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演进及其行为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党建对于中国共产党确立其在城市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城市社区不同于传统单位的政治生态又使得城市社区党建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共产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社区党建活动。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问题意识阶段、政策思路形成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在此过程中,社区党组织表现出国家化和行政化的双重行为取向。这一双重取向的出现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并有助于解决社区党建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但是其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张力。社区党建的演进历程表明: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构建一元化权力结构的目的出发,用自身的党建逻辑在型构社区的权力结构;另一方面,社区的制度环境也在推动着社区党组织的转变乃至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党建活动与社区民主自治的发展也在进行着双向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马仲良 《新视野》2002,(5):17-19
一、 我国社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社区建设逐渐开展起来,到现在已经形成为了一股潮流。一开始,社区建设以社区服务为突破口,然后逐步扩展到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和社区环境等全方位的社区事业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区党建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1999年冬季,民政部在沈阳市召开沈阳社区自治模式论证会,拉开了以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龙头、以社区服务组织建设为重点、以社区组织建设带动社区事业建设的全方位发展的序幕。2000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并批准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治理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城市社会治理主体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统治型治理模式被新的政府主导治理模式所替代,其治理体制特点为:权力配置集中;自上而下单项进行;“政社合一”;社会被国家结构化。到了80年代,由于非国有经济的出现,大量国有企业的破产以及利益集团和民间组织的出现,使城市社会治理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政府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为社区提供了政策与法规;另一方面,非政府社区组织日益参与、渗入社区并介入社区活动。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治理转型将是一个趋势,它表现为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的结…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出现了巨大变化。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另一方面,我国社区自治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与巨大的需求空间相比犹存不足。利益的多元化带来多元化的利益主体,民众的自我意识在不断提升,如何来解决社会不同群体的要求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巨大课题。笔者从治理理论视域出发对社区和社区自治加以研究,通过分析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和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现状找寻我国社区自治发展方向,通过对吉林省6个市州、30多个社区的实地调研、走访以及发放调查问卷探寻吉林省城市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和促进社区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民政部确立的2013年~2015年间"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中关于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案例,归纳出城市社区协商治理创新的主要经验与启示,提出加强垫江县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建议:坚持党建为本、树立品牌意识、坚持法治为基、德治为魂、自治为根、智治为法、坚持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向纵深发展,"治理"模式在全球得以广泛应用与扩展。其中,社区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治理模式被广为实践。出现了"上海模式"、"江汉模式"、"铜陵模式"等等。本文以治理理论为支撑,从我国城市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的典型模式出发,分析我国城市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卫  刘艳敏 《唯实》2013,(8):62-64
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而社区冲突是指社区内的各个主体包括个体、群体或组织为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而产生的对抗性行为。社区冲突具有区别于一般冲突的特性:发生在社区这一独特地域;参与主体主要包括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组织等其他社区主体;涉及的多是社区内公共资源的分配,其中主要以物质利益引发的冲突为主;形式多为显性,从激烈程度看多为中低强度。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相互交织加剧了社会分化,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各种矛盾与冲突相伴而生。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冲突发生的前沿地带,近年来社区冲突频发影响了社区的稳定与秩序的形成,阻碍了和谐社区治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提高对社区冲突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8.
<正> 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开始了由单位主导型向街居社区主导型的转变,其重要标志就是城市社区建设。作为西部的重要城市,成都市近年来的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社区组织已经建立。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推进成都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已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2)
城市社区网站作为一种重要的社区网络媒体,承载着立足于本地社区,为本地居民服务的功能。城市社区网站在新城市、新传播主体、新互联网技术和新区域经济的推动下兴起和发展起来,扮演了社区新闻资讯与交流平台的提供者、社区公共领域与利益表达渠道的建设者和社区文化的塑造者等角色,其应在"社区"核心定位、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政府和民众的联系桥梁建设、与其他形式的社区媒体形成合力等方面做足做实,更好地发挥社区建设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城市社区参与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杨荣 《探索》2003,(1):55-58
社区参与泛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公共活动 ,影响社区权力运作 ,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行为和过程 ,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培育、引导和规范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和行为 ,应努力促使社区成员利益社区化 ,重新构建社区居委会权力来源的合法性 ,明确不同参与主体的权责边界 ,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1.
在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蓬勃兴起的新生事物,是广大市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美好生活的新实践,是把城市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新载体,是增进精神文明实效的根本途径。一、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素质、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社区综合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构成了文明社区建设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效的重要途径。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领域,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初级群体。社会基本规范和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社区这个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人与人交往而传承的。实际上,个人的道德伦理意识养  相似文献   

12.
和谐城市社区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社区发展的规模、水平和质量,都与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要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社区居民自治的作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社区法制建设,搞好社区治安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一个健康的、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变迁重新调整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在“国家全能主义” (state -tatalirianism)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 ,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嬗变。在城市社区 ,这表现为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管理组织 (街道 )和社区自治组织 (居委会 )在自身组织和行动上的变革 ,以及这种变革对于城市居民的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在社会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下 ,社区居民自治参与逐渐成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 ,研究城市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极具现实意义。一、居民参…  相似文献   

15.
陈圣龙 《学习月刊》2011,(19):27-28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亿万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而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关键在于健全有效的社区管理体制。在我国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城乡之间实行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目前,城市社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但在现实中,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运行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党委领导是关键核心,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将党建与社区治理相融合,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社区变迁与社区阶层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钦 《实事求是》2003,(2):55-57
关于城市社区变迁的理论 ,是基于西方城市生态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城市生态学认为 ,城市空间组织、人们居住变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非常密切 ,并且认为城市社区起初都是基于天然地理位置自然形成的“自然型”社区 ,由于市场竞争引起社区人口变动 ,从而引发社区变迁。具体说来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个人之间将为争夺城市内部的有利区位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从而形成与空间区位相联系的独特的地租格局。由于个体经济能力的差异 ,决定着不同的个人和社会集团(单位个体 )在争夺优势区位过程中的相对竞争实力 ,其结果必然产生地理空间上的居住隔离 …  相似文献   

18.
社区传播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社区报的立足点在于社区本身。社区报应该定位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实用手册"。为实现这一定位,应实行目标读者锁定社区中老年居民和家庭妇女、社区新闻与生活资讯并重、加强社区报采编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林泉 《新视野》2005,12(2):47-49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我们对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本文通过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影响它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主要包括: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物质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党政组织、企事业组织、自治组织的关系;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社区社会发展与社区人的发展和谐统一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胡永琴 《奋斗》2006,(9):18-19
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是反映社会是否和谐发展的标志之一。社区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化组织载体。在社区中。社区管理与服务在农民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就是一种可被直接感受到的新的支持力量。因此。以社区为切入点解决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是社会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把农民工融入到社区之中,从而保证他们与城市居民获得同样的权益保障并形成共同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