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声回放     
《廉政瞭望》2008,(10):7-7
一个反腐败的规定,如果不被腐败分子反对,那一定是同腐败分子同流合污了;如果被腐败分子反对,那就证明我们的规定是正确的了。 ——调查显示七成官员对新疆阿勒泰将试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持反对意见。对此网友发表如是评论  相似文献   

2.
佟勇为 《党课》2007,(8):78-81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腐败分子也在不断变换手法,绞尽脑汁逃避法网的制裁。在这场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中央纪委于今年5月30日印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详细列出了“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等8项严格的禁止性规定,是新形势下反腐败的一颗重磅炸弹。应该说,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腐败分子几乎没有什么空子可钻了。只要我们将各项反腐败制度逐步完善,腐败分子受到人民惩处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提出和建立,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下的反腐败斗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也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制度反腐、制度监督的核心理念,是制度反腐的一大创举。制度反腐本身就包含用制度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内容,但制度反腐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危害性行为,腐败严重地侵蚀着制度,腐败分子历来是利用我们制度的缝隙和漏洞而妄为的。腐败之风所以屡禁不止,腐败分子之所以前“腐”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化程度是我国当前必须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国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上,由于监督力度未跟上,法制化程度不高,使有的腐败分子有了藏身的余地,也具备了产生新的腐败分子的环境。同时,我国现有反腐倡廉制度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新形势。因此,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化程度进程,从严执法执纪,不仅是加强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需要,也是人民的迫切厚望。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化程度是我国当前必须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国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上,由于监督力度未跟上,法制化程度不高,使有的腐败分子有了藏身的余地,也具备了产生新的腐败分子的环境.同时,我国现有反腐倡廉制度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新形势.因此,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化程度进程,从严执法执纪,不仅是加强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需要,也是人民的迫切厚望.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斗争,中央重视,群众关注。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反腐败的战略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了对腐败分子的惩治打击力度。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腐败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大有蔓延之势。近年频发的腐败大案问题警示人们:反腐败任重道远,依然是我们在新世纪面临的一场硬仗。  相似文献   

7.
王铁 《党建》1998,(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这既表达了我们党坚决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决心,同时也为从严治党和开展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贯彻十五大从严治党的精神,做到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严...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全党范围内,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重大案件这个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对于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反腐败必须从源头抓起胡长清、成克杰这样曾经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被判处死刑,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体现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在反腐败斗争中,查处案件、惩治腐败分子固然十分重要,但不从源头抓起,就难以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如果我们冷静的思考一下,…  相似文献   

9.
李育 《党课》2009,(4):73-75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我国反腐败的力度在加大,制度在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但在另一方面,却又使得腐败分子越来越狡猾,其腐败的手段越来越隐蔽,有人将其概括为:隐秘化、扩散化、群体化。  相似文献   

10.
夏景泽 《求贤》2006,(9):16-17
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重大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腐败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某些地方还在滋生蔓延,形势依旧严峻。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就必须摸清腐败分子的犯罪心理,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1.
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党已摸索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一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二是教育和法制相结合;三是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四是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五是严惩与宽大相结合。为了争取光明的前途,搞好未来反腐败斗争,本文提出以下六条对策:一是反腐败斗争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二是反腐败斗争既要有战略上的总体考虑,又要有阶段性目标和成效,三是反腐败斗争既要严惩腐败分子,又要立足于教育和防范;四是坚持不懈地推进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步伐;五是要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建立反腐败技术研究机构;六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坚强有力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们应当树立这样的信心:“共产党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省内外不断曝光了一些腐败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的说腐败分子纷纷被查处,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反腐败非常坚决;有的说曝光的仅仅是一小部分,没有公开曝光的腐败分子还很多。隐藏较深至今没有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还不知有多少;有的说这些腐败分子真是胆大妄为,贪心不足,要钱不要命……  相似文献   

13.
吴勤  张国义 《党风建设》2002,(12):13-13
说起反腐败,一般人都认为那是纪检监察机关等一些专职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其实,反对腐败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在保证自己不腐败的基础上,积极监督和揭发腐败现象,坚决同腐败分子作斗争,在全社会各层面形成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良好环境,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还能滋生蔓延、肆意横行吗?因此说,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4,(5):4-5
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相似文献   

15.
樊忠 《党建与人才》2000,(12):13-13
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重大典型案件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是巩固“三讲”教育成果,深化对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教育的有效形式。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警示教育必须常抓不懈。一、通过警示教育,进一步认识腐败的社会危害性,从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上,增强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方针,坚决严惩腐败分子,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根除腐败“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的决心和魄力。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仍处在腐败多发期和高发期的形势,认真及时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内监督体制改革,对于我们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内监督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稳步推进。笔者在此仅作一理论上的探索。树立信心,转变观念,改革监督体制 这些年来我党惩治腐败的决心不能说不大,惩治的手段不能说不严,腐败分子被惩处的力度不能说不强。但为什么腐败分子"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行监督体制本身的缺陷和制度不健全,不能对权力进行有…  相似文献   

17.
"德治"、法治"相结合既是治国的基本方略,也是治党的基本方略。在党风建设中,我们也必须实施"以德治党"、"依法治党"相结合。一、坚定信心、从严治党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都必须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党内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我们一定要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同时,江泽民同志还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8.
腐败与反腐败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郁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反腐败重拳势大力沉的打击下,许多腐败分子已纷纷落马。透过许多腐败分子和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和他们的背景资料,我们看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许多腐败分子正是由于其腐败手段“卓群”,才一步步爬到了高位,然后,再利用获取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有人把这种现象描述为“腐而优则胜”。  “腐而优则胜”现象的出现表明,腐败不仅存在着滋生蔓延的小环境,而且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还有着相当的市场。这在给我们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加大惩治的力度,而且还应切实有效地逐步地铲除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