可喜的是 ,在承袭了穆南的语言学立场之后 ,拉德米拉尔又从数十年法德哲学翻译体验出发 ,结合翻译实践教学经验 ,发展出了一套以思辩为特色的译论。在巴黎十大进修期间 ,笔者有幸聆听了拉德米拉尔教授开设的翻译理论讲…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新民周刊》2015,(12):85-85
《黑色大丽花》 1947年1月5日,一名年轻女子受尽凌虐的尸体在洛杉矶的一处空地中被人发现。女子生前美丽的容颜被人用利刃从左耳到右耳划出了一道可怖的怪笑,躯干上的创伤更是令人不寒而栗。她就是“黑色大丽花”——她的死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桩黑色悬案。一种黑暗的痴迷驱使着两人去挖掘她过往生活的每一块碎片,去天涯海角搜捕杀害她的凶手,去毫无保留地占有这个女人——即便是在她死后。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张蕴岭研究员主编的《东亚区域主义:趋势与回应》(英文版)一书即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001年启动的东亚合作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也是此前出版的《东亚合作:进展与未来》、《东亚合作:寻求协调一致的方式》的姐妹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