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湘评论》2006,(3):1-1
当年,雷锋以一双打满补丁的袜子和好事做了一辈子的事迹影响了整个中国。他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但我们提到雷锋,无不颂其伟大。因为共产党的几代领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先后为他题词,号召人民向他学习;还因为他把平凡的事情做得连贯、如一。做得长久、自然。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2,(3):35-35
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50年前,他以22岁的短暂生命,感动了一个时代。他那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动组成。  相似文献   

3.
当年,雷锋以一双打满补丁的袜子和好事做了一辈子的事迹影响了整个中国。他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但我们提到雷锋,无不颂其伟大。因为共产党的几代领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先后为他题词,号召人民向他学习;还因为他把平凡的事情做得连贯、如一,做得长久、自然。黑格尔说过:传统美德并不只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越大。40多年过去了,普通一兵,名高天下,楷模万众,雷锋已然凝成了一种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雷锋精神是中…  相似文献   

4.
齐霁 《党史文汇》2003,(4):20-21
毛泽东为雷锋同志题词经过毛泽东一生中曾为两位普通战士题过词,一位是战争年代的刘胡兰,一位是和平时期的雷锋。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不愧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而雷锋却没有那样的惊天动地之举,只是做了些平凡的小事。然而,毛泽东从雷锋这些平凡之举中,看到了伟大的内涵,看到了一种时代需要的精神,于是他欣然命笔,向各族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雷锋生前把毛泽东著作看成“粮食”、“武器”、“方向盘”,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工作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艰苦…  相似文献   

5.
雷锋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战士。说起他的伟大,人们总会与无私奉献、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等字眼相联系;而对于他平凡,特别是他作为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人们就不一定了解了。让我们感受一下他鲜为人知的方面吧。 两大爱好 宣传中的雷锋,律己有加,显得十分严肃。其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怀念     
这些年来,白求恩大夫的名字总是萦系在我心头,不能离去。这不仅因为他是一名与中国人民共患难过的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还因为我们之间有过不平凡的友谊。我的右腿负伤,多亏白求恩大夫医治才被保存下来。那一段经历,让我永难忘怀。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04,(3):41-42
慕毅飞在2004年3月4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三月是雷锋回家的日子。然而,我们学雷锋学了这么多年,却年年有人呼唤“雷锋叔叔在哪里”;年年有人感叹“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雷锋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可那么多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要像雷锋做得那么自觉,那  相似文献   

8.
季明 《发展论坛》2003,(3):35-35
2003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0周年。雷锋,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40年前亲手树立起来的典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从培养“四有”新人的高度,大力倡导向雷锋学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提出了“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和“一定要继续在全国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的新要求。从20世纪60年代到进入21世纪,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名字已经同党的形象、人民军队的形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9.
程虹 《世纪桥》2009,(6):9-13
3月5日,是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46年前,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亿万人民学习的楷模;雷锋精神,这个作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显示出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40多年来,学雷锋,由一句响亮的口号,已经化作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生动实践。与时俱进学雷锋,身体力行做雷锋。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65521部队的军史馆里,陈列着一块"雷锋和我们在一起"的专版,向参观者"讲述"了雷锋与该部3个战友"交往"的动人故事。参观者常常驻足于此,听着解说员的介绍,被照片背后的故事所深深感染。雷锋为他流下了热泪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在日记里,记载了一位同样平凡而伟大的战友,他就是郑春满。但两人却素昧平生。郑春满,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高炮营的一名战士。小时候家境贫寒的郑春满,给地主砍过柴、养过猪,常常挨打受骂,饱受欺辱。这个苦大仇深的孩子,在党的培养下,在革命大家庭的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1957年7月,郑春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上这样写道:“我愿意把我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人类最伟大、最光辉的共产主义事业,为了实现党的最终目标,我不惜牺牲自己的鲜血与生命。”  相似文献   

11.
热情从何来?     
热情,象熊熊的火焰,是一切的原动力!有了伟大的热情,才有伟大的行动!——摘自雷锋日记读了雷锋同志生平事迹和长篇日记,只觉着心头热呼呼的,他那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对党、对人民充满着纯洁的革命热情。在他为工作、为了同志所作的平凡的事情中,放射出强烈的光和热。你看: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2,(5):25-28
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他的英雄行为感动和影响了亿万中国人。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在辽宁的抚顺、营口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雷锋工作、生活的足迹,雷锋精神从  相似文献   

13.
雷锋视点     
《先锋队》2002,(3)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原沈阳军区工程兵第10团运输班班长,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牺牲。雷锋生前努力实践自己的誓言,坚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本刊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特刊发三代领导人为雷锋的题词。雷锋视点  相似文献   

14.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中华大地迅速掀起学习雷锋、争当雷锋的热潮。49年来,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举国上下家喻户晓,始终成为我们爱戴和敬仰的人物;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灯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  相似文献   

15.
<正>雷锋,一个响亮而温暖的名字,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一个让人倍感亲切的名字。他不是作家,但其日记却广为流传;他不是哲学家,但他朴素的话语却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他没有伟岸的身躯,却用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却赢得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其题词,激励人们赓续接力、向他学习。60年来,以其名字命名的伟大精神不断传承,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16.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锋,这个一言一行中都闪烁着灿烂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年轻战士,因公殉职已35年了。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的那颗红。心,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崇高的道德情操,他那“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高尚情怀,30多年来,激励教育了多少人啊!我们永远怀念他,敬仰他,学习他。他永远活在千万人的IL‘中,他的精神永放光芒。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当年采写这位先进人物时的很多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雷锋是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汽车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时,年仅22岁。他的生命很短暂,可他平凡而伟大的业绩,深深触动了千万人…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     
正2018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向雷锋墓敬献花篮。他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1,(7):54-54
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始终以“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迹。连队分配他当汽车兵,他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担任班长后,他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0.
正春: 几次回乡,你都提到雷锋的事:雷锋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可惜现在真正学雷锋的人不多.报刊电视上看到的也只是清扫卫生、护理老人.特别是关于雷锋学习毛主席著作,你似乎还有点疑惑.因为你回家总是来去匆匆,交谈时难以尽意.故写信,给你细谈. 雷锋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