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日本经济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一)经济增长持续低靡日本经济自1902年以来持续低靡,平均增长率仅0.9%,有7年时间经济增长率低于1%。1995、1996年虽有短暂的恢复,实际GDP 增速分别达2.5%和3.4%,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7年 GDP 增速又跌落到0.2%,1998年为-0.6%,1999和2000年分别增长了1.4%和0.9%。2001年第一季度增速回落至0.1%,  相似文献   

2.
由于出口的强劲增长,得助于国际市场对电子产品需求的急剧增大导致的有关电子产品出口企业民间投资的大幅增大,台湾1999年的经济恢复延续到2000年。但传统产业的成绩却较差,失业人口数字仍保持历史新高水平。鉴于美国经济的衰退,2001年台湾的经济增长将趋缓慢。近期的经济发展与展望 1999年的经济恢复在2000年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999年的5.4%加速到2000年的6%,主要动力为出口增长(2000年的出口增长率跃升到20%以上)和得助于半导体、电讯设备国际市场需求强劲增大导致的有关电子产品出口企业民间投资的大幅增大。…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我省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据省统计局的最新核算数据,2005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13365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超过“十五”计划目标4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3.5个百分点。人均GDP27552元,年均增长11.7%,按2005年年平均汇率对美元8.1917∶1计算,折合为3363美元,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省份。GDP和人均GDP均已在2004年提前一年超过“十五”计划目标。2005年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分别从2000年的658.4亿元和342.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115.4亿元和1066.6亿元…  相似文献   

4.
“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为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基础。对2006年至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作出趋势预测分析,将对编制“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期规划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1998年,我国人均GDP为770美元。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均GDP在400—2000美元为经济起飞阶段,在2000—10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在10000美元以上为稳定增长阶段。我国人均GDP要从77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还需要增长2.6倍,以年均递增8%的速度计算,至少需要增长12年,即到2010年。而人均GDP从770美元到10000美  相似文献   

5.
我省现有总人口8550万,居全国第三位。四川是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类地区,计划生育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四川省的人口问题仍不容忽视。 一、人口控制对我省GDP战略目标的影响 我省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目标是,2005年人均GDP达到2000年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达到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即人均GDP达到13000元。要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必须高度重视人口增长对GDP的影响。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可以照顾生育第二个孩子”,目前我省独生子女已逐步进入婚育年龄,独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有农民8亿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强,实现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因此,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来看待和重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一、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当前,我国进入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经济起飞阶段,社会结构发生着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一方面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减缓,1997年至2000年期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4.0%,比1978年至1996年期间年均16.0%的增长率大幅回落了12个百分点,更为严重的是1997年以来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不仅低,而且呈连年下降的趋势:1997年为8.5%、1998年为3.4%、1999年为2.2%、2000年则降低至创记录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为“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规划有两个具体目标,一个是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一个是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节省20%。相对前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的难度要更大一些,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这两个指标的实现,同时还要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深化改革等六个方面加大力度,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达9.8%,2006年仍可保持在9%左右。2005年,中国农业增长速度达5%,2006年仍将实现5%左右的增长。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04元,同比增长11.8%,均超过GDP增速。截至200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4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上学难、看病难成为目前人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消费者负担加重。2005年,就业形势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约97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2006年,就业形势总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紧张局面。人口净增数逐年减少,人均GDP和人均生活水平得到更快提高。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到2005年底,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近6%。  相似文献   

9.
1996年的台湾经济增长在1990年的5%之后,隔了六年又再次出现下降到5.7%.1996年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1)1996年3月“总统”选举前和中国大陆政治关系紧张影响到经济层面,1996年上半年,以民间设备投资为中心的岛内需求疲软;(2)1996年的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只有3.8%,比1995年的20%增长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等.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社会形势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1.经济增长曲线出现上扬,农业比重接近现代化水平的临界点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连续3年下滑之后,2000年出现止落回升的势头,预计全年的增长率将达8%。2000年中国人均GDP达800美元以上,总体上实现小康水平,但与人均3000美元的现代化标准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已下降到17%。单从指标看,再有若干年时间,就会达到农业比重在15%以下这一现代化产业结构的标准。但目前第三产业的比重太低,只有34%左右的水平,离45%以上的现代化产业结构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甚至还不…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台湾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在隔了三年之后回升到6%水平,对外贸易总额也由于受到主要贸易对手国经济好转的影响而创历史最高记录.但是从2000年第四季度起,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核四发电站建设问题等原因引起股市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减速的趋势趋于明显化,2001年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增长率预计均将比2000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省外传真     
北京市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北京确定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未来的5年中,北京要力争国民经济保持9%左右的年均递增速度,到2008年,人均GDP由2001年的3000多美元增加到6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  相似文献   

13.
数字     
《中国人大》2015,(8):7
7.0%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平稳开局,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6087元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同比实际增长8.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同比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9元,同比实际增长8.9%。  相似文献   

14.
赵国明 《今日浙江》2005,(10):22-23
国际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性消费结构将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人们将对物质以外的精神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2004年我省人均GDP达到23942元,折合2893美元。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看,我省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00年到2004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1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为7.7%。2004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1454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6096元,位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逐年提高,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39.2%下降…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始于1999年10月,时值新的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上任3个月之后。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国家各部委支持和帮助下,山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宏观把握,带领全省3200万干部群众,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2000年成功起步,2001年顺利入轨的基础上,2002年实现了初见成效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服从全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仅占GDP的9%,全国则为24%,从业人员占12%,全国则为16%,股份制和"三资"企业等其他类型经济更少。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要摆脱经济社会的困境就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不进行…  相似文献   

16.
勇彪 《观察与思考》2005,(14):60-61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自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实行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推动下,丽水市全面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工业经济,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37.18亿元增至2004年的264.57亿元,年平均增幅13.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人均GDP2004年首次超过全国和25个欠发达县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2000年至200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6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04%.……  相似文献   

17.
博览之窗     
我国有望提前两年实现GDP翻两番《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预测,2018年中国GDP将达到2000年的四倍多,有望提前两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该课题组成员、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分别预测了我国下三个五年规划期间的GDP年均增长率。他说,预计“十一五”(2006至2010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5%左右,“十一五”期末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均GDP近1.9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2000美元。“十二五”(2011至2015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期末GDP总量将超过42万亿元,人均GDP将接近3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3000美元。“十三五”(2016至2020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左右,期末GDP总量将超过60万亿元,人均GDP将超过4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5000美元。(摘自《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18.
数字内蒙古     
●据自治区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04年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总量扩大,位次前移,经济增长率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7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增速快于全国9.9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经济总量(GDP)居全国的位次前移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1.7%,第二产业增长27.5%,第三产业增长13.4%;人均GDP继2003年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4年达到11305元,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相统一。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63.14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增速创近11年来最高水平。其中…  相似文献   

19.
由于目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增长压力,因此,有人对未来几年究竟是否能够守住6.5%的增长底线产生了一些疑惑甚至怀疑。其实,中国GDP增长率的短期相对回落,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中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20.
2001年2月27日,黄冈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代表分组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2000年全市能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人均GDP由2482元上升到4426元,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监督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对经济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功不可没。围绕经济中心监督社会热点黄冈,这块红色的土地,在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