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创造了发展需求,有力地带动了全省投资、消费的增长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成为"两加一推"的强大引擎。"经过四年的努力,全省城镇化率从2009年29.9%提高到2013年的37.8%,提高了7.9个百分点。"4月3日,第二次全省城镇化大会召开,这是继2011年1月第一次城镇化推进大会后,贵州对城镇化发展进行的一次盘点和梳理。会议提出,到2020年,全省城镇  相似文献   

2.
正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动力,也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和最现实的选择,即"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对湖北而言,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投资和消费1850亿元。新型城镇化如此重要,但湖北城镇化水平从2003年到2012年城镇化率增速仅为年均1.15个百分点,低于中部省份的年均1.5个百分点、甚至低于全国年均1.2个百分点的增速。尽管目前湖北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居于中部首位,但优势已十分微弱。导致湖北新型城镇化增速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融  相似文献   

3.
《新湘评论》2013,(21):19-21
湖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形成的认识与实践,就是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新路子,使全省城镇化建设呈现出由速度型向速度、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由规模扩张向规模扩张与品质提升并重转变的新态势,新型城镇化的“湖南梦想”正在变为生动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湖南城镇化之路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从上到下对城镇化建设非常重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是出现频率最多的名词之一。湖南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如何作好“城镇化”这篇大文章,显然要下一番苦功。一从全国排位来看,我们显然落后了我省迈出城镇化建设步伐,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省市镇人口由593.86万人增加到191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11.5%提高到29.75%,提高了18.25个百分点,年均0.83个百分点。从纵向来看,我们在一个较差的基础上,确实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如果进行横向比较的话,我们就很难乐观。除上海、北京、天…  相似文献   

5.
杨静 《当代贵州》2022,(3):28-29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贵州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拓展内需空间、释放内需潜力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贵州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城镇规模加快壮大,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时期,全省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一组数据足以证明中国城镇化的脚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城镇化以锐不可当之势席卷辽阔中国大地,宁夏也不例外。截至2013年底,宁夏城镇人口达34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分别比2005年增加88万人、提升8.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是宁夏历史上城镇化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当万物吐绿、春色满园时,记者走进了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沿黄特色小城镇集中安置区。小区高楼林立,人来人往,煞是热闹。登上高楼,可见四周  相似文献   

7.
江西城镇化进程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3,(11)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的增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江西城镇化从1978年到现在经过了恢复发展、加速发展和快速提升的三个发展阶段,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现阶段,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大增长"的决策部署。为此,江西必须加快昌九一体化,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升级,加快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大力提升农民劳动力素质,全方位提高农民增加收入的本领。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经历了"离土不离乡,进产不进城","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发展路径。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数135404万人,城镇人口7118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其间也存在一些质量不高等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城镇化若瑟姆"S"型曲线中期向后期过渡,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稳妥高质量健康地推进城镇化,让农民成为有岗位、有资产、有社保的城市新市民,就必须通过户籍改革,以人为核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以产城融合为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美好乡村协调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并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的现实背景是,一方面,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要求至少包括六个方面:新型城镇化是"质量明显提高"的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是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地从哪里来的问题、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现代农业谁来搞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3,(12)
综观我国30多年的城镇化历程,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和发展。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正在或将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须寻找城镇化建设与实现农民利益之间的平衡点。为此,县域农村一方面要注重中心镇建设,另一方面城市要积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而中心镇应建成"四化"协调发展、注重社会效益、引领现代农业和培育职业农民的小城镇。唯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才有可能成为农民实现小康生活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为辩证地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优先几个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优先的关系问题很重要,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公园绿化不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全部,而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需要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的支撑。一、新型城镇化要做到生态优先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快速城镇化已经持续了30年,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一些生态环  相似文献   

12.
刘亮明  冀业 《先锋队》2013,(25):10-12
山西,站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节点上。国际经验证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化率在30%至70%之间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社会经济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期。"山西正当其时。能否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积极稳妥地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能否真正实现。"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的认识清晰而深刻。如何又好又快地实现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山西超前谋划、因地制宜,扭住"化"字做文章,不断开创城镇化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深刻影响了农民的权利构成、实现方式,尤其是促进农民分化成为失地农民、农民工、职业农民和农村依附人口四种群体。"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分化后不同的农民群体类型的权利体系应有着不同的保护重点。只有有针对性的到位的权利保护,才能确保四化同步发展,才能确保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明 《江淮》2012,(6):20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三化"联动,不仅符合当前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新形势下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产城融合。尊重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行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为制度藩篱。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运用观察法和综合分析法分析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存在的制约性问题和问题的制度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人地挂钩"模式、"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和"人口梯度转移"模式的联动改革建议,为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也强调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选择。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不仅表现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更体现在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上。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和培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放眼西方,英美两国都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据统计,英国农民只有3%,美国是6%。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4,(8)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行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为制度藩篱。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运用观察法和综合分析法分析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存在的制约性问题和问题的制度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人地挂钩"模式、"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和"人口梯度转移"模式的联动改革建议,为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5,(2)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人的城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在推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传统发展模式占主导,一味追求以物为中心的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主导下的旧有体制阻碍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公共产品供给不到位,公共服务均等化受阻;城市病问题突出,人们的宜居环境遭到破坏等。要实现人的城镇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保障农民的权利,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消除人的城镇化的制度性障碍,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满足人们的多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谷城县石花镇是汉江流域一座具有26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全镇版图总面积275平方公里,辖37个村、8个社区,总人口11.6万,其中镇区人口6.7万,城镇化率57.76%。近年来,石花镇立足打造汉江流域"四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化小城市这一目标定位,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路线图",即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城乡关系不仅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重点聚焦。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逐步向新型的城乡一体化体制发展的阶段。在城乡关系转型的重要时期,人口城镇化是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民市民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涉及到社会保障体制、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各个环节,对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人口城镇化迅速发展和城乡关系急速转型的背景下,当前十分紧迫的是要解决三个问题:"新市民"的"同城待遇"、"新市民"的"身心归属"和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