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时政     
中国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工作会议上消息,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日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11,(7):5-5
近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并对外公布,海南省共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临高县临高渔歌、白沙黎族自治县老古舞、海口市海南斋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并对外公布,海南省共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临高县临高渔歌、白沙黎族自治县老古舞、海口市海南斋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现予公布。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3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318号)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刘敬华  王建民 《前沿》2012,(12):137-138
河北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2006、2008、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河北省入选这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75项。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历史和现状,以磁州窑为例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建设性探索,以此来推动河北省在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山西政报》2009,(12):5-12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组确定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67项,新入选项目141项,扩展项目26项),现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0,(1):64-64
“百戏之祖”昆曲,韵味无穷的皮影木偶,流浪四方的说唱艺人,诙谐幽默的曲艺形式……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辉煌浩瀚的文化古迹、自然遗产,而且还创造了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代代相传,至今仍香溢满园。2009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中国书法、中国篆刻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上此前已入选的昆曲、古琴艺术等4项,我国目前共有29个项目列入该名录,是世界上列入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2010年,我刊将在封面介绍栏目陆续刊发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现予公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9.
《宁夏政报》2016,(5):28-30
正宁政发[2016]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文化厅确定的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1项)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0项),现予公布。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保护理念,制定规划,  相似文献   

10.
<正>京政发[2014]4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8项)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6项),现予公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5,(4):91-91
6月初.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召开,文化部提出当前将着重抓好5项工作措施,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文化部计划从今年至2008年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规定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面、深入的普查。2.推荐和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文化部今年开始建立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12.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08,(8):39-40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其中涉及我区的名录和项目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文件国发[2014]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现予公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7,(13):22-23
在广西,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的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少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为了抢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5年起,我区各市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经专家评审后,确定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8个,其中19个项目纳入国家保护范畴。  相似文献   

15.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14〕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有关规定,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小组评审和审议,同意将《望娘滩传说》等1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予以公布。附件: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公布,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性,也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春天的到来。但是,根据国际上已有的经验与我国目前所出现的一些状况,我们认为必须提高警惕,严防来自三个方面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正值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一卷)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全国第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云南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来所取得的又一项阶段性成果.它凝集了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也说明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宋效奇 《前进》2013,(10):49-5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展示的一项极具战略眼光的文化传承工程,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重大课题。这里,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谈几点认识和想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在对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11月17日,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京剧的申报材料,中国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京剧申报  相似文献   

20.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13,(24):18-18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的通告为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巴尔虎英雄史诗、哈伦阿尔山传说、鄂温克族民间故事、达斡尔族民歌、鄂伦春族舞蹈(黑熊搏斗舞)、鄂温克族民间舞蹈(阿罕拜)、蒙古族萨吾尔登、敖鲁古雅伊堪、晋剧、拉场戏、蒙古族驼球、嘴和、阴把缠枪、蒙古文书法、蒙古族根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