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他是最后一个撤离发射现场的人;他是一个普通工人,但共和国核工业的丰碑上却铭刻着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最初他的部门在公司的业绩排行榜垫底,所以他想向他的员工传递一个道理:在这里,卓越每天都在发生着。  相似文献   

3.
一行行数字、一份份报表、一本本账簿,这就是他的工作全部。他用枯燥的数字谱写着动听的会计之歌,细细的报表见证着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繁琐的账簿书写着对事业的忠诚;一笔笔业务、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创举,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大展风采,用忠诚点亮了会计人生。他就是沈阳市教育局财务处处长赵香瑞。  相似文献   

4.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教师,他的事迹和精神,正在感动着中国,感动着未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师德楷模”的光荣称号,教育部党组作出了全国教育工作者向他学习的决定,共青团中央授予他“星星火炬奖章”,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湖北省委、北京市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他的优秀事迹报告会,报告团还到许多省市作了巡回报告。  相似文献   

5.
长平 《廉政瞭望》2010,(16):35-35
许霆出狱,记者蜂拥而至,追着他吃饭、购物、理发、打电话、坐火车、坐出租、回家、见父母、谈未来,还关心他的结婚生子,俨然侍候一个大明星。  相似文献   

6.
顾兴典  窦义 《党课》2006,(2):53-55
提起“铁人”王进喜,人人都会伸出大拇指,因为他是力量的化身。是一个时代的骄傲。而今天走上我们这个讲台的河南南阳油田老党员顾兴典,就曾跟随着“铁人”做了几年徒弟。正是师傅的言传身教,鼓舞着他奉献、奉献、再奉献,直至今日。请听他怎么说——  相似文献   

7.
在河曲干部群众的心日中,他是一个值得信赖、为民解忧的知心人;在上级领导的心目中,他是一个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好干部。他用一颗热心、一份公心、一片忠心,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医生。说他平凡,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内科医师;说他特殊,因为他是北京劳教系统的一名医生。面对社会上一些医院高收入的医生,他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职责:“这里的患者需要我”。  相似文献   

9.
浩荡亲情     
北原 《新长征》2006,(8):60-61
朱国明,今年79岁了,身体十分硬朗。老人这辈子也没离开过家乡——锦州市古塔区五姓屯,因为这里埋葬着一个他心目中的英雄,一个自己生死相交的战友。58年来,他和他的一家人守护着坟墓,为它树碑,为它填土,为它除草,为它奔走,还因为这坟与烈士的亲人成为了亲人。  相似文献   

10.
付秀宏 《党课》2012,(22):82-83
他是一位董事长,只有一只臂膀。他独臂驾着车来到这里,他在寻找她。她不是他的情人,确是他的知心人。他想献给她一个深深的吻。  相似文献   

11.
孟祥海 《党课》2013,(16):74-74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一次锦标赛中,他赢得冠军。当他领到支票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走出来、向停车场走去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在向他表示祝贺的同时,又向他诉说:“哦,我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我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中国商人到美国做生意,有事需要宴请当地的一个市长。那个市长来了,却是开着货车来的。商人觉得奇怪,但那位市长说,他的职业是开加油站的,他开货车方便带货呀。他还说他的收入来源仅仅靠加油站,他当市长是没有工资收入的——每个月只有400美元用于交通费、电话费的补贴,根本不够,还要自己搭。  相似文献   

13.
村庄出走者 58岁的朱雁辉紧锁着眉头,一个劲儿地喝水。他说:“两分钟不喝水,喉咙就不舒服。”在与记者谈话的半小时内,他不断将白开水倒进一个废弃的饮料瓶里,很快就喝光了两瓶。他是一个鼻咽癌患者。刚开始感觉不舒服是在两年前,没有多少犹豫,就直接去了南宁的大医院检查,结果并没有让他太过惊讶。“癌症?我们听喷了,好像每天都在等着这个最后的审判到来。”  相似文献   

14.
对故乡怀有敦厚朴素情感的人。无论他离开故乡多久,心中始终装着一个罗盘。这罗盘蕴藏着他命运的风水。始终是他今生终极情感的方向和源泉。  相似文献   

15.
职工佩服的劳动模范韩丽晔下班的铃声响过很久了,在长春邮电电话设备厂零件车间里,还有一个人在忙碌着。他,就是邮电部劳动模范、共产党员李长福。李长福1978年入厂,20年来,几乎每天他都是第一个来到车间,接通电源,做好开工前的准备。下班后他又总是最后一个...  相似文献   

16.
他身无分文,别人却称他“千万富翁”,因为他一个人收藏着一座城的历史。他说:“这是我一辈子的追求,一生最后的奔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个官员的名字——仇和,屡屡通过各大媒体的报道刺激着人们的眼球。其中影响最大者,莫过于2004年2月《南方周末》的长篇报道《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作为特立独行的改革者,仇和之前一般只是站在幕后运筹帷幄、默默承受“众口铄金”的压力,然此文一出,他的名字就和他主政的宿迁市、沐阳县一起,接受着媒体的高频曝光甚或是“集中轰炸”,伴随着他的仕途擢升之路,逐级放大、历久不息。  相似文献   

18.
1910年,晚清文学家陆士谔在他的小说《新中国》中写下了这样的故事:主人公陆云翔做了一个梦——“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浦东大铁桥、越江隧道、隧道电车……马路上的外国警察皆已不见,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国货远胜欧货……陆士谔让他的主人公在梦中看到一个独立、自由、先进的中国。在晚清那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年代,有这样一个中国人做着世博梦,做着强国梦。  相似文献   

19.
王新弟 《奋斗》2008,(1):64-64
康熙年间的一个冬日。冰雪如期的把北方覆盖。嫩江平原,自由自在的舒展着一片洁白。就在这冰天雪地间,蹒跚着一个披枷的人。他仄仄歪歪的脚步,好像在醉写着一首诗。一个脚印一个字,一直写进了被称作是蛮荒之地的卜奎。  相似文献   

20.
《先锋队》2003,(1)
周礼龙为什么腐化堕落?他回答办案人员问话的那番话,颇耐人寻味。办案人员问他参加市里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没有,他答:“不曾去参加。”办案人员又问他在单位上党课时是否专门开展过廉政教育,他答:“那是说着玩玩的,哪个能当真?”此番言语活脱脱刻画出了一个信念丧失、无德无才的腐败分子形象。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他既不参加市委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更不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认真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相反他把一切都当成“说着玩玩的”。必须当真的反而不当真,这样的人做出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