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成都市开展“农耕文化”的讨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表明市委和市委书记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境界上来抓成都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农耕文化”也确实切中了成都人思想观念的要害。提出这个问题,我想是为了通过对“农耕文化”的反思,促使成都人主动地自觉地克服历史积淀遗留下来的惰性和“农耕文化”熏  相似文献   

2.
<正> 一、“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农耕文化”作为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曾对成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们伦理道德体系的形成,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正向现代化迈进的成都来讲,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农耕文化”在思想观念L表现为封闭、狭隘、保守。总认为自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吃穿不愁、旱涝无忧,对外无所求,眼界始终局眼于固定的地域上和个人天地中,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世界,更好地了解别人和反省自己,进而消磨了进取心,钝化了竞争力,制约了成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其次,“农耕文化”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表现为顺天安命,知足常乐。不讲低投入、高产出;不讲扩大再生产和滚动发展;满足于低收入和低消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伦理价值层面的内在规定.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战略。而要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有效性,就必须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权威、文化权威和政治权威;加快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阵地;不断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体制机制;大力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克服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因素,塑造与成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成都新文化,促进成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共成都市委党校于5月28日举行了农耕文化研讨会。来自省、市近30位领导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反思“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因素,探讨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振作精神,加快成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问题。与会代表踊跃发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整个文化发展繁荣的首要任务?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相似文献   

7.
用和谐文化“以文化人”,促进不同组织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目的。“以”是建设、构建;“文”特指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即变化、变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特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以文化人”就是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组织文化,潜移默化地感化、教育、说服、引导、约束人,以形成全体组织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共同的行为准则。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我认为建设组织和谐文化,实现“以文化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今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会要求,“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相似文献   

9.
近20多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开展了三次以农耕文化为主要研讨对象的理论大讨论,在思想观念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有力促进了四川人思想大解放,加快了四川改革开放步伐。对农耕文化的批判始自近代以来的历史文化研究,四川把破除农耕文化负面影响作为思想解放的重要内容,有着历史的必然。四川这三次思想解放与农耕文化大讨论的历史意义不可低估,"盆地意识"、"小农意识"等束缚思想观念的意识已经逐渐被四川人所抛弃,一种贴近改革开放时代的价值理念正在成为四川人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的“普世价值”作为西方国家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武器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普世价值”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领域的指导地位、冲击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阻碍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消解了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感召力。面对“普世价值”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形成的危害,应敢于抵制“普世价值”、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意识形态竞争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价值观自信;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打破西方迷信。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根本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理论和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管仕廷 《唯实》2012,(5):61-63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红色文化热"缘何再度兴起?红色文化热契合了时下大众的心灵渴望与精神需要;红色文化热折射出了大众文化的危机;红色文化彰显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种现实有效的探索;红色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巨大的发展前景成为红色文化热的经济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之一。同时,《决定》强调在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怎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之间的关系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针对当前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现代诚信大厦,是摆在国人面前一项重大而严肃的时代命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呼唤重建诚信文化诚信文化是指诚实守信为核心理念的行为准则,并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题中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我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充分表明,诚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是推动人与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依据。从现代社会的视角看,弘扬诚信文化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根基和精神纽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应遵循行为准则。当前,整个社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确实令人堪忧,说严重点到了“可怕”的地步。一是官德滑坡,滋生腐败。突出表现在政绩弄虚作假,年龄履历造假,以权谋私敛财,生活腐化堕落等;二是商德滑坡,不讲诚信。假冒伪劣防不胜防,坑蒙拐骗花样百出,虚假广告随处可见,令人心怵的案例有“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黑煤窑”等不一而足。三是公德滑坡,人心不古。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决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中之重提出来.直指社会突出问题和矛盾利害.显然是抓到了点子上。企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单元.  相似文献   

16.
李长春同志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指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全篇。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深刻理解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任务,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旧传记历来是重叙述,渗透以伦理;但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却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现今人物传记,与过去虽大见相异,囿于气候环境、文化沉淀的影响,仍含有传统文化和50年代苏联模式的色素,前者使它继续因“三讳”而扭曲,后者也因回避本国“错误”人物和领导人而变形。人  相似文献   

19.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作为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包罗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鄂东方言谚语为例,分析了别具特色的鄂东农耕文化、鄂东中医药文化,从而揭示出鄂东地区方言谚语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当前,要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将其作为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