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辉  杨洁 《理论导刊》2008,(2):58-60
构楚和谐社会必须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社会、人身等方面的权益严重缺损,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农民工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自身维权意识不强、城市政府政策不合理、利益组织失缺.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分类分层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帮助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维权能力;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必须正视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公平、公正地对待农民工,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还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为此,要从加强相关立法、推进体制制度改革和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逐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4)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分配格局面临重构,社会资源和社会阶层正在重新整合,社会矛盾凸显,农民工群体的"权益困境"地位亟待改善。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会惠及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群体。积极探索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的新途径、新方式,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何宏莲 《理论探讨》2008,2(1):162-164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农民工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司法救助等方面的权益在社会中均处于弱势地位,很难得到保障,从法律视角来看,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关键应当落在法律法规的完善、法律救助体系的建立以及负责任的执法者身上,只有完善的立法体系,强有力的执法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进程中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各界在关注和解决农民工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的同时,也应关注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的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有:由身份焦虑所衍生的自卑、悲观、孤独心理,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以及弱势和敌对心理,等等.要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最根本的是改变农民在社会结构中的劣势地位,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各社会阶层之间能够有序流动的社会。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阶层,其权益的缺损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工业化中期进程的来临,则为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同时,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有利于构建和谐发展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最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障权益短缺现象明显。构建完善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封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及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和社会要封农民主社会保障问题高度重视,努力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中国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分析可知,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表现出保障权呈现比较显著的边缘化倾向、保障需求和维权意识比较强烈及参保率比较低的特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困境:一是中国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二是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项目有待完善;三是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比较狭窄,且呈现出地区与城市的差异性。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机制:第一,应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规划与科学设计;第二,要不断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第三,应陆续拓展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且逐渐拓展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城镇的社会覆盖面。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十二五”时期党和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特征,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各项权益,发挥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确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女农民工作为日益庞大的、新的弱势群体,其权益保障的缺失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女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对女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以便女农民工权益受损时能及时得到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