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龙 《台声》2006,(2):28-29
在海峡两岸同胞深切悼念和缅怀汪老的日子里,我作为有机会采访过汪老的一名涉台记者,深深感到汪老的离世,的的确确是两岸同胞的“心头之痛”。今天,在送走汪老的?别时刻,我再一次取出了10年前在上海和平饭店汪老会见时任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的一段“原版录音”,再一次觉得,汪老在处理两岸事务上不仅具备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刚性?持,同时具有睿智儒雅、谈笑风?的大家风范,既让远道而来的来宾感受到了长者一般的亲近感,又让我们在现场采访的大陆与台湾的记者尽情感受到了汪老的个人魅力。?是在1995年?节的前三天。时任台湾…  相似文献   

2.
李立 《两岸关系》2003,(2):23-26
一位4岁就双眼致残的新疆女孩,10多年来承受着多大的痛苦和委屈。在两岸同胞的帮助下,她终于第一次踏上了宝岛台湾。她是通过什么程序赴台的?赴台后怎样求医的?手术效果如何?目前恢复得可好?请看……  相似文献   

3.
正台湾一场地震,伤及同胞,令人痛心。大陆一番慰问,血浓于水,让人暖心。2月6日深夜,福建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说"地震了"。很快,台湾的朋友开始在朋友圈里发出了地震灾区的现场照片,道路开裂、楼房倾斜。凌晨,微博、微信里有关台湾地震的消息文字和图片开始刷屏,灾情和同胞安危时刻牵动着大陆民众的心。2月7日一早,同事和朋友们见面聊天、社群交流,都有一点担忧:这次台湾地震,大陆还能帮上忙吗?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两年前的2016年,同样是2月6日,台湾南部发生强烈地震,造成116人罹难,  相似文献   

4.
升亮 《台声》2008,(6):14-15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灾情持续牵动着台湾民众的心。各种赈灾捐赠成为岛内最热的活动。台湾救援队和医疗队赴大陆参与救灾的报道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四川震区下落不明的台湾游客受大陆援助安全回家更让岛内感受到两岸的“同胞之情”5月19日14时28分,执行厦金“小三通”直航正待前往金门的大陆客轮“五缘”号汽笛长鸣,船上的台胞自发起立,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岛内媒体指出。汶川特大地震不仅牵动台湾同胞的心,也让两岸间许多“第一次”成为可能。这次大地震使两岸民众“走得更近”,有“震不破的同胞情”!  相似文献   

5.
从1996年第一次赴台探亲到后来的多次赴台,作者曹浩的几次赴台经历,见证了大陆与台湾交流30年来,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听他的故事,一个两岸同胞一家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     
《台声》2013,(8):14-14
圆梦 今年快9岁的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自2008年从四川移居台北后,两岸同胞一直企盼着它们“早生贵子”。7月6日晚,在两岸同胞的期待之下,“圆圆”在抵台4年半后终于产下一只雌性幼崽,而这只憨态可掬的“台湾囡”自出生就吸引了两岸同胞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台声》2000,(7)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6月11日致电台湾统一联盟 ,就台湾地震向受灾同胞致深切慰问。慰问电说 ,惊悉台湾南投发生强烈地震 ,造成重大损失。我们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对此表示深切的关心。在此 ,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受灾同胞表示深切慰问 ,希望早日恢复家园。全国台联致电台湾统一联盟对台湾地震受灾同胞表示慰问  相似文献   

8.
<正>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了蔡衍明董事长率领的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访问团一行。俞正声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历史趋势。我们将坚持对台方针政策的连续性,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进一步采取措施,增进两岸同胞相互理解和信任,团结广大台湾同  相似文献   

9.
廖翊 《台声》2001,(8):32-33
南投灾区纪行 “九·二一”与台湾南投县,因为发生在1999年那场大地震而成为祖国大陆同胞关注和关心的两个时空概念。地震过去一年半了,地震重灾区南投的同胞现在生活好吗?带着这样的关切,我和赵卫经台中来到南投灾区采访。 当年这里是地震中伤亡最惨重、房屋损毁最多的地方。如今,县城街上被震损的房屋大多已修复,倒塌房屋拆掉后有的正施工重建,没来得及重建的地方成了一块块空地。少许已经完工的新房外墙上露出有意留出的一束束钢筋头,当地人说,这是特意留下为将来比邻而建的房屋作为连接加固用的。 穿过城区前行,公路上偶会出…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1,(12):44-44
“一样的大地,一样的天空,心中拥有同是一个梦……”《同是一个梦》这首歌,陪伴了多少两岸少年儿童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在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同胞同心 乡音乡情”文艺晚会上,大陆“小天使”宁汀和台湾“小天使”温瑄再次相会,深情相拥,  相似文献   

11.
台北三日     
作为内地的普通医生,我们谁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机遇———在有生之年踏上祖国宝岛台湾的土地,并亲历了海峡两岸关系史上一次重要事件。但是,这个机遇,却因为一位年逾八旬的台北老人而降临到我们头上。原籍南阳淅川县的台胞夏育斌先生,回大陆探亲期间生病住院。在他住...  相似文献   

12.
正春节前夕,2月6日凌晨,台湾南部地区突然发生6.7级地震,给正在迎接2016年新春佳节的台湾同胞心头蒙上一层阴霾。地震灾讯跨海传来,揪紧了大陆同胞的心:灾情严不严重?救援工作是否顺利?身为同胞我们能做些什么?这些疑问和关心,随着灾情消息的不断增加,在大陆社会各界快速堆积。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2023,(7):40-42
<正>湖南广电芒果TV制作的音乐文化交流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3月16日开始陆续在芒果TV、湖南卫视、台湾中天亚洲台、TVB播出。节目共12期,历时三个多月,于6月3日正式收官。节目以年代为线索,全面梳理和呈现宝岛特色的“中华音乐编年史”,两岸歌手共唱华语金曲。节目强化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和情感认同,讲好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怀念小邦     
焦万曼 《台声》2013,(3):76-77
2月3日晚7点多,电话铃响,是台湾歌手潘安邦的好友朱映辉先生打来的,他哽咽地说:“台湾的电视台已报道了小邦今天上午8点57分走了,我上午10点赶到台北的医院……”电话那头只有哭声,后来只好把电话挂了。怎么可能呢?一年多前邀他来参加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同胞同心·乡音乡情”庆祝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文艺晚会,  相似文献   

15.
小郑 《台声》1999,(10)
近年来山西省台联与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在促进晋台文教交流方面进行了多次合作。今年5月24日至6月4日,梁宪英会长率12位山西中等学校校长赴台交流。7月,举办第H届“山西古文化之旅”,有近30位台湾教师踏上古老的黄土地,体验黄土高原的文化风情。晋台教育界同行来来往往,交流了经验,增进了同胞情谊。校园长牵同胞情──晋台文教交流聚焦@小郑  相似文献   

16.
王亮 《两岸关系》2014,(7):22-25
<正>这个夏天,正在火热举行的世界杯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一场足球狂欢盛宴。除此之外,能让两岸同胞津津乐道的,还有在天津举办的第七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与2014天津台湾名品博览会。此次津台合作盛会,给两岸同胞,特别是天津市民带来了  相似文献   

17.
东山岛与台湾隔海相望,关系源远流长,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目前在台东山籍同胞近20万人,与东山现有人口相当。东山是全国第一个设立台胞接待站的县,现设有两个台轮停靠点。利用这些优势,东山积极开展对台科技引进工作,20多年来,东山引进台湾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林萍 《两岸关系》2008,(6):54-56
5月20日13:30,在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灾区人民急需医疗救治的时刻,来自台湾的红十字医疗队一行37人抵达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上“欢迎台湾红十字医疗队灾害无情人有情两岸同胞骨肉亲”的横幅标语,醒目可见,表达了灾区人民对台湾医疗队到来的欢迎和感谢。大难当前,台湾同胞的及时救助充分体现了两岸同胞的骨肉情深。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4)
正习近平对台湾地震受灾同胞表示慰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受灾同胞表示慰问。习近平指出,6日凌晨,台湾南部地区发生6.7级地震,造成台湾同胞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我们对灾情表示高度关切,对受灾的台湾同胞表示亲切慰问,对不幸遇难的台湾同胞表示沉痛哀悼。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愿意提供各方面的援助。  相似文献   

20.
梁宪英 《台声》2008,(7):35-37
去年11月,我完成了第四次台湾之行,率山西省教育界人士赴台交流。此前10余年间,我曾3次踏上宝岛。这几年来,那块土地发生的事,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社会的、生活的,我都在随时关注,而时不时的台风,大大小小的地震,突如其来的“非典”,又给我带来种种不安。台湾,那是我时时刻刻牵肠挂肚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