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萨克斯坦一直把俄国置于为对外关系的最优先地位。俄国也在近十年来,对哈萨克斯坦给予更多的关注。俄国加强同哈萨克斯坦的战略考量:保障俄国中部的安全;争夺里海资源和过俄境的石油管线;利用哈萨克斯坦的力量解决中亚的地区问题;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经济的互补性与保护侨民;借助哈萨克斯坦打造出自己的核心引擎。俄哈发展双边关系使得"地缘中心地带"的重组更加复杂,从短期看俄哈关系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澄 《世纪桥》2013,(8):4-5,21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影响的地方。20世纪初,俄国建筑中东铁路的同时在哈尔滨也兴建了附属工厂,形成了一批产业工人。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使哈尔滨的工人阶级较早觉醒并建立了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黄澄 《世纪桥》2013,(10):4-5,21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影响的地方。20世纪初,俄国建筑中东铁路的同时在哈尔滨也兴建了附属工厂,形成了一批产业工人。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使哈尔滨的工人阶级较早觉醒并建立了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关于黑龙江建党活动,近几年来学者们虽有些论著,但都说法不一.笔者为此收集了各方面资料,接触了一些档案,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考察和探讨。以就正于史学研究请同志.一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边睡,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前,中东铁路沿线就有布尔什维克的活动,因此,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的地区。据当时的《远东报》记载:“莫斯科共产党宣传学校女子部毕业生22人经赤塔来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1905年12月8日.中东铁路工人在哈埠俄国布尔什维克秘密组织下,实行全线大罢工。从《远东报》记载中也反映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在黑…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促进哈尔滨经济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哈尔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优势十分明显,但遗憾的是,哈尔滨的科技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导致哈尔滨经济发展滞后。深哈两市对口合作为哈尔滨创新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哈尔滨要借力深哈互动,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促进两市高端人才交流,加快实现哈尔滨市的全面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6.
段永富 《世纪桥》2013,(14):65-66
根据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之《附约》规定,包括哈尔滨在内的众多东北枢要城市纷纷于两年后开埠通商,从而开启了东北“自开”商埠的大幕。哈尔滨开埠一方面促进了本地区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得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对外交往日趋扩大,打破了俄国的垄断局面,也促使哈尔滨向近代化城市迈进。  相似文献   

7.
李五泉 《奋斗》2006,(3):64-64
俄国十月革命后。因国内战争,时局一度陷入混乱。中东铁路运行受到影响,特别是运输安全也成了问题。当时的协约国纷纷派兵对俄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中东铁路运行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1919年初.协约国中的美、日、法、意等国代表,以俄国没有统一有效的政府为借口,在哈尔滨召开了“监督远东铁路会议”。提出了中东铁路管理权问题。试图浑水摸鱼;利用中东铁路管理权做文章,谋取在华利益。  相似文献   

8.
田家乐 《世纪桥》2009,(10):50-51
红色经典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是根据真实人物经历创作的,小说主人公——哈一中老师、中共地下党员王一民,以他智勇双全的形象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而王一民的原型就是曾在哈尔滨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有着丰富地下斗争经历的李维民。  相似文献   

9.
陈永昌 《奋斗》2006,(1):10-11
黑龙江省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大城市为核心纽带构建哈大齐工业走廊,这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举措,是构筑东北亚经济圈的新亮点.也是省委、省政府发展龙江经济的大手笔。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该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思路去设计和构建,力求在更高的历史平台上实现“四个创新”: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位于松花江北岸的哈尔滨市呼兰区境内,是1991年6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创办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24.39平方公里。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距哈尔滨市政府仅8公里,并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上,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开发区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滨北(哈尔滨至北安)、滨洲(哈尔滨至满洲里)铁路在东部与南部通过,松花江在南部10余公里处流过,水运线可直达俄罗斯境内。公路网四通八达,哈黑、哈肇、哈大、哈伊等公路在此穿过。得天独厚的地理及交通条件,使其融入了国内及国际的经济脉络,促进了利民开发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哈尔滨新区是2015年12月16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16个(东北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是唯一一个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18年6月7日哈尔滨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在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成为新区建设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标志着新区伴随着哈尔滨市的发展,已进入了"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发展的新时代。今年,我省将制定出台《哈尔滨新区条例》,依法保障哈  相似文献   

12.
何宏 《奋斗》2014,(5):57-57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城市。自从1898年,沙俄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东清铁路以来,在山东、河北以及铁路沿线农村,雇用了大批破产的农民,并有大批俄国工人来到铁路上做工。1907年,沙俄将哈尔滨临时总工厂扩建,改为东清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今中国北车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中国工人总数就达2000之多,他们是哈尔滨早期工人队伍的骨干。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是在学习欧美政党政治失败之后,借鉴俄国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这一思想对近代中国政党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吴丽实原名吴善生,又名张金德,化名石,是中国共产党派往东北地区最早的领导人之一。历任中共哈尔滨特支书记,北满地委书记,满洲临时省委组织部长,山东临时省委书记。1931月4月5日在济南英勇就义。吴丽实何时到哈尔滨从事革命活动,因为没有文献记载,所以长期以来说法不一,至今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c弄清吴而实来哈时间问题,是哈尔滨党组织乃至东北党组织早期历史的一件大事。因此,笔者试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和商榷,以求解开吴丽安抵哈时间之谜。目前,吴丽安抵哈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4年10月,另一种说法是1925年初。笔者…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和长春是东北北部的两个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哈长城市群中的两个核心城市,两市的产业联动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就现实而言,促成哈长两市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为此,建议从增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建立合作机制、完善哈长两市产业联动发展保障机制、搭建哈长两市产业联动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农业领域的互利合作、推进制造业领域联动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领域互利合作、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等方面推进哈尔滨和长春产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牟建波 《奋斗》2001,(3):21-22
作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2000年重点推进项目,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以下简称哈会展中心)建设工程正处于紧张的筹备之中。这一仅建筑工程投资就多达十几个亿的重大工程,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关于它的功能,有人认为:其一是哈会展中心的建成将为哈洽会或其它类似经贸洽谈会确定一处固定的现代化的场所;  相似文献   

17.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了规模巨大的爱国示威运动,全国响应。哈尔滨人民在这场斗争中也谱写了反帝爱国斗争的新篇章。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哈尔滨就已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大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乘机扩大其对东北的侵略,美帝国主义也插足东北而与日本角逐。英、法等帝国主义也接踵而至。他们在哈尔滨建立领事馆、兴办洋行、开工厂、办商店,操纵和垄断了经济命脉,使外货充斥市场,民族工业奄奄一息,哈尔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工人阶级较早地接触到俄国布尔什维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上逐…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地理位置毗邻俄罗斯、朝鲜和日本,自开埠以来,大量的外侨涌入使哈尔滨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并逐渐形成了浓郁的多元文化的特色.在学术界对"司法能动"热议的今天,笔者通过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哈尔滨解放区审理外侨案件进行普查和分析发现,哈尔滨解放区法院为了及时地处理外侨纠纷、维护政权稳定,尝试了民国法律"六法全书"、东北解放区和哈尔滨解放区新制定的法规、市民和外国侨民的风俗习惯等依据进行调解和审判,同时通过便民性的司法程序拉近了新政权与市民间的距离,达到了稳定政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塔塔尔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近代自俄国迁入新疆伊犁等地后,积极创办各类新式学校,并在师资、教材、管理和资金诸多方面,对兄弟民族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扶助,为伊犁等地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进步,作出了十分宝贵的贡献。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塔塔尔人所形成的重视教育和人口素质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对此,我们一定要格外珍惜并加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孙晓梅  刘福臣 《奋斗》2001,(10):42-43
哈尔滨第一百货商店是新中国建立前夕的全国第一家大型国有商业企业。从1947年商店成立到90年代初期,哈尔滨的商业格局一直处于哈一百、秋林、同记三足鼎立之势。哈一百人用爱心和劳作构筑了企业的形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劳动模范,在短缺经济时代走过了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