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6):86-86
近一个时期来,台湾高雄市捷运工程及引进外劳弊案在岛内越滚越大,民进党台湾当局的高官被揭出涉及弊案的事证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哗然。台湾领导人被迫为此事在公开发言中表示“道歉”,涉案官员辞职.民进党中央开除了涉案官员党籍。此事重创民进党台湾当局的形象,这个在岛内仅执政5年的政党面临官商勾结、贪污腐化、谎言不断的腐败和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2.
“公务机要费案”尚未厘清,陈水扁家族海外巨额账户再被曝光。随着案情的深入发展,前“第一家庭”深陷洗钱案难以脱身,并受到民众强烈谴责,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3.
邵冰 《黄埔》2007,(1):4-11
2006年的台湾政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一连串的弊案,引爆岛内民众的强烈不满;一波波“倒扁”浪潮,震撼了岛内政坛。临近岁末,“倒扁”阵营与陈水扁当局的较量更加激烈;“特别费”争议持续延烧,台湾官场进入大动荡期;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牵动台湾政局走向。这一时期岛内的政局,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相似文献   

4.
2000年夏,台湾岛内一桩沉积了六七年的“尹清枫命案”再次掀起轩然大波。随着此案的调查深入,人们更有理由相信,“尹案”的发生并非单纯的军中命案,而是与军中采购弊案有关,也因为有弊案才会衍生出命案。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8,(12):25-27
台检方特侦组是以陈水扁涉嫌侵占公有财物罪、诈领财物罪、利用职务收贿罪及违反洗钱防制法、“国家机密保护法”等五大罪名,且与共犯有串证之虞等理由,向法院声请羁押禁见。岛内检调人员认为,无论陈水扁如何狡诈,一切都靠证据说话。岛内舆论认为,证据确凿,陈水扁想脱罪很难。台湾媒体也认为,特侦组首批将针对“国务机要费案”、洗钱案、龙潭土地开发及南港展览馆收贿案件侦查终结。侵占“机密外交”款项案及金控汇款等部分,将留待下一批持续侦办。  相似文献   

6.
8月中旬,陈水扁“海外密账弊案”爆发后引起岛内强烈震憾,对尚未完全走出败选阴影,意欲重整旗鼓再出发的民进党带来一记重创,民进党东山再起之路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10日,150多万人参加了台湾省台北市的“天下围攻”行动,将持续了几个月的“倒扁”运动再度推向了高潮,以贪腐为特色的陈水扁当局再次面临民众的怒吼与声讨。陈水扁自上台以来,民望不断走低,卷入的弊案却不断刷新纪录。最近一年,台湾岛内揭发出来的重大弊案几乎都与陈水扁及其家人或亲信有关。但在民众的怒海中漂泊的一叶“扁”舟却仍然负隅顽抗,拼死硬顶,不仅为台湾岛内民众所不齿,也成为历史的笑柄。重重弊案缠身这两年,可以说是台湾的“弊案年”。岛内政治围绕着弊案翻滚,民众也在弊案的不断曝光下对陈水扁当局几乎丧失了全部信…  相似文献   

8.
章蓉 《两岸关系》2009,(2):9-11
2008年台湾政局出现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年来,蓝绿双方围绕民意代表和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场重要选举、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主导权以及陈水扁家族贪腐案展开激烈攻防。年内,政党再度轮替后的岛内蓝绿政治实力对比发生重大逆转,执政8年的民进党沦为在野党,国民党实现了“全面执政”。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面临内外各种不利因素,虽掌控大局但步履蹒跚;在野后的民进党连遭打击,“台独”势力遭受重挫,岛内社情民意出现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     
《台声》2013,(10):14-14
“关说”&“天兔” 这个9月,台湾岛内遭遇了两场风暴。先是9月6日掀起的政坛风暴,当天台特侦组公开“关说案”,台“法务部长”曾勇夫宣布辞职。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3,(9):52-52
8月3日,台湾社会对役男洪仲丘冤死的愤怒,通过网络的简单召唤,催化出一支近25万人的“白衫军”走上凯达格蔓大道。当天,岛内民众高举一张张淌血的“公民之眼”图像,场面让人肃然。这样的规模和情绪,传达出岛内民众对台当局的颟顸、敷衍,忍耐已达临界点。若以为这场示威只是为抗议台军重重黑幕,恐怕就低估丁这项行动的意义。事实上,这次示威掺杂了岛内民众对社会种种不公不义现象的义愤,集中藉由“洪仲匠案”找到一个宣泄出口。  相似文献   

11.
在李登辉的操控和民进党主席许信良的配合下,国民党主流派和民进党明目张胆地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不顾新党的抗议和岛内各界的强烈反弹,操纵“国民大会”于7月18日通过了包括“冻省案”在内的“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冻省案”的通过,充分暴露了“台独”和“独台”势力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5,(2):92-92
自1982年以来,两岸贸易以年均25%的速度追增。台湾的许多产业正加快向大陆转移。据岛内经济主管部门的统计,1990年至2004年,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案累计达3万多件,总投资额达4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李平 《两岸关系》2023,(1):43-45
<正>2022年是台湾地区选举年,岛内政局主要围绕2022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丑闻弊案频发,该党试图在地方选举中打“抗中保台”牌,但未能奏效,岛内“讨厌民进党”的民意情绪持续累积,最终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岛内政治格局呈现蓝营“地方包围中央”之势,国民党士气大增,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4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动荡。  相似文献   

14.
柳英 《两岸关系》2006,(6):15-17
近日,陈水扁女婿赵建铭之母简水绵涉嫌内线交易,低价从彰化银行买进大笔台开(台湾土地开发公司)股票,获取暴利一案在岛内引起了轰动。岛内上下都对此表示愤怒,台检调单位也正式介入调查,陈水扁再遭重创,民进党面临极大的执政危机。  相似文献   

15.
"公务机要费案"尚未厘清,陈水扁家族海外巨额账户再被曝光。随着案情的深入发展,前"第一家庭"深陷洗钱案难以脱身,并受到民众强烈谴责,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6.
柳英 《两岸关系》2006,(4):26-28
台湾最近弊案连连,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高捷”弊案还没查清,春节前匆匆上路的ETC(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运行还不到一个月又传出贿赂丑闻。连日来,岛内民众怨声载道,在野党坚决表示要将弊案一查到底,台湾当局的公信力已经跌至谷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台湾蓝绿阵营围绕立法机构选举和大选、马英九的大陆政策、陈水扁弊案展开激烈较量的一年,是岛内政局出现重大转折,民进党、“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完全执政”,政权基础渐趋稳固,但因拼经济成效不彰而深陷执政困境。民进党“台独政权”终结,实力迅速下降,改革进程受挫,发展危机加深。岛内外“促和遏独”积极因素持续增强,但未能扭转“台湾主体意识”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7,(3):15-16
就在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仍身陷“特别费案”危机之际,岛内媒体传出消息,“立法院长”王金平将在春节后正式宣布参加国民党内“总统”初选,这立即在台湾政坛掀起波澜,并引发了人们对国民党是否会陷入分裂的担忧。  相似文献   

19.
安东 《台声》2014,(9):48-48
<正>近日来,台湾陆委会特任副主委兼海基会副董事长、秘书长张显耀去职一案引发岛内外各界高度关注。案发至今虽然没有最后定论,但其对岛内政坛及两岸关系而言都带来巨大冲击。两岸关系能否经受住考验,继续保持和平发展的方向和势头,颇为引人关注。张显耀去职案在岛内至今依然闹得如火如荼、传言满天。两岸间的后续协商,包括货品贸易谈判、争端协调机制、两岸互设办事机构等诸项内容,是否会受到牵涉影响尚不得知。但目前看  相似文献   

20.
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长率继2007年10月份高达5.34%、创下13年以来新高以后,11月份仍高达4.8%,并且是连续第3个月超过3%,岛内已有学者预计2008年物价走势将比2007年更严峻。这是近几年来岛内物价形势首次出现失控的迹象,尽管台湾当局仍宣称全年涨幅不会超过2%,但对于连续数年在低谷徘徊的岛内经济与民生生活来说,年底出现的物价持续涨势却足以令人感到“心惊肉跳”,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压力明显加大。正值岛内领导人选举前夕,这一问题更具有敏感性,不可避免地会对台湾政局演变产生逐渐放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