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党建》2013,(2):35-3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于1934年1月23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作了《我们的经济政策》的报告,在谈到财政支出时,他说:"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告诫人们,为人民服务和贪污浪费是水火不能相容的,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反对贪污浪费,不仅贪污是极大的犯罪,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都是心系人民、依靠人民。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堪称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和旗帜。毛泽东:"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于1934年1月23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我们的经济政策》中就曾强调:"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告诫人们,为人民服务和贪污浪费是水火不能相容的,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录     
正群众不是从理论上,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总是从理论上来看问题。(列宁:《在出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的报告》,1917年4月17日)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年1月)  相似文献   

4.
正1934年1月4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被称为"中央苏区第一大报"的《红色中华》报在第二版显著位置上,发布了一份1933年12月15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共同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以及中央工农检察部一封《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示信。训令和指示信号召中央苏区广大军民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检举和惩治贪污浪费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正1934年1月4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被称为"中央苏区第一大报"的《红色中华》报,在第二版显著位置上,发布了一份1933年12月15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共同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以及中央工农检察部一封《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示信。该训令和指示信,号召中央苏区广大军民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检举和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学习导报》2013,(12):55-55
第一个是把群众比喻为"铜墙铁壁"。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第二个是把群众比喻为"眼睛"。1943年7月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一样,依靠人民,犹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样。"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为人民服务”刘益涛今年9月8日是毛泽东的名著《为人民服务》发表50周年纪念日。这篇文章原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建国后,经过整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定名为《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一名警卫战士。1933年参...  相似文献   

8.
《湘潮》1993,(10)
一、反腐倡廉是全党的一件大事现在必须向全党提出警告:一切从事国家工作、党务工作和人民团体工作的党员,利用职权实行贪污和实行浪费,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毛泽东:对中央三反决定的批语(1951年12月2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以下简称《文稿》)第二册,第535页。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根据增产节约运动中揭发出的大量贪污浪费问题,于1951年12月1曰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进行的指示》,部署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随后,针对一些资本家行贿偷税等严重违法行为,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开展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向违法的资本家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  相似文献   

10.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①.淮北抗日根据地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在一些干部中却存在有贪污和浪费现象,有些浪费又是和贪污直接相连的。其严重程度,从下面的例子中可窥其一斑:一个乡长贪污公粮三百石之多,有一个区长贪污公款五千元之巨,一个县请一次客竞化费一万多元,淮宝县开会每人每天伙食费高达三十元,运河县开会吃海参全席,有的县长用六百多元买一件皮袍②。仅1941年全军即因浪费损失马匹一千匹③.又据1943年上半年的几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13):31-32
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人民”曾有四种不同的比喻。 第一种是把人民比作“眼睛”。1943年7月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用年纪念宣言》中说:“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一起,  相似文献   

12.
《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影响极大的三篇著作,一段时期,被亿万中国人民奉为人人必读的“老三篇”。特别是《为人民服务》影响更为深远而巨大。“为人民服务”五个金灿灿的毛体字,曾被人们制成胸章戴在胸前,或被书写、镌刻在许多机关、学校、厂矿乃至老百姓院落的大门上。相形之下,毛泽东的另一则题词——“为革命服务”,则鲜为人知了。“为革命服务”是1940年毛泽东为赞扬魏一斋大夫的光辉业绩和为革命无私奉献精神而题的词。同时题词勉励魏大夫的还有周恩来的“为边区医院树模范作风”、朱…  相似文献   

13.
中纪委第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六次反腐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强调要把反对奢侈浪费作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从而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下面我想就艰苦奋斗与治奢戒贪问题谈点体会。一、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与优良传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方针我们党历来重视在全党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教育。毛泽东同志早在1934年五月就曾指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革命风范是我们加强廉政建设的光辉榜样孙正国毛泽东同志一再教导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他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一生为政清廉,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今天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廉政思想和行为,对于端正党风,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  相似文献   

15.
“贪污公款五百元以上者处以死刑”─—毛泽东六十年前签署的一份训令在福建省上杭县才溪纪念馆里,保存着一份珍贵的革命文献,这就是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于1933年12月15日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第26号训...  相似文献   

16.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五日,《红色中华》第一百三十二期第一版,在通栏标题《每月节省三十万来帮助革命战争》下,发表社论《节省经济与开展反对浪费斗争》,批评了一些苏维埃机关贪污浪费的不良现象,例如,十月中央总务厅预算浮升达五〇〇〇元之多,瑞金县一个月灯油费一二○元。社论配发了漫画《反对贪污浪费》,画中是一个大腹便便的苏维埃干部,手持  相似文献   

17.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安塞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坍塌光荣牺牲。三天后,毛泽东怀着对普通士兵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亲自参加了张思德的追悼大会,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毛泽东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高婷  吴才兴 《党史纵横》2011,(3):26-27,32
在《毛泽东选集》(1952年版)第一卷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下有这样一段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也收入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但该文下面的注释和1952年版中的注释稍显不同:“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19):17-18
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在党内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在张恩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从此,“为人民服务”为全中国人民所记诵,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唯一宗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代名词。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为人民服务”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1936年,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4,(2):35-35
张修智在2003年第6期的《瞭望东方》上撰文指出:毛泽东是一笔政治资源和财富。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一、群众观点。毛泽东重视民生,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