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注意制度反腐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建设是反腐败的最根本途径,已经成为党内外的普遍共识。现实的悖论却是,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成效不断显现的情况下,腐败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有些领域反而还出现了加重和蔓延的迹象。"制度反腐"进程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是解释这一悖论的关键。制度反腐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既源于一些价值、理念的偏差,又与反腐败制度体系本身的设计及其执行和运作有关。这些所谓倾向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制度虚置"、"制度短板"、"制度离散"、"制度冲突"、"制度盲区"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缓起诉制度起源于起诉便宜主义的理念,反映了刑事追诉理念从"报复刑"向"目的刑"的转变。文章对我国台湾地区缓起诉制度的内容、特点、法律效力、撤销与救济以及该制度存在的价值意义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将我国大陆修改后刑诉法中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我国台湾地区缓起诉制度进行分析对比,为进一步完善与推行我国大陆地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制度在法律中的确立,有利于消除"标定理论"对未成年犯的影响。文章指出我国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对象范围要扩大,适用主体需建立联动机制,适用程序应明确制定操作规程。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制度应向前科消灭制度的全面建立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战时缓刑制度是我国军事刑法中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其源自一般缓刑制度,又与一般缓刑制度有所不同。文章从战时缓刑制度的概念出发,指出我国现行战时缓刑制度的不足,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一是适用战时缓刑制度的刑罚种类;二是"没有现实危险"的认定依据的完善;三是战时缓刑制度禁止条件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汉代"以农为本"的民本思想使其法律关注民生。甘肃出土的大量汉简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两汉时期的民事诉讼机关、民事诉讼审级、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以及作为审判依据的爰、传爰书制度。  相似文献   

6.
从制度外观和制度内涵上看,英美刑法中的共犯制度可以被视为区分制共犯制度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于大陆法系区分制共犯制度立法,英美刑法对于未导致实质犯罪的参与犯按照未完成罪来处理,对导致了实质犯罪的参与犯则按照狭义的共犯制度来处理。在"如何设定参与犯的处罚条件和处罚原则"这一视角下,被归属于未完成罪的教唆罪、共谋罪和狭义的共犯制度构成了英美共犯制度的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7.
"另案处理"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的一种案件处理方式,但在实践中缺乏有效监督,侦查权呈现日益被滥用的趋势。因此,应从立法上、技术上、制度上构建全方位的"另案处理"监督机制,促使检察机关内部形成监督合力,督促公安机关及时侦破案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依法追诉。  相似文献   

8.
博弈论制度分析方法在分析"以罚代管"问题上具有适用性。通过模型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以罚代管"这种非正式制度的成因及其演化过程。而通过对"收支两条线"制度有效性的博弈论分析,有助于解释"以罚代管"为何屡禁不止,进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不成立一般累犯的规定,并扩大了特别累犯的范围,司法实践中应对本次修正中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等内容作正确理解和适用,使累犯制度的作用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财产申报公开制度来源于西方,是许多国家预防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一种常用手段,被誉为"阳光法案"。而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在借鉴国外经验过程中也出现制度"水土不服"现象。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并从不同方面对该项制度的建立提出明确的建议与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中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进行了分析。我国的会计准则变迁是强制性、渐进式和被动式的。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变迁中存在制度供给不力、带有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和"体制锁定"、知识存量的积累不充分和技术创新迟缓以及制度执行失范和制度间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必须在政府重视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继续深化会计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停止侵害的救济方式被认为是判定专利侵权后的当然结果。但是,我国专利法领域中的侵权责任不同于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侵权责任,并不仅仅把侵权行为视为债的发生原因之一,侵权责任也不仅包括损害赔偿。因而,停止侵害请求权不宜被视为一种绝对权的请求权,而应当基于侵权责任产生。美国法上"永久禁令"制度为我国重构专利侵权救济中的停止侵害制度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应当重新思考,在限制停止侵害救济当然适用的基础上,重构我国专利法中的停止侵害制度。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刑事司法"非刑罚化"和"轻刑化"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检察官起诉自由裁量权、刑法谦抑性及起诉便宜主义等法学要义。这一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现行不起诉制度,是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方式的一种体现。文章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实行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重大误解"跨涉民法"交易安全"与"意思自治"两大基本价值,是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多发、重要理由之一。文章拟对重大误解法律制度进行体系化思考,由对制度本身的分析回溯至意思表示瑕疵乃至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这些民法基本问题,以明晰重大误解的界定和应用,并探索其在立法上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5.
"醉驾"入罪是风险刑法范式的一种规定。中国对"醉驾"行为采取刑罚与行政处罚二元模式,其入罪表现为抽象危险犯且使行为人实际承受了有关职业等资格禁止、丧失的一些应属资格刑的附随后果。我国应借鉴德国刑法中有关刑罚以及"酒驾罪"制度设计,拓展资格刑范围以符合"新财产权"的司法最终处置原则,构建已丧失之资格和权利恢复的复权制度,以最大程度地消解"醉驾"入罪的制度后危机;为化解"醉驾"入罪的制度后危机,需认真对待刑法第13条的"但书"。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事实上确立了合适成年人制度,实现了该制度的法治化。然而,此制度存在立法逻辑不够严谨、制度设计不够合理等理论困境。完善合适成年人参与机制的具体对策包括:树立"国家亲权"与教育刑理念,制定合适成年人制度的相关规则,设立一个合适成年人专门机构,优化合适成年人制度的物质系统。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在这个关键阶段,政府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处于变动状态,市场经济某些领域极易出现"规范真空",即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控制不了的领域。"规范真空"领域亟需第三只"看不见的手"——非正式制度来规范。非正式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进行的保证,在新时期应加大力度给予完善。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持续性代理权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英国完善后的“持续性代理权制度”对成年监护制度有重大影响,比之我国目前的成年人监护制度方面的规定,我国的制度显得十分不足。本文介绍英国的"持续性代理权制度",希望对我国的立法或制度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律师辩护制度是刑事司法制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权保障制度的体现。从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律师辩护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通过十几年的实践,已取得的制度进步得到一定程度的巩固,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辩护制度的弊端,即所谓"三难"(会见难,取证难,阅卷难)、"一怕"(律师伪证罪)问题,已经对我国刑事诉讼整体功能的改善和人权保障制度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限制,所以有必要予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政府制度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它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近代以来法国政府制度更替频繁,最终通过1958年宪法建立了半总统半议会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得以确立。在半总统半议会制下,法国产生了"单翼统治"与"左右共治"交替出现的独特政治现象。半总统半议会制是法国集权传统和民主传统的结合体,它在法国的创造性建立,在世界范围内打破了议会制和总统制在政府制度领域两分天下的局面,成为不可忽视的"第三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